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外潮商群英會 一帶一路一條心

海外潮商群英會 一帶一路一條心

文/金羊網記者 王漫琪

今年八月底九月初,羊城晚報重點策劃的走進「一帶一路」全媒體海外行啟動泰國、西班牙之行。此次採訪以「解碼潮商」為主題,到泰國採訪創下百年基業的世界最大華人跨國企業之一正大集團,拜謁泰國中華總商會、潮州會館、泰國華人青年商會等華人社團僑領;赴西班牙領略潮汕人在異國他鄉的拼搏進取精神與故土情懷。本次出訪得到了汕頭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作為粵東中心、「百載商埠」發祥地的汕頭市,更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近年來的社會經濟各項發展成果斐然,呈現「走出去」「引進來」內外開花的喜人局面。

海外尋英,潮商一心。在圓滿結束全媒體海外行的採訪報道之際,本期《粵東新聞》版特別開闢一組專題,與廣大讀者分享「一帶一路」中潮商群英的風采。

李紹祝:願當中泰合作的橋樑基石

8月24日,在曼谷繁華市中心的正大集團總部,資深副董事長李紹祝接受了羊城晚報特派記者的專訪。提起正大集團,可謂在中泰兩國都是家喻戶曉:這家全球最大的華人跨國企業之一,深耕泰國的農牧、食品、通訊等產業,曼谷街頭隨處可見的「7-11」連鎖便利店、「蓮花」超市都是正大集團的品牌;在中國,開播至今28年的目前央視著名大型綜藝節目《正大綜藝》,以該集團冠名投資;正大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家進駐內地的外資企業,迄今投資額近60億美元,企業遍及除了青海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這樣一家企業,正是由來自廣東潮汕的泰國華人謝易初、謝少飛兄弟於1921年在泰國曼谷創立。

李紹祝先生祖籍廣東揭陽市揭西縣,他在正大集團已經服務了五十年。「正大集團第二代掌舵人、資深董事長謝國民先生在改革開放之初,便慧眼獨具,成為投資中國內地的外商第一人,領到了深圳經濟特區『0001』號中外合資企業營業執照,而我是當時派駐深圳公司的第一任總經理。」李紹祝說,謝國民給正大集團的發展定下了一條「三利」政策:辦什麼事業都要對國家有利、對消費者有利、對企業有利,所以正大去每一個地方投資都會根據這個準則辦事,「解決勞動力就業,將產品質量做好,成本價格降低,讓老百姓消費到物美價廉的商品。」

據介紹,目前正大集團業務遍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下屬400多家公司,員工人數近30萬人。僅是在中國,正大集團便投資逾60億美元,設立企業300家,員工人數超過10萬人,年銷售額超過500億人民幣。李紹祝介紹,早從1969年開始,正大集團就到印尼投資,後來擴展到東盟各國。「哪裡有市場,哪裡有原材料,我們就到哪裡去。」李紹祝認為,中國目前的人才、技術、資金都具備了,企業「走出去」是一定會成功的,李紹祝建議一定要注意與當地合作,找到好的合作夥伴就如虎添翼了。

李紹祝肯定地表示,中國「一帶一路」絕對是泰中兩國攜手發展的重大契機。他認為,泰國雖然曾經歷過政局動蕩,但新政府上台之後逐漸穩定了局勢,經濟也逐年趨於健康發展,再加上泰國位於東盟各國的「中心點」,全域擁有三億多人口的龐大市場,外來投資可以將泰國作為「跳板」輻射東盟諸國。「更值得一提的是,泰國正在推進『EEC』,也即是『東部經濟走廊』,1.3萬平方公里的面積相當於20個新加坡,該區域加上曼谷的經濟總量佔了全泰國的70%。政府將會推出許多優惠政策條件,如果搭上中國『一帶一路』,很可能馬上產生聚變效應。」

李紹祝表示,「一帶一路」鼓勵中國企業走出來,正大集團很樂意參與其中。「正大有義務擔當合作橋樑和基石,搭建服務平台。是我們本行的,我們可以參與投資,不是我們本行的,我們可以介紹好的企業對接合作。兩年前正大集團便組建一個『促進泰國東部經濟走廊』的發展機構專門負責相關的合作事宜。近期已與中信、中鐵、中建、中交、中移動、阿里巴巴等多家中國企業在洽談合作中。」據李紹祝透露,泰國EEC項目,正大集團將引進中國的高鐵技術,聯合參與國際投標建設。

陳振治:參與敲定當天泰國金價

曼谷鬧市區泰京沙呑南路,矗立著一座氣派雄偉的建築,門前車水馬龍,這就是泰國中華總商會大廈。泰國中華總商會迄今已有107年的悠久歷史,是泰華社會最有實力和影響力的社團之一。

8月底,記者在中華總商會主席辦公室里專訪了泰華商界的「掌門人」陳振治主席。陳振治先生精神矍鑠,身康體健,根本看不出已是77歲高齡的人,而訪談之中始終如一的平和謙遜,令人如沐春風,你更想不到他竟是在泰國赫赫有名的「黃金大王」。陳振治在曼谷擁有三家金店、一個黃金加工廠、一個期貨黃金交易機構。值得一提的是,在最鼎盛時期,陳振治的黃金出口量佔了泰國市場比例逾40%,金行早上還沒開店,前來買賣黃金的人排隊排到大街上。甚至泰國的黃金價格都是由他與金業公會來定的。

儘管生意現在早已移交給兒子們去打理,不過陳振治每天還是有一項必做的工作,那就是給泰國黃金定價。「我每天早上7點會按時起床,8點開始坐在辦公室,通過電台收聽國際黃金報價,然後根據世界各地的黃金價格及美元匯率,計算出泰國當日的黃金價格。」採訪期間,陳振治的手機時不時響起,那是泰國金業公會的幾位「巨頭」通過電話聯絡,分析國際行情及市場需求,商議敲定當天的金價,成為全國統一的價格。

1955年,年僅15歲的陳振治從廣東普寧鄉下來到泰國,從當一個金鋪打掃跑腿的小雜役起步,後來創辦了「振和興」,開始自己的「黃金時期」。憑藉著潮汕人勇於拼搏的膽識勇氣,陳振治在泰國金業摸爬滾打六十多年,在業界立下極高的威望,被同行推舉擔任泰國金業公會主席迄今20多年。他曾多次代表公會向泰國政府呼籲為黃金業減免稅,為行業大發展創造了利好條件。

如今,富有服務精神的陳振治於2016年初正式接任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繼續為泰國華人服務。陳振治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中華總商會旗下有37個行業公會,總商會和泰國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學經濟系合作推出經濟指數,為商會全體會員提供準確的商業參考信息。中華總商會還持續十多年興辦「中華中學學院」,為泰華社會裡的華僑後代普及中華文化教育,同時還受政府、金融機構等邀請為其提供中文培訓。「中華總商會的青年部,開設了以『家族企業管理和發展』為主題的培訓課程《大老闆》,至今已開辦五期,專門培養中華總商會會董企業的後裔、接班人。」陳振治認為,這是中國日益強大的經濟實力與中泰文化、旅遊交流深化所帶來的必然需求。陳振治告訴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他每天的行程幾乎都安排得滿滿的,每年要接待從國內前來泰國考察訪問、業務接洽的政企團隊兩三百個。

在接受記者專訪後不久,陳振治便率泰國中華總商會訪問團到家鄉潮汕三市考察調研。「潮汕近年的發展變化讓海外潮籍鄉親充滿信心。」陳振治說。

李桂雄:聚攏青年華僑力量發聲

十七年前,他創辦了泰國華人青年商會,聚攏起泰國新華僑、新移民的力量,帶領年輕一代發出自己的聲音;十七年間,他廣交天下賓朋,積極擔當中泰交流的橋樑紐帶,支持中國改革開放發展。近日,羊城晚報記者在泰國曼谷專訪了這位活躍於中泰政商界的傳奇人物:泰國華人青年商會會長、泰國環球集團董事長李桂雄。談起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李桂雄充滿了激情與信心。

十多年以來,李桂雄始終保持著充沛的精力與興趣,投身於各種社團活動、全球華人華僑聯誼、中泰經濟文化交流之中,「這些早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經常要忙活到三更半夜,有時候也會感覺到累,但我從不厭倦,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更會一直做下去。」李桂雄耿直而篤定地說。

秉承了潮汕人豪邁、積極向上的性格,讓李桂雄踏足泰華社會36年以來如魚得水。中國改革開放之初,17歲的李桂雄從汕頭潮陽(今潮南區)來到泰國跟隨叔叔從事珠寶生意。他入寺廟國立學府學習泰文,以最快的速度融入當地社會,其優秀的組織和經營管理能力也迅速得以提升,成為曼谷當地珠寶行業中的後起之秀。三十多年下來,李桂雄家族掌控的環球集團早已發展成為跨多行業的泰國規模企業,業務覆蓋珠寶、化工、文具、文化傳媒等。李桂雄認為,海外潮商的經營之道,最重要是「誠信」和「抱團」,特別是「誠信」二字由潮人潮商叫響,進而成為代表泰國華僑、華人的一塊招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眾多旅泰的青年華人、新移民在打拚事業的同時,發現泰國華僑社團雖多,卻幾乎沒有青年組織,年輕僑民很難被老一輩的傳統社團接納;由於歷史原因,泰國曾有一段時期禁止華文教育,致使華裔新生代沒有機會學習漢語和中華文化。作為當時泰國中華總商會最年輕會董,李桂雄毅然承擔起了這一責任。2000年7月1日,李桂雄與多位熱血青年僑民傾力籌備的亞洲第一個青年華人社團組織「泰國華人青年商會」在曼谷誕生,李桂雄被推選為創會會長,並一直擔任會長迄今。

正因如此,李桂雄率領下的泰國華人青年商會多年來奔走於中泰之間,與國內各地政府結下深厚的情誼,成為中泰兩地信賴與重視的友好使者。在商會辦公室門口,掛著「廣東省旅遊文化推介中心」以及汕頭、河源、梅州、河南漯河等「經貿聯絡處」牌匾,李桂雄說,國內各地經貿部門都選擇將泰國華人青年商會作為接入泰國的一扇窗口。記者翻開青年商會的通訊錄,內里公布了四百多位商會執行委員的聯絡方式,「中國企業、經貿代表團只要和商會搭上線,拿著我們的通訊錄,就可以很快找到合作夥伴。」李桂雄告訴羊城晚報記者。

採訪中,李桂雄反覆強調說,是中國的改革開放成就了自己,現在中國日益強大起來,作為海外潮人、華人華僑都覺得底氣更足了。「以前說別人『做夢』可能是罵人,現在要有夢想,只要肯努力,就會實現。」李桂雄表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給海外華人帶來了共享紅利的機會,泰中兩國的貿易可以從「一帶一路」上找到海量的合作商機。「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可以讓任何參與者不僅有機會實現夢想,而且是加倍實現!」

林傳平:一身「南拳」功夫闖蕩西班牙

一襲白衫,風度翩翩;體格魁梧,舉手投足間透出英武之氣。眼前這位外表看似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實際年齡已六十五歲了。走進「一帶一路」西班牙之行期間,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在巴塞羅那專訪了西班牙華僑華人社團聯誼總會主席、西班牙廣東省華僑華人工商總會主席林傳平。不說不知道,他可是西班牙華人圈裡赫赫有名的傳奇領袖、弟子遍布歐洲的武術高人。

林傳平祖籍汕頭潮陽(現今汕頭潮南區陳店鎮),自小移居香港,雖說闊別故土已半個多世紀,但和記者閑聊時仍鄉音未改。1972年,20歲的林傳平從香港赴西班牙,在舅父的餐館裡幫手當洗碗工,兩年後便自己開餐館了。「那時候在西班牙的華人很少,我剛來的時候全西班牙只有50來個華人,而且大多來自香港和台灣地區。」林傳平說。

讓林傳平在西班牙聲名遠揚的,是他幾十年來致力推廣傳播的中華傳統武術。憑藉年輕時在香港學到的一身「南拳」功夫、中醫針灸,林傳平於1976年開起了武館授藝,隨後擔任了西班牙國家體委武術協會主席迄今。據林傳平介紹,數十年里他教授了五代徒子徒孫多達4萬人,遍及歐洲各地。「歐洲歷年的武術比賽,奪冠的多是來自西班牙。」林傳平也曾率領西班牙武術隊到中國參加過三屆國際武術邀請賽,均獲優異名次,其本人更獲頒「最優秀運動員獎」。

2004年,西班牙華僑華人社團聯誼總會成立,在加泰羅尼亞地區享有極高威望的僑領林傳平,眾望所歸地被推選為總會主席,並連任至今。據了解,目前該聯誼總會已吸納了20多個西班牙行業協會。林傳平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社團成立迄今,始終秉持「幫助華僑融入當地社會,爭取華僑整體利益,增進中西民間交流,構建中西友好橋樑」的宗旨。林傳平率領的聯誼總會,在包括宣傳支持北京奧運會、積極維護旅西僑胞的合法權益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倡導舉辦「廟會」、「新年慈善晚宴」等具有濃郁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活動,大力推動了中西兩國的政經文化交流與情誼。

「在歐洲金融危機後,西班牙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我們開始發動西班牙華人企業,每個人回到國內去對接一家企業,帶來西班牙投資或合資。」林傳平認為,多交朋友,多講中國故事,彼此可以共同合作發展的事情就多了,這也是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精神給海外華人的啟示。

黃迨光:鄉音不改大興華文教育

8月底,羊城晚報記者在曼谷專訪泰國潮州會館主席,泰國著名實業家、教育家黃迨光先生時,深深地感受到這位紙業大亨、博士潮商心中對華文教育的熱愛。他說,祖父一直告訴他「根在中國、在潮汕」。

2016年初接任潮州會館主席時,黃迨光先生已年逾七十,但仍然是歷任主席中最年輕的,因能掌會館者,皆系公認德高望重之人。精神矍鑠的黃迨光向我們介紹了潮州會館的發展由來。他說,目前泰國1200多萬華人中,將近70%是潮汕人。當年潮汕先民乘紅頭船下南洋,順風而行,船行至「龍仔厝」(寓意龍的傳人)的港灣上岸、安家,這大致便是泰國潮汕僑民的遷移軌跡。泰國潮汕人團結的標誌,就是成立了「潮州會館」,發展迄今已成為泰國規模最大的華人社團組織。

從祖父一輩來到泰國打拚,傳承至今100多年,黃迨光已算是「僑三代」。在泰國潮籍華僑中,家訓家教佔了極其重要的分量,黃迨光說,祖父一直告訴他「根在中國、在潮汕」。黃迨光在美國接受西式教育並拿到博士學位,但在少年時期就被父親送到馬來西亞學華文。「我那時放學回家,大人要求在家一定要講潮州話,沒講爸爸就一個響扣敲我腦袋上……」黃迨光幽默地告訴記者。黃迨光說,他的幾個孫子都是在國外讀書,現在最大的17歲,個個都會講普通話。

「在泰國辦教育的大多數都是潮汕人。」黃迨光說,一百多年前開始,泰國每一個鄉村就都有潮汕華僑捐資建設的華文學校或華文課室。由於歷史原因,華文教育在泰國曾中斷40年。兩國建交以來,華文學校又蓬勃興起。據黃迨光統計,迄今為止,全泰國一共開設有126所華文學校,其中潮州會館旗下有4所學校,另有15所學校隸屬於黃迨光擔任主席的泰國西部華文民校聯誼會。黃迨光是泰國的紙業大亨,但他最為人樂道的卻是興辦華文教育,他投資2億泰銖創建的泰國龍仔厝三才公學,成為華文學校的典範。「其實,全泰國幾萬所學校,現在幾乎全部都有開設華文教育。」

不只是泰國華人,泰國本地人學中文的現在也越來越多。泰國本地人在黃迨光所辦華文學校中的佔比也越來越大。「泰國年輕人畢業後找工作,如果懂華文、懂潮汕話,工作更好找,薪水至少要漲10%。」黃迨光說。一年前,黃迨光投資四千萬泰銖,收購了一份中文媒體《亞洲日報》。辦這份報紙,黃迨光稱沒指望賺錢,「我是為了我們的華文教育,給我那些學校的老師學生提供一個投稿發稿的平台,培養中文寫作的興趣和素養。」

黃迨光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對泰國的華文教育有相當大的益處,中國應該更進一步地將課本、師資、文化結合「一帶一路」推廣出來,給予國外華文教育者在弘揚中華文化方面更加有力的支持。

本版製圖/陳煒編輯:鄔嘉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機金羊網 的精彩文章:

TAG:手機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