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除了高片酬,更應該管管摻水的電視劇以及造假的收視率!

除了高片酬,更應該管管摻水的電視劇以及造假的收視率!

9月22日,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等四部門聯合下發「死命令」: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即刻執行!

這一次,真的動真格了。以前只是查查稅、點點名,現在是直接劃紅線,直接硬要求。

文件核心內容如下:

1、要求各會員單位及影視製作機構把演員片酬限定在合理製作成本內,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

2、如果演員總片酬超出製作成本40%,則需要向所屬協會(中廣聯製片委員會、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或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及中廣聯演員委員會進行備案說明。

3、要求各會員單位、影視製作機構及廣大電視劇網路劇從業人員要把德藝雙馨作為職業理想和目標追求,自覺抵制不合理高片酬等不良行業風氣。

影視明星收入過高

一直以來,影視明星收入過高的現象倍受詬病。有些影視劇,一兩個明星的片酬佔到總成本的一半以上,致使劇組不得不在後期剪輯、特效製作等環節大幅縮減開支,甚至面臨捉襟見肘的局面。

馮小剛曾怒噴流量演員,「有流量的,沒一個會演戲的。」而某些年輕演員太過女性化也引起了他的強大反感。學藝不精,靠臉來湊,已經成為一種現象,並由此衍生出流量集體「面癱」的現象。

事實證明,僅靠一兩個大明星的顏值和表現,很難彌補整部劇成本壓縮和粗製濫造的不足。更為嚴重的是,一些演員拿著高片酬卻常常「出工不出力」,有些演員甚至表演隨意,全部的台詞依靠後期配音來對口型。這樣巨額的投入,並不值得。

當然,寄希望於「限酬令」就能讓全行業藥到病除,未免太過樂觀。在影視劇行業,明星大腕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較大,甚至和影視投資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限酬令難免產生副作用甚至連鎖效應。有些明星會秉持「拿多少錢干多少活兒」的態度,大幅削減工作量。甚至本該參加的劇本研討、宣傳推廣等活動,也不願再參與。

更重要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太多辦法能夠規避「限酬令」而使明星的利益不受影響。例如,許多明星都擁有自己的製作公司或工作室,片酬可以換成各種名目進入工作室的賬目,而不需直接落入明星演員的腰包。此外,明星還可以增加「製作人」、「顧問」等各種頭銜,心安理得地將降薪差額補齊。

電視劇普遍注水

而電視劇普遍注水,在2010年前後開始成為一種現象。2009年時,國家廣電總局曾下達過「瘦身令」,要求電視劇集數一般不要超過30集,但「瘦身令」收效甚微,一些長篇電視劇的成功,使得業界達成了「電視劇越長越賺錢」的默契。新《還珠格格》99集、新《水滸傳》86集、《甄嬛傳》76集、《隋唐英雄》120集、《天天有喜》91集、《羋月傳》81集……時到今年,五六十集以上已成電視劇的標配,包括已播出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賞》,待播出的《如懿傳》90集等。

注水的最大受益者是投資方。對於電視劇製作而言,演員的檔期,布景成本,全部人工支出,後期製作費用等等,都是經過計算後的投入,後期把40集剪成五、六十集,只需要一些技術手段就能實現。促使電視劇集體注水的一個客觀原因是,電視台購劇的方式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按集數購買,在電視劇價格一直直線上漲的情況下,拉長集數抬升全劇的購買總價,成為一個不可抵擋的誘惑。

這兩年來被嚴厲打擊的「購劇潛規則」,也暴露了播出渠道對注水劇的縱容。對於電視台來說,長劇也有諸多好處,比如增加觀眾黏度,擴大電視劇貼片廣告帶來的收入。觀眾的不滿聲音,在出品方和播出平台看來並不算一件嚴重的事情,只要注水劇形成了一定的話題熱度,批評反倒會為劇作帶來更多的眼球關注,從來沒有一部長劇因為觀眾對注水部分的不滿而停播,這也使得出品方在生產注水劇時心安理得、理直氣壯。

杜絕電視劇注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牽扯到各方的利益,也會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從監管層面講,最理想的狀態是主管部門在創作尺度上,能像對待《人民的名義》那樣給予更大的空間,以此激活創作者的潛在能力,讓講「好故事」的慾望來主導整個創作過程,並且讓創作群體手握「好故事」,來強化與資方、播出渠道的談判能力,內容質量是個根本性問題,產業內外都應該對創作群體給予更多的尊重。

收視率造假

除此之外,收視率造假已經成為電視劇行業的毒瘤。12月12日,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正式向收視率造假的黑色產業鏈宣戰。目前,中國電視劇製作協會法務委員會已收集多個作假收視率的不法分子的相關信息,將向有關部門舉報,力圖通過多方力量和相關措施逐步根除收視率作假現象。

數據顯示,現階段購買收視率的價格已達到每集30-50萬元,給製作機構增加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成本。以衛視頻道每年播出1.3萬集電視劇計,全年有40多億元被非法竊取。而為了能夠減輕自身壓力,部分製作機構向電視台要高價,導致惡性循環。

一部電視劇,一天在視頻網站的播放量能達到15億次,33天能突破300億次?「如果這個數據是真的,那就意味著中國的人口決不是14億多一點,而應該是二三十億。」

諸多業內人士表示在淘寶、微博等公開頁面,大肆宣揚「低價保刷量」的第三方機構已經形成了產業鏈,「只要四毛就可刷出視頻網站1萬次播放量」「只要一天就可以刷出微博話題閱讀量10萬次」等刷流量、刷口碑和刷討論的地下產業鏈早已成熟運作多時,也被認為是電視劇播放量數據造假背後的黑手。

所以,除了高片酬,更應該管管摻水的電視劇以及造假的收視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視觀茬 的精彩文章:

《禍起高利貸》:人之本性為何?明日愛奇藝獨家上映
《那年花開月正圓》那麼紅,為何網友卻紛紛選擇棄劇?
「大女主戲」扎堆播出,與以往的瑪麗蘇劇有什麼不同呢?
這個殺手不正經!看《王牌保鏢》死侍和神盾局長如何演繹基情!
被稱為年度最佳燒腦電影,這部《看不見的客人》去年口碑就已炸裂!

TAG:影視觀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