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上半年離婚大數據出爐,為什麼離婚的越來越多,結婚的越來越少?

上半年離婚大數據出爐,為什麼離婚的越來越多,結婚的越來越少?

作者:艾小羊

01

民政局官網公布的離婚大數據分析顯示,2017年上半年,全國有558萬對新婚夫婦,同時有185萬對離婚。

與去年相比,離婚率同比增長10.3%,而結婚率則同比下降7.5%。

藍柱代表結婚人數,橙柱代表離婚人數。2012年到2017年,結婚人數呈下降趨勢,而離婚人數則呈上升趨勢。

如果說離婚率的不斷上升,一部分原因是房產限購造成的,結婚率的下降則反應了年輕一代的價值取向——對於90後來說,婚姻可能不再是必需品。甚至我身邊的70後、80後,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離婚後都不願意重新走入婚姻。

婚姻本質上是一種經濟制度。在物質匱乏年代,兩人合力,可以提高人生的抗風險能力。很多90後甚至00後的父母,經歷過福利分房年代,都能說出這樣的故事:當年C男D女,是為了分福利房結婚的。就像今天的人,為了房子離婚一樣。

經濟越發達,結婚的理由越少,對婚姻和伴侶的要求相應變高。

我身邊單身的姑娘,很少有打定主意一輩子單身的,而是沒有碰到合適的人,但也沒有理由去降低自己的要求。畢竟,與高質量的單身相比,低質量的婚姻會大大增加人生的風險。

正如我的朋友小米說的:

錢我可以自己賺,房子車子都能自己買,如果我嫁一個人,不僅不能關心我愛護我,我上班累一天回家還得給他做飯。在公司當主管八面威風,一踏進家門就要做小伏低,我真想不出來為什麼要結婚。排解寂寞?這成本也太高了,而且說不定你比結婚前更寂寞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不算計天誅地滅。

生活是我們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我們最重要的生意。當你衣食無憂,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很有趣的時候,就會格外在意結婚的性價比。

而結婚這件事,前算後算,左算右算,可能性價比並不那麼高。

02

最近東京一名39歲男白領在網上曬出自己的工資單和家用單,稱自己跟同事收入一模一樣,但由於同事沒有結婚生子,生活質量遠遠高於自己。

這位白領稱,在生育率不斷下降的日本,像自己這種願意結婚生孩子的人,簡直是在「為國分憂」。

這則新聞在我們公司引起了小範圍的討論。參與討論的3個90後未婚,2個80後,一個是已婚已育的A,一個是離異無孩不打算再婚的B。

B不久前剛去日本玩了一趟,花三萬塊買了個手錶,A說:「你真是有錢人。」B回答,「你如果不結婚不生孩子,別說名表,名車都買了。」

新浪教育做過調查,七成家長在孩子成長、教育上的花費超過家庭收入的一半。

也就是說,如果你年薪15萬,平均一年就有7.5萬花在孩子身上,夠買兩塊名表了。

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教育費用,一方面是「養兒不為防老」的新型教育理念,難怪有網友說:養兒不為防老,我花這麼多錢養孩子,就是為國家做貢獻,至少減免一下個人所有稅吧……

以國家的名義,保障婚育者的利益,很多國家其實已經走在前面。

丹麥人一旦結婚生孩子,男女雙方都可以享受52周的超長產假,孩子17歲之前,還能領補貼金。

一家丹麥旅遊公司還推出了一則「為丹麥而啪」的廣告。專為準備造人的情侶提供溫馨度假游,如果在旅遊期間懷上寶寶,旅行社將免費提供三年的嬰兒用品。

作為人口負增長的國家,丹麥已經大大方方承認,你們結婚生孩子,就是為國家分憂。

烏克蘭除了帶薪產假外,還允許員工請三年的停薪留職產假。無論男女都可以享受。一個家庭中,如果媽媽收入高,父親就會選擇請三年產假留在家裡帶孩子。

加拿大的牛奶金政策也十分誘人,根據規定,符合條件的家庭中,6 歲以下兒童每人每年最高可領 6400 加元(大約相當於34000元人民幣),6-17 歲每人每年最高可領 5400 加元(大約相當於28900元人民幣)。

03

越是大城市條件好的姑娘,單身或者丁克的比例越高。不是因為她們難找對象,而是她們顧慮的東西更多。

首先她們大多數不再為錢而結婚,拋掉經濟上的需要,感情成了她們最大的需求。

很多姑娘都會說:「我對男人沒什麼要求,只要有感覺。有感覺的確是最高的要求。有感覺,意味著有愛。而當女人活得越有趣、越自由、越愛自己,她們相應地就越難愛上別人。

同時,大城市「白骨精」的生育成本也高。一位企業中管,因為孩子先天性心臟病,不得已辭職回家做全媽。不僅多年奮鬥的職位沒了,而且少了5位數的月薪。

因為心態調整不過來,她患了產後抑鬱,每次見面,都像祥林嫂一樣後悔結婚生孩子。

你擁有的越多,身上的責任就越重、越難放下。大學剛畢業是最容易結婚的時段。這時候的男生女生害怕寂寞,相信愛情,既沒有事業積累也沒有財富積累,很容易搭伴過日子,沒有太多糾結。

一旦過了30歲,爬山爬到一半,結婚生孩子就會成為事業與自我價值實現的絆腳石,兩害相權取其輕,很多人選擇了不結婚,或者要結就要找個各方面條件都比自己好的。

恩格斯說:「一夫一妻制不是以自然條件為基礎,而是以經濟條件為基礎。」

在女性沒有掌握經濟話語權的時代,婚姻制度最穩固。經濟無法獨立的女性本身,包括她們的子女,都是男性的財產。富有的男性會以妻子與孩子的數量來炫耀人生的成功。

而一旦男女獨立,尤其經濟獨立後,婚姻的必需就會消解。女性不再從屬於男性,而愛情本身又是持繼性較差的化學反應,離婚率越來越高一點也不奇怪。

自由定然造成變化,獨立必然帶來反叛。結婚或者離婚,是個人的選擇。

然而,爸爸媽媽身上,肩負著一個民族的未來。如果你已經有了孩子,無論婚姻狀況如何,都要為他們負責,認真教育,好好照顧,這才是為國家分憂。

- 還可以看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笨鳥文摘 的精彩文章:

幽默微小說:《步步驚心》
最值得收藏的BBC科學三部曲,讓孩子視野大不同
那個救我的人,成了我最恨的人!
有一種成熟叫「認慫」
10張畫告訴你,關於情緒的10個秘密!

TAG:笨鳥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