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以腸道菌群為靶點的體重管理:現在到底有多少科學依據?

以腸道菌群為靶點的體重管理:現在到底有多少科學依據?

「以腸道菌群為靶點的體重管理」從理論到臨床實踐對現有的「減肥」方法都是顛覆性的改變。

說起通過調節菌群來減肥,大家肯定很好奇,憑什麼提出這個「以腸道菌群為靶點的體重管理」方案?你到底做過多少研究?發表過多少論文?你的方案有臨床試驗的過硬證據支持嗎?

下面,給各位先介紹有關的6篇論文的簡要內容,然後,我們再一篇篇地給大家詳細解讀。前三篇是用小鼠為模型做的,主要想搞清楚膳食與菌群和代謝綜合征以及動物健康的關係;後三篇,是把動物模型得到的原理,通過臨床試驗看看能不能在人體上得到重現。

* 1 *

第一篇,題目是:「腸道菌群與宿主基因和膳食之間的互作與小鼠代謝綜合徵發生髮展的關係」,2010年發表於ISME Journal(影響因子超過9,是微生物生態學領域的旗艦期刊),該論文自發表以來已經被引用308次(谷歌學者數據)(見圖1)。

圖1腸道菌群與代謝綜合征關係的研究論文

這篇論文的新發現主要是: 1)高脂膳食可以惡化菌群結構,降低雙歧桿菌這樣的有益菌,升高脫硫弧菌這樣的有害菌,對推動代謝綜合征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2)膳食結構是決定菌群結構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作用顯著大於動物自身基因的差別;3)基因沒有缺陷的動物,過度攝入高脂膳食的話,最後的肥胖和胰島素抵抗問題,比先天有基因缺陷的動物還要嚴重得多;也就是說,只要大量的吃不健康的高脂膳食,就會得嚴重的肥胖和胰島素抵抗,與自身基因的好壞關係不是很大。

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對於肥胖和糖尿病這樣的毛病來說,先天基因的好壞作用不大,關鍵是不健康的膳食吃的多少和時間的長短。只要拚命吃不健康的膳食,時間長了,就會得病。而且是,基因沒有毛病、胃口好的人反而比基因有毛病、胃口不好的人更容易得病!」

為什麼呢?「因為,不健康的飲食吃的越多,腸道里的病菌和雜菌就越多,有益菌就越少,進入血液的能引起炎症的毒素就越多,在炎症的破壞下,身體的機能受到的損害越多,得的病自然也就越嚴重」。

* 2 *

第二篇,題目是:「在高脂膳食的擾動下成年小鼠腸道菌群結構的可恢復性」,2012年發表於ISME Journal(影響因子超過9,是微生物生態學領域的旗艦期刊),該論文自發表以來已經被引用93次(谷歌學者數據)(見圖2)。

圖2 高脂飲食與腸道菌群結構研究論文

這篇論文的新發現主要是: 1)高脂膳食可以破壞菌群結構,降低有益菌,升高有害菌,造成能夠引起炎症的細菌「內毒素」入血,引發慢性炎症,推動代謝綜合征的發生髮展;具體有77種細菌被改變;2)高脂膳食對菌群的破壞作用是可逆的,如果改成吃正常膳食,肥胖動物的失調的菌群可以逐步恢復,入血的毒素減少,炎症減輕,胰島素敏感性恢復,體重下降,最終可以恢復健康。

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我前半輩子胡吃海喝,把菌群吃壞了,身體吃胖了,開始得糖尿病了,只要痛下決心,徹底改變膳食,堅持足夠的時間,菌群還是可以恢復地,體重還是可以下降地,健康還是可以回來地!」

* 3 *

第三篇,題目是:「全生命周期節食的小鼠腸道菌群的結構變化」,2013年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影響因子超過10,是《自然雜誌》旗下一個綜合性的旗艦刊物),該論文自發表以來已經被引用81次(谷歌學者數據)(見圖3)。

圖3 節食、腸道菌群與壽命關係的研究論文

這篇論文的新發現主要是: 1) 一輩子吃健康膳食,而且只吃七成飽的小鼠壽命是最長的,健康狀況是最好的,比高脂膳食吃飽、高脂膳食吃飽加自願鍛煉、高脂膳食吃七成飽、健康膳食吃飽和健康膳食吃飽加自願鍛煉的壽命都要長很多,健康狀況也好很多;2)從腸道菌群看,一輩子吃健康膳食,而且只吃七成飽的小鼠,不僅最長壽,最健康,它們的腸道菌群也是最獨特的。有益菌,特別是一類乳酸菌的種群數量可以達到總腸菌量的20%,是壽命排在第二位的「健康膳食吃飽加自願鍛煉」這一組的10倍,比其他組的高100倍甚至更多。3)一輩子吃健康膳食,而且只吃七成飽的小鼠,血液里的細菌毒素濃度最低,炎症最輕,難怪它們也就壽命最長、最健康了。4)找到了一組和壽命有關聯的細菌種類,有的越多越長壽,有的越多越短命。

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一輩子吃健康膳食而且只吃七成飽,會吃出一個非常獨特的菌群來,不產毒素、不引起炎症、不會肥胖、不會胰島素抵抗,衰老變慢,壽命延長,比最短命的高脂膳食吃飽的動物,壽命延長50%!」。

* 4 *

第四篇,題目是:「從一個肥胖人的腸道里分離出來的一株機會性致病菌在無菌小鼠里引起了肥胖症」,2012年發表於ISME Journal(影響因子超過9,是微生物生態學領域的旗艦期刊),該論文自發表以來已經被引用189次(谷歌學者數據)(見圖4)。

圖4 肥胖細菌研究論文

這篇論文的新發現主要是: 1) 通過長期堅持食用一種包含了全穀類、中醫藥食同源食品和益生元成份的膳食(簡稱WTP膳食),一位體重175千克的26歲的志願者,在23周的時間裡,體重下降51.4千克,整個過程沒有運動;2)這位志願者的腸道菌群在干預前後發生了顯著變化,特別是一類叫「腸桿菌屬」的機會性致病菌從一開始的超過總腸菌量的三分之一,很快降低到檢測不出來的水平,血液里有害細菌產生的能引起炎症的「內毒素」減少、炎症減輕,血糖、血脂、血壓都從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病人的狀態恢復正常;3)把腸桿菌屬的細菌的代表分離培養出來,叫「陰溝腸桿菌B29」菌株,接種到無菌動物的腸道里可以長的特別多,而且,配合高脂膳食的情況下,小鼠血液里的「內毒素」升高,全身發炎,最後發展成為典型的肥胖、胰島素抵抗和脂肪肝。4)這是第一個滿足了尋找傳染病病原菌的「科赫法則」而找到的人體肥胖致病菌。

用通俗的話說就是:「這個超級肥胖的年輕人,原來是因為腸道里一種叫陰溝腸桿菌的細菌長得太多才胖成那樣的,而且有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的毛病。把這個細菌通過改變膳食壓倒最低以後,不用運動,就可以減重超過50公斤,而且疾病指標都恢復正常了啊!」。

* 5 *

第五篇,題目是:「一種以腸道菌群為靶點的膳食干預緩解了促進代謝綜合征的慢性炎症」,2013年發表於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影響因子超過3,是微生物生態學領域的主流刊物),該論文自發表以來已經被引用70次(谷歌學者數據)(見圖5)。

圖5 腸道菌群與慢性炎症的研究論文

這篇論文的新發現主要是: 1) 對123個BMI超過28的成年人用WTP膳食干預9周另加14周維持觀察期,結果可以顯著減少「內毒素」入血、降低慢性炎症、改善腸屏障功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輕脂肪肝、改善代謝綜合征,體重平均下降5.76千克,最高減重20千克;2)膳食干預顯著改變了腸道菌群結構,特別是降低了能夠產生「內毒素」的腸桿菌科和脫硫弧菌科兩個科的細菌的數量,增加了能夠抗炎的雙歧桿菌科的細菌的數量。這個結果說明,能夠引起肥胖的細菌可能不只是「陰溝腸桿菌」,很多和它類似的能產生「內毒素」引發炎症的病菌都有可能對肥胖和胰島素抵抗有貢獻。

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像陰溝腸桿菌那樣的能夠產生內毒素、引發慢性炎症的病菌都有可能是造成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最早期的癥狀——胰島素抵抗的幕後推手。通過膳食干預降低這些病菌可以緩解慢性炎症、改善代謝綜合征」。

* 6 *

第六篇,題目是:「膳食改變腸道菌群對兒童的遺傳性和單純性肥胖的改善都有貢獻」,2015年發表於EBiomedicine(《細胞》和《柳葉刀》雜誌聯合支持的新刊物),該論文自發表以來已經被引用27次(谷歌學者數據)(見圖6)。

圖6 膳食、腸道菌群與遺傳性肥胖的研究論文

這篇論文的新發現主要是: 1) 用WTP膳食對17名遺傳性肥胖症(PWS患者)封閉式干預3個月和21名單純性重度肥胖兒童封閉式干預1個月,顯著減輕了炎症、改善了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指標,特別是顯著減輕了體重。最突出的一個案例,一位140千克重的PWS患兒在堅持干預430天後,體重減到了73千克。都沒有運動。2)該研究拼接出了參試人群腸道里的118個優勢菌株的高質量的基因組草圖;發現它們可以分成不同的功能群,有的是有害菌,有的是有益菌,有的與健康變化關係不大;3)通過與尿液的有毒代謝物的關聯分析,找到了可能參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候選功能細菌菌株。

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即便是先天基因突變造成暴食症帶來的肥胖問題,患者的菌群也是失調的,通過膳食改變菌群也能得到明顯緩解,甚至可以減去原來體重的一半。新技術可以讓我們鎖定腸道里那些對肥胖的各種癥狀有貢獻的具體的細菌菌株,為緝拿真兇、保證人體健康的長治久安奠定了基礎」。

轉自:菌群老趙

關注消化界,每天精彩不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反反覆復的幽門螺桿菌的治療
臨床研究//合併肝硬化老年膽囊結石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療效分析
膽的密碼:聊聊護膽六式
超G偵探帶您一起循證探秘,領略病例剖析新形式
他為何放棄13年醫學之路,轉行做醫療律師!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