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驚有「終結者」科技:直追美同類產品

中國驚有「終結者」科技:直追美同類產品

即模仿鳥類翅膀運動原理

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機器人」,近期世界科技大佬們,紛紛呼籲人類需要禁止人工智慧。而人工智慧系統之所以能發展如此迅速,這都歸功於強勁的軍事需求。如今無人作戰已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了,如中美俄海陸空三軍都無人機系統都已初現端倪,而無人作戰終極目標自然是仿生機器人。

腦洞大開的《黑客帝國》,

提到仿生機器人,大家無疑會聯想到,生猛強懟的好萊塢大片《終結者》,和更偏向於人性思考的《機械公敵》,以及腦洞大開的《黑客帝國》,這三部影片對文化特別是科幻、動作類電影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我們開始幻想機器人外形時,也往往思維會固定於「終結者」為原型。

以及腦洞大開的《黑客帝國》,這三部影片對文化特別是科幻

其實呢,實現中「仿生機器人」定義並不僅限於人類。由此出現與影片當中「終結者」大相徑庭的可愛機器人,目前在西方發達國家,機械寵物就十分流行,另外,如仿生鳥類機器人其特俗特性應用用廣泛,常被擁有環境檢測等任務,其優勢特別受軍事領域關注。

目前南航已經和中國材料研究所合作在研發這樣一款無人機

仿鳥類無人機又叫撲翼無人機,即模仿鳥類翅膀運動原理,通過上下撲動為飛行器提供動力的無人機,而鳥類的撲動有四種:下撲階段,翅膀保持展開姿態;摺疊階段,有效展長減少;上撲階段,摺疊完成後,保持拱形,展平階段,在最高點迅速展平,持續時間較短,重複第一階段。

即模仿鳥類翅膀運動原理

南航為能設計出常在科幻特工影片出現的昆蟲機器人。如外形為蜻蜓、蒼蠅、蜜蜂,專門進行了仿昆蟲智能材料微型無人機的設計,相對普通無人機,這類無人機震動頻率高,飛行複雜,飛行更加靈巧。

目前南航已經和中國材料研究所合作在研發這樣一款無人機

南航採取了哈佛大學設計的思路並加以改進,研製出了一種「振翼機」,但由於外部電源太大,目前只實現了振動而不能飛行,由於這類無人機構造和驅動原理與普通無人機有所不同,必須依賴納米技術,堪稱納米飛行器,目前南航已經和中國材料研究所合作在研發這樣一款無人機,結構問題有望取得突破,但電源這一難題還尚需時日。

機器人戰爭時代即將來臨:中國在加緊研製

隨著當今人工智慧和新材料科技的發展,仿生智能機器人時代正在來臨!除了各行各業民用外,機器人還在軍事領域有著重大的應用前景。

「戰鬥機器人」已經不再僅僅是科幻電影中的虛幻,而是已被公認是下一輪軍事技術的制高點。

戰鬥擁有強大的火力和戰鬥力

機器人狹義上只包含人型機器人,這類機器人外形長得像人,科技含量高,有較高的人工智慧,裝備武器系統後擁有強大的火力和戰鬥力。

廣義上機器人是指一切無人機器,他們外形可以像人也可以是其他形態,包括各種各樣的無人機、無人戰車、無人坦克、無人機關槍,無人艦船和無人潛艇等。

當今世界即將進入機器人戰爭時代。全球中美英法俄等主要軍事大國,紛紛加大研發,爭相打造無需人類駕駛,只需遠程操縱的「機甲雄師」。未來,機甲士兵成群結隊地殺上戰場將可能出現在現實中。

世界即將進入機器人戰爭時代

機器人能讓軍人變得更安全,因為根本不需要軍人上前線,只需要在後方指揮這些機器人進行戰鬥。

從車間走出成千上萬的機器人軍隊

由於一群機器人僅需一個人就可指揮,所以未來即使人口稀少的國家,也可以通過工廠規模化生產,從車間走出成千上萬的機器人軍隊。

隨著科技的突破,中國近年來在無人裝備領域也發展迅速,外媒稱中國除了研發有各種常規的機器人,比如拆彈機器人外,也在研發仿生物機器人。

小國也可通過工廠規模化生產出成千上萬的機器人軍隊

比如我國有科學家已經設計出機器蒼蠅、機器蜜蜂。相對普通無人機,這類無人機震動頻率高,飛行模式複雜,飛行更靈活,而且難以識別,這對戰場偽裝具有重要意義。

仿生物微型機器人隱蔽性好,軍事應用價值極大,可以在很多戰場環境里承擔偵察、干擾和攻擊。若配合其他機器人一起出動,將對敵形成壓倒性優勢。

中國隱身戰機智能技術 殲20突防威力大增

筆者在查閱全球權威學術期刊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數字圖書館論文時,不經意間看到今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篇重要論文,即《第四代戰機隱身作戰路線規劃演算法》。

這篇論文署名為中國電科南京第28所楊榮、馬勇和陶長志三位科學家,而文中三位科學家提出的技術一旦運用到殲-20之上,將能夠使其作戰能力提高四倍以上,屬世界首創。

一架飛機無論其是隱身飛機還是非隱身飛機,在執行任務是必然面臨極其複雜的作戰環境,特別是深入敵人縱深內實施作戰時,往往面臨敵人巡邏戰鬥機、不定時開機的雷達,地空導彈威脅。

特別是在一體化防空系統橫行的今天,許多實力雄厚的國家都密集部署遠中近/高中低的防空導彈,時刻威脅著戰機的生存。

隱身飛機雖然號稱隱身,實際上也存在許多的弱點,例如在正面隱身能力強,在側面和後部隱身能力弱,非投彈時隱身能力強,投彈開倉時隱身能力弱,靜默狀態隱身能力強,開雷達掃描時隱身能力弱。

在緊張激烈的戰鬥中,人腦難以精確的判斷戰機自身和戰場威脅之間的安全距離。特別是在飛行過程中,來自各個方向的雷達、電磁波輻射都在隨著飛機位置變化而不斷變換照射角度,隱身飛機的隱身性能也會忽高忽低,往往作戰時會出現疏忽,在敵密集部署的防空導彈面前露出馬腳。

例如F-22在正面隱身能力可以達到0.001平米,很難被敵人發現,但在開彈倉投彈或側面方向就會達到0.1-1平米,在腹部有向上照射雷達時完全失去隱身能力。

一旦敵人雷達從這些方向照射而來,就有可能發現他們進而引導兵器擊落之,F-117A就是如此被擊落的。而如果有一款能夠智能控制飛機航線,始終讓飛機最隱身的部位自動對準最大威脅方向的智能軟體。毫無疑問,隱身飛機的戰場生存力和作戰能力都會提高一個數量級,而楊蓉等專家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該論文分了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目前隱身飛機任務籌劃現狀和面臨的主要問題;第二部分對雷達探測距離的遠離進行闡述;第三部分對影響飛機RCS的因素進行統計歸納;第四部分提出了具體的演算法;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對上述演算法進行了模擬模擬並得出了結論。

在文章的第一、二部分中,楊蓉指出,目前全世界主要隱身飛機(含F-22、F-35)任務規劃軟體往往只規劃航線而不規劃高度,而探測高度對飛機的隱身作戰能力影響極為嚴重。例如在紅旗軍演中,颱風戰機就層將F-22引誘到低空交戰擊落,因此有必要將高度規劃加入新的智能規劃系統。

此外,隱身飛機具備良好的電子情報分析設備,可以探知對手正在掃描雷達的頻率、極化特徵和大概位置方向的參數。根據這些參數,可以計算出一個當前位置下正在掃描本隱身飛機威脅最大的雷達,並利用演算法自動規划出一條路線,使用幾種隱身方式依次規避最大的幾個威脅。

而且,楊蓉等人對某隱身飛機進行了精確的數字建模,並對每個部位、每個輻射方向在不同波段下的RCS進行計算,這些計算結果作為初始數據存入資料庫,再使用現場電磁場對飛機進行實測,對RCS值進行修正,從而建立一個隱身飛機在任何電磁威脅環境下的RCS模型和資料庫。

一旦位於戰場環境,在飛機電子情報系統接收到敵人輻射源時,就可以根據接收參數在平顯上為飛行員自動顯示當前狀態下再飛行多久就會被敵人發現這樣的提示,並給出一個建議方案,讓飛行員在隱身和反隱身的較量中始終佔據主動權。

楊蓉等人給出了根據上述各因素解算出最佳飛行和剖面的方法,該方法在普通飛機機載計算機上就能運用。經過模擬模擬,這種演算法運用後,隱身飛機在高威脅環境下作戰能力提升明顯,總是能以最強隱身方向對準最大威脅方向,這樣就能使得飛機的整體隱身能力獲得空前提升。

那麼這樣的演算法可以使得飛機的隱身作戰能力提升多少呢?在空軍工程大學無人機首席專家黃長強公開出版的《無人作戰飛機精確打擊技術》一書中,對其作出了測算,一架不採用隱身航線規劃演算法的飛機突防密集部署雷達區成功率只有20%,而一架採用了該演算法的飛機成功率可達80%,概率足足提升了3倍。

F22在殲20面前已無優勢 美全力研發六代機

美國空軍在殲-20交付中國空軍之後面臨極度尷尬,F-22因為是十幾年前的產品,幾個明確的指標,如航電系統、雷達、感測器、隱身塗層、氣動布局、航程,對比殲-20不存在優勢。唯一的優勢可能僅剩安裝在F-22上面的兩台惠普F-119-PW-100渦扇發動機,但是在中國國產渦扇-15研發成功之後,加上殲-20先進的氣動布局,F-22這點優勢也即將不保。

拿F-35同殲-20對抗,這是要比對地攻擊能力么?在制空權的爭奪上,F-35的初衷就不是為該戰術服務的,雖然在航電、感測器、隱身塗層以及雷達這些裝備上,F-35或許是最先進的,但是它單發的設計在面對殲-20時是致命弱點——超音速巡航和機動性這兩樣弱勢註定沒有大的作為。

美國空軍在2017年初就放棄了重啟F-22戰鬥機的想法,昂貴的成本是一方面,如果重啟目前相對殲-20沒有優勢的F-22對於美國空軍有什麼意義?美國空軍比任何人都了解其中的隱情。

實際上,從幾年前開始美國空軍就在進行一個工作,就是為F-22進行全面升級。據8月30日美國《國家利益》發表的文章,美國空軍將會更換F-22戰鬥機的隱身塗層,升級武器系統,加裝改進的空空和空地導彈,同其它戰機加強通訊航電系統,以及更換新的感測雷達設備。

也就是說,除了發動機和框架,其它的基本該換的都換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升級,可以說是一個再造工程。

在現代各種科技日新月異的年代,擁有20年機齡算是一個老邁的勞模。就比如說機,按鍵的諾基亞已經只能在老年人群中才能零星見到,你很少看到你認識的人兩年之內沒有換過手機的。這就是科技的力量。作為高科技產品的F-22在科技的時間軸上就是一個高齡的產品。

美國空軍清楚知道這點,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設計的新一代美軍戰機(六代戰機)已經進入實驗階段,或許在2020年左右首飛,最快也得在2030年左右服役,在新一代戰鬥機沒有服役之前,美軍還必須靠F-22來制霸天空,升級F-22彌補同中俄之間的差距,在未來的十多年對於美軍來說至關重要。

這國鐵了心要跟著美指揮棒走:中國被迫出招

相對於中國來說,澳大利亞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昧良心」國家,這邊在與中國搞商貿出口產品賺大錢,那邊卻追隨美國屢屢在南海問題和朝核問題上給中國添堵。其政府高官甚至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辱罵中國。此外,澳大利亞仗著有美國的撐腰,甚至連對中資企業投資的作為澳大利亞出口支柱的鐵礦合作項目也不放過。

據財新網8月30日的消息稱, 由於澳大利亞政府的百般刁難,中方已準備「壯士斷臂」終止中澳鐵礦合作項目,中方負責人在29日表示,中澳鐵礦合作項目目前受到「某些不可控」的因素影響,最壞的打算就是「被迫」終止項目運營。據該負責人介紹,奧政府當初承諾要為項目提供支持,然而事實上澳方非但不合作,反而採取敵對的態度,給中澳鐵礦合作項目的未來造成嚴重的威脅。

據全球知名金屬諮詢機構英國商品研究所在今年1月所提供的報告顯示,未來的2018年對鐵礦石市場而言,將會是另一個嚴重供應過剩的年份。隨著中國國內鋼鐵行業去年產能已到極致,全球礦山也將面臨大量關閉產能的困境。因此,儘管會面臨巨大經濟損失,中國也極有可能會被迫「壯士斷臂」忍痛割愛,終止與澳大利亞在鐵礦項目上的合作,轉而尋求第三方合作。

鑒於有中澳鐵礦合作項目的前車之鑒,中國為了避免中資企業遭受不必要的損失,開始限制中資企業對澳大利亞的項目投資。據澳大利亞《coid coast bullentin》8月30日的報道稱,中國政府宣布禁止中資企業對澳大利亞的國防技術與賭場進行投資。此外,澳大利亞的電影製作、體育、房地產開發、主題公園以及酒店等投資項目也被中國政府列入「嚴格限制」級別黑名單。

中國政府的這一系列禁令將讓大批的中資企業撤離澳大利亞資本市場,甚至有可能引發澳大利亞資本市場的「大地震」,據澳洲媒體報道,目前至少有兩個總額約4000萬澳元的重要投資交易在中國投資者撤離後陷入停滯。據悉,中國某集團已經轉賣了在澳大利亞價值120億澳元的酒店和主題公園項目,並且還退出一項價值為7·6億澳元的土地交易。

儘管中國目前在澳大利亞的投資總量並不足與主導澳大利亞的經濟結構,但由於中資大量的湧入,並且能夠對別國資本形成競爭關係,導致澳大利亞多個城市的地價飆升,這無疑讓澳大利亞獲得了更多的經濟利益。一旦中資撤離,雖然不足以摧毀澳大利亞經濟,但由於減緩競爭強度,給澳大利亞造成的經濟損失是不可估量的。更重要的是,一旦中國被迫放棄中澳鐵礦合作項目轉而尋求第三方合作,這對澳大利亞的經濟打擊絕對是災難性的。

截至目前,中國作為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是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國家都無法替代的,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產品占其出口總額的34%,尤其是鐵礦更是高達80%以上。據商務部今年7月的統計數字顯示,僅僅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亞對華出口305·9億美元,其中鐵礦石和農產品就位列前兩位出口商品。就是因為澳大利亞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以至於路透社曾經發出這樣的感嘆「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正在支撐著澳大利亞的經濟繁榮」。

然而,澳大利亞不但屢教不悔死心塌地充當美國遏制中國的急先鋒,甚至為了討美國的歡心不斷的對中資企業百般刁難挑戰中國的忍耐限度,迫使中國不得不採取一些非常措施來保證自身的利益。在今年6月末,中國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宣布禁止澳大利亞價值6億美元的牛肉進口,導致澳大利亞國內多家肉類生產廠家陷入恐慌,急的該國商務部長几乎要跳樓,並且立即調動包括澳大利亞駐中國使館在內的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為的就是「以求儘快解決此事」。後來….後來就沒有下文了。

其實,稍有頭腦的人就能明白,這只是中國對於澳大利亞老給中國添堵的卑劣行為一次小小的警告,希望澳大利亞能夠醒悟,回到中澳關係的正軌中來。然而,中國的這次警告似乎還並足以讓澳大利亞「回心轉意」,反而更加變本加厲,不但肆無忌憚的開放境內基地供美國海軍陸戰隊成建制部署,還以世界副警長自居高調宣稱一旦美國和對朝鮮動武,澳大利亞將「責無旁貸」的全力提供軍事支持。更甚的是,澳大利亞還和遠在萬里之遙的英國相互勾結,啟動所謂的「五國聯防機制」,妄圖配合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繼續在南海問題上興風作浪。

澳大利亞從中國龐大的市場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非但不感恩,反而死心塌地隨著美國的指揮棒走,處處給中國添堵。鑒於目前澳大利亞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一旦中國被迫全面放棄澳大利亞市場,那麼,澳大利亞必定會變成另一個韓國。

(作者:天路客;來源:第一軍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亮劍網-軍情 的精彩文章:

俄拒絕伊朗採購意向 中國殲10或迎來大機遇

TAG:亮劍網-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