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是一本寫給小人物的晚清史

這是一本寫給小人物的晚清史

歷史是由點滴真相與小人物的悲歡離合組成的。大人物端坐於朝堂之上,一言一行,均被世人關注,也留下無數記錄。若是皇帝,更有起居錄,詳細記錄皇帝生活中的一切。但僅僅解讀這些文本,就能了解皇帝,了解大人物嗎? 這是一本寫給小人物的晚清史。 最後的大清,在致命的平衡中搖擺;裱糊的帝國,於困危的變局中終結。

中國傳統社會發展到了晚清,呈現諸多不同之處,而大清帝國卻如同疲憊的老馬,裱糊的帝國,已無力前行,勉強支撐。在這個時代,整個帝國呈現出巨大的裂痕,無數的小事件,彙集之後,形成了巨大的合力,發起一波波衝擊,帶來了晚清巨變。無力回天之下,大清這間裱糊的破屋,在風雨之中傾塌。

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練海軍,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放在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凈室。雖明知紙片糊裱,然究竟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落,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也?

——李鴻章

寒冬將至,於是各種勢力相互廝殺。帝國殘喘,只能用裱糊紙來裝飾盛世。

延續了數千年的中國農業社會,在19世紀遇到了西方工業社會的刺激與挑戰。西方先進生產力帶來的衝擊,使李鴻章言道:「此三千年來之大變局也」。19世紀是西方工業列強輸出資本、爭奪市場的時代,世界範圍內的後起國家都被捲入這浪潮之中。

就清廷而言,入關三百年後,雖經歷各種挑戰,但王朝家業,似乎固若金湯。道光、咸豐年間,內有太平天國之崛起,外有英法之入侵,終究能化解危機。此後亦學習西方,操辦洋務,遂有同治中興。然中華帝國內心之堅守,傳統之影響,卻使洋務運動只能有皮毛,而未能長出血肉。

19時期中葉的中國內外交患,外有西方列強入侵,內有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內外二重動因使清廷不得不睜眼看世界,開始了對西方工業社會的學習,並開啟了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步伐。到了晚清,有那麼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經商活動已經變成仕途以外另一個受人尊敬的選擇。

中國傳統社會發展到了晚清,呈現出諸多不同之處,而大清帝國卻如同疲憊衰弱的老馬,裱糊的帝國,已無力前行,勉強支撐。在這個時代,整個帝國呈現出巨大的裂痕,無數的小事件,彙集之後,形成了巨大的合力,帶來了晚清巨變,最終導致大清帝國的崩潰。

晚清中國,歷經甲午戰爭的重創,光緒奮起而欲有所作為。奈何國內保守力量強大,雖九五之尊,也寸步難行,最終被囚禁瀛台,而老大帝國,仍一如既往。三千年傳統之文化,老大帝國之堅守,要破除舊習,維新圖強,靠內部力量,常不足為之。而必有新力量之勃然而起,斬斷舊日勢力,擺脫一切羈絆,方能奮發往前。

自西方列強出現於東方,傳教士群體湧入,成為大門內的陌生人。傳教士在華,既推動了中國文化、醫學、教育等事業的發展,也與恪守故舊的勢力衝突,於是教案不斷。到了庚子年間,無數教案導致的積怨,轟然迸發。於是萬千平民,高舉排洋旗幟,出入京畿,舉國若狂。民眾運動的興起,若無政治力量背後支持,則不足為患。庚子年義和團之勃興,實源於內部爭鬥。此年,保守派借擁戴大阿哥溥儁之名,結成一黨,勢力深厚,雖慈禧亦不能制之。保守派仇視西洋,遂借義和團之力量,欲內除光緒,外拒西方各國。奈何時代業已巨變,在歷史巨輪前,保守勢力不啻為螳臂當車。

庚子年巨變之後,清廷發現,不變則亡,於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新政措施,以求實現富強,挽救大清王朝覆滅的命運。可晚清中國社會,在整體上仍是一個農業社會,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是漫長而艱巨的。歷史沒有留出太多的時間去完成這場過渡,在歷經多年的努力而未能達成求強求富的目標後,解決中國問題的焦點轉到了改造社會的上層建築之上。

當1905年慈禧太后命五大臣出國考察時,「激進的漢人民族主義者認識到,該考察團的使命有利於鞏固清朝,這令漢人民族主義沮喪,其中的一些人採取恐怖手段,試圖阻止這次變革的新舉動。一個年輕的革命黨學生想在火車離開北京時炸毀它,但失敗了」。這次刺殺失敗後,五大臣繼續出國考察,回國後建議模仿日本施行新政。

1906年,慈禧太后下令預備立憲,改革行政機構,重設六部,召開國會,並推動縣以下的行政改革。但是這些舉動對於革命黨人來說,已經遠遠不夠了。

清王朝1911年崩潰,人們稱終結滿人統治為革命。革命者經歷了一次次的努力,最終推翻清政府之後,卻未建立起他們所追求的理想社會。中國底層社會在絕大多數地區,仍然保持原樣而未有絲毫改變,絕大多數的中國農村地區還保持著刀耕火種式的模式。辛亥革命之後雖然建立了共和政體,但這個政體與以往王朝的唯一區別,就在於它披掛上了現代共和的外衣。沒有通過生產力發展所推動的社會底層結構的改變,只是追求單純的上層建築的變革,就不可能真正完成中國社會轉型的任務。

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到庚子巨變到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經歷了由經濟層面到政治層面的變革,但都未能完成社會轉型。先進的知識分子隨後發起了五四運動,希望通過思想層面的變革來徹底重造國人之精神,但社會底層結構的改變仍被忽視。歷史的當局者往往忽視了中國社會的特徵,費正清回憶,他的老師蔣廷黻曾說:「現代中國人對西方外在事務了解得明白,而對本國內地的情形反倒瞠目茫然。」

可以說,在以後的年代中,凡能注重於從中國底層社會著手者,雖是星星之火,卻可掀起燎原之勢。

就歷史研究而言,晚清無疑是富礦,一則歷史資料留存多,二則此時段風雲變幻,有諸多題材可供選擇,於是無數晚清題材的書,汗牛充棟。本書卻於晚清題材中,開出一條辛新路。

國人論史,好作宏觀之言,著書者也常由此切入。而每一個歷史事件的背後,活躍著小人物,充斥著小細節,往往正是這些小人物,小細節,決定了大歷史的發展。

在本書之中,既有光緒、慈禧、李鴻章、張之洞、康有為這樣的大人物的隱秘心理,也有卜克斯、薛田資、龐三傑、趙三多、朱紅燈、畢永年這樣不為人知的小人物的巨大影響。

大人物端坐於朝堂之上,一言一行,均被世人關注,也留下無數記錄。若是皇帝,更有起居錄,詳細記錄皇帝生活中的一切。但僅僅解讀這些文本,就能了解皇帝,了解大人物嗎?光緒帝溫柔多情的背後,卻隱藏著剛強的一面;慈禧飛揚跋扈的性格中,卻有著現實感與強大的糾錯能力。被罵為漢奸的李鴻章,卻仇日極深。1900年的大亂中,東南各省督撫卻各懷鬼胎,他們有的請人去送死,有的觀望局勢,有的渾水摸魚。說不定,也有人想乘機自立,問鼎天下呢?

歷史中的小人物很多很多,他們施展的空間當然不能和李鴻章這樣的大人物相比,他們的影響只是在短期內局限於一個小小的地區之內。在歷史書中,他們只是佔了那麼不起眼的一小塊。歷史學家們在描寫英雄的時候,關注的多是若恆星般閃放光芒的人物,對他們絲毫不吝嗇任何筆墨去大寫特寫。而這些小人物,他們可能被壓縮到縣誌中,僅以百餘字加以記述,他們或被遺忘、被塵封在歷史中。

天空有恆星閃爍,同樣也有流星划過。只是我們的視線總被恆星的光芒所吸引,如果我們突然看到這剎那間划過的流星,我們也許會發現,雖然他短暫、雖然他微小,但是這個夜空,也因為他們的存在而給了我們另外的感受。歷史不單是大人物書寫的,小人物也在書寫歷史,也在影響著歷史。希望本書之中,各種流星般的人物,能給讀者別樣的閱讀感受。

本文摘自:《困局·危局·變局:晚清裱糊史》,袁燦興著,東方出版社2017年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挖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挖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