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人間草木、茶:從「水厄」到平常事

人間草木、茶:從「水厄」到平常事

晉代的王濛,尤其喜歡喝茶,不僅自己喝,一旦有客人來也會請客人喝。當時士大夫還是有很多人不習慣喝茶,因此每回要去王濛家的時候,就會開玩笑說今天會有「水厄」。

這個「水厄」,就是指喝茶。作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的,早在千年以前就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漢代起,飲茶之風就逐漸流行開來,但在這漸漸流行的期間,起初許多人是不習慣飲茶的,所以有「水厄」之說。

到了盛唐,飲茶的風氣廣被全國,也出現了陸羽和他的《茶經》。《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的介紹茶的專著,對於當時茶事的記載非常豐富,將飲茶的風氣推向了高潮。陸羽對茶所做出的功績得到了普遍的認同,被譽為「茶聖」、「茶神」。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事學春茶。」陸羽之後,飲茶的風氣更是風靡全國。當如今我們去看飲茶品茗這一件事,首先必然注意到它在中國人心裡的獨特審美意味。

在人們看來,茶是可以反映人的精神品質的。徐渭的《煎茶七類》第一就說人品,認為「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要須其人與茶品相得。」徐渭愛茶,他不僅寫過很多與茶有關的詩,也寫過一卷《茶經》。《煎茶七類》是他的書法作品,用書法的形式展現他對煎茶的認識。徐渭在《煎茶七類》一開始,就提出茶品與人品是相通的,煎茶一事雖然小,但是也算一則雅事,煎茶之人也應該有著與茶一樣的品質。

煎茶,是古人烹茶的一種方法,陸羽《茶經》中的煎茶法,是「先在風爐上的茶釜中煮水,俟水微沸,量出茶末往釜心投下,隨即用竹莢攪動,待沫餑漲滿釜面,便酌入碗中飲用。」(孫機《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

古人做起這事來,有一種詩意。如孟貫用松木枝起火,「石泉春釀酒,松火夜煎茶。」(《贈棲隱洞譚先生》)白居易用山泉煎茶,「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山泉煎茶有懷》)在這之中,體現出一種如茶的恬淡閑適。

而這種恬淡閑適,正包含著人格的平淡清和。楊萬里把茶的清淡透徹與友人相比,「故人氣味茶樣清,故人風骨茶樣明。」(《謝木韞之舍人分送講筵賜茶》)蘇軾寫茶如寫人,賦予茶君子品德,「有如剛耿性,不受纖芥觸。又若廉夫心,難將微穢瀆。」(《寄周安孺茶》)因此也就不難理解徐渭所說的「其人與茶品相得」了。

當然了,煎茶飲茶並不獨屬於文人。在古代,文人士子在茶寮中享受茶中意趣,百姓們也在茶館裡消費散心。《清明上河圖》中,就畫有諸多茶館,《東京夢華錄》、《夢粱錄》都描寫了茶館、茶肆,《儒林外史》寫南京大小酒樓有六七百座,茶社則有一千餘處。茶館成了人們休閑的好去處。人們在閑暇時刻,去茶館坐坐,聊聊天,也是忙碌日子裡的閑適。

飲茶是一件雅事,更是一件平常事。看到它的雅,更要看到它的俗。古人早就有這樣的論述:「茶為食物,無異米鹽」,「夫茶之為民用,等於米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一開始的「水厄」,到如今的平常,茶在中國走過的路,悠遠而貼近人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州茶韻 的精彩文章:

如何藉助「茶香」來辨別茶葉品種、品質
武夷的三條茶路:萬里茶路、海上茶路和驛茶之路
一年四季的茶葉各有何種特徵
如何製作一把紫砂壺
小小茶具,學問多多

TAG:神州茶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