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思聰批導演一部片拍很多年不專業,到底誰不專業?

王思聰批導演一部片拍很多年不專業,到底誰不專業?

通常我們都會認為經過長時間打磨的東西,都是奔著「精品」的步調去的。在影視圈更是如此,一部好的作品相對而言耗時會長一點。

兩三個月就製作出來的「成品」,它會是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嗎?

近日,王思聰就對中國影視圈工業化做了個「不專業」的批判!

王思聰說國內有如此多的爛片,首先中國導演是很大問題。

王思聰痛批這部分導演耍大牌,還包攬了「製片人、導演、監製」等職位,一人說了算,這本身就很不職業的事情!

以好萊塢的影視工業化做對比,王思聰還批導演一部電影拍很多年,這明顯就是一個不專業的事情!

從工業化的角度出發,時間的確是工業化「最大的障礙」!

那麼,一部電影拍很多年是常見現象嗎?拍出來的影片又是什麼質量?

國內外有不少知名導演都是出了名的「產量低」,一部作品要運量很多年才能與觀眾見面!

享譽世界的知名導演李安便是如此,然而他的作品卻幾乎達到了「部部精品」的地步,這樣的等待,值不值?

導演王家衛相比於李安產量算豐富的了,然而他也有「四年磨一劍」的長期規劃,隨著資歷的增長,他的作品周期也越來越長,但也從不讓觀眾失望。

周星馳自從《少林足球》開始,就成了「產量低」型導演,然而每次觀眾的期待只會增不會減。觀眾不怕四年的等待,最怕從此看不到周星馳的作品。

即使好萊塢這樣的工業化影視集團,也會為那些「低產出、高質量」的導演開綠燈,只為見證導演傾力呈現的作品展現奇蹟的一刻。

一部電影拍攝很多年,這是一個「普通」導演能夠擁有的待遇嗎?

顯然不是,所以這並不是行業里的一個「普遍現象」,而是導演享譽世界、坐擁才華的「VIP」待遇。

而為了等待一部他們的影片上映,觀眾從來也不會抱怨「太久」。

雖然影視工業化是一個趨勢,但不能因為工業化的腳步就丟到藝術的根源。

當然一個導演是否專業,也不是拍攝一部影片時間的「長短」所決定的,而是一部部作品沉澱的結晶。即使導演也曾有過「不盡如意」的作品,但也不能因為在探尋的路上被絆倒而否定其成就。影視圈需要工業化的操作模式,更需要有顆「匠心」的導演,工業化是用來輔助優質導演而非兩者處於對立面,這才是良性發展的趨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視大狗 的精彩文章:

宋喆被抓,馬蓉被限制出境其母被起訴!車禍成重大嫌疑
西紅柿要火!《芳華》要上映,馮小剛又來招黑
李雨桐竟是因為這個爆料薛!薛之謙:這是我最後一次發聲
啟動「終結者宇宙」!卡梅隆、施瓦辛格、莎拉·康納回歸續集
楊冪生日劉愷威未及時送祝福,女兒的一幅畫道出兩人關係

TAG:影視大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