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桂軍後撤讓出120里防區,紅軍錯過千載難逢的渡湘江契機,可惜!

桂軍後撤讓出120里防區,紅軍錯過千載難逢的渡湘江契機,可惜!

史海拾記

【筆記君註:1927年,這是一個我們應該記住的年份。這一年發生了一起中共黨史軍史上重要的事件——秋收起義,到今天整整九十年了。秋收起義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毛主席率領的第一支工農軍隊隨之正式創建,同時我們黨的第一面旗幟也正式誕生,是中國共產黨保存信仰火種、播撒信仰火種的一次重要行動。同時,秋收起義井岡山鬥爭、瑞金中央蘇區、長征等革命實踐是我們黨在危險境地中保存革命實力、以星星之火醞釀燎原的重要轉折。今天起,我們將一起聆聽歷史的腳步,回顧那波瀾壯闊的革命畫卷。】

上一篇說到紅軍渡過瀟水,擔任後衛的部隊堅守兩天兩夜,等中央主力軍安全過河之後再緊急追趕,損失不小,敵軍是機械化部隊,且若在主要交通線上可以火車運兵,而紅軍僅靠雙腳翻山越嶺走的都是難走的路,這一路真是吃了不少苦。

瀟水距湘江最近距離也有100多里。湘江從廣西東北向流入湖南,中央紅軍要赴湘鄂西,必過湘江。而湘江沿岸地區,則是蔣介石劃定的殲滅中央紅軍的戰場。

紅軍要渡過湘江,奪路西進;國民黨軍要憑藉湘江天險,圍追堵截,「剿滅」紅軍。決戰一觸即發。

蔣介石認定,中央紅軍「流徙千里,四面受敵」,此刻已經是「下山猛虎,不難就擒」,而且他已經從紅軍的行進路線上準確地斷定,中央紅軍將沿紅6軍團的老路,由廣西境內的全州至興安間過湘江,因而嚴令何鍵的「追剿」軍與粵軍、桂軍緊密配合,從四面對紅軍展開進攻。何鍵接令後,即令其第一路軍劉建緒部向廣西全州開進,沿湘江布防,並與桂軍配合,對紅軍進行堵截;令第二路軍薛岳部沿湘桂公路平行追擊,對紅軍進行側擊,並防止紅軍北上與紅2、紅6軍團會合;令第三路軍周渾元部攻佔道縣,並與第4路軍、第5路軍及粵軍、桂軍協同,對紅軍實施尾擊、截擊。

國民黨軍張網以待,博古、李德則要指揮紅軍與敵人拼個魚死網破。毛澤東心急如焚,在前鋒部隊佔領道縣之後,又提出建議:紅軍應立即沿瀟水西岸北上,攻佔板橋鋪、漁濤灣、華江鋪、雙牌、富家橋,然後向西攻零陵,過湘江向北取冷水灘,越過湘柞公路,進軍宅慶,誘敵決戰,以避開國民黨軍的包圍圈,奪取戰略主動權。這一建議再次遭到了拒絕。

也是這一時刻,一個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紅軍為調動敵軍,以一部西進永明,此舉使得本來就對在湘江正面堵截紅軍心存二意的桂系軍閥大為恐慌,生怕紅軍主力繼續前進,西取桂林,因而不戰自退,在11月22日紅4團攻佔瀟水道縣渡口的同一天,將擔負湘江興安至全州段六十公里江防任務的第15軍撤至龍虎關、恭城地區,為西進的紅軍讓出了渡江通道,以促使紅軍儘快過境,並確保廣西腹地的安全。可惜,紅軍沒有及時掌握這一極為重要的情況,因而難以迅速作出反應,急速向湘江前進,搶在國民黨軍調整部署之前,從桂軍讓開的江防缺口渡江。

永安關紅軍戰鬥遺址

三天之後,紅軍終於得知了桂軍撤防、湘江全州至興安段防務空虛的情況。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決定迅速從興安至全州間渡過湘江,突破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11月25日17時,中革軍委下達了向全州、興安西北湘桂邊境之黃山地域進軍,強渡湘江的作戰命令,確定:以紅1軍團主力和紅3、紅8軍團為前鋒部隊,迅速佔領營山山脈之各關口隘路,並於全州至興安間渡過湘江,堅決消滅國民黨軍的堵擊、側擊部隊;令紅1軍團第2師主力和紅5、紅9軍團為掩護部隊,在瀟水和營山各隘口阻擊尾追的國民黨軍。作為這個作戰行動的第一步,紅軍將分作四個縱隊,從不同方向穿越廣西,前出至湘江地域。

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將即將展開的突破國民黨軍第四道封鎖線、強渡湘江之戰,視為關係到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於25日以中共中央、紅軍總政治部名義聯合發出《政治命令》:「為著勝利進行這次戰役,要求野戰軍全體人員最英勇、堅決不顧一切地行動。進攻部隊應堅決果斷地粉碎前進路上之一切抵抗,並征服一切天然和敵人設置的障礙。掩護部隊應不顧一切地阻止及部分地撲滅尾追之敵。各兵團應不斷地注意自己翼側之安全,如敵人向我翼側進攻時,應機斷專行地堅決擊潰之。」

這時,桂軍撤防後留下的湘江江防空隙依舊存在,國民黨軍的補防部隊尚未到位。如果紅軍下決心收縮隊伍,精簡輜重,全部從永安關、雷口關進入廣西,直趨湘江,依舊能夠避免與國民黨軍的決戰。

然而由於部隊的的分散、聯絡方式的落後,加上輜重的拖累,使得紅軍整體的行進速度難以提高,再次失去了有利的戰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春筆記 的精彩文章:

五路大軍在湘江邊布下陷阱,紅軍此番獨闖險地,悲壯!
風蕭蕭兮渡瀟水,後衛師堅守渡口兩天兩夜,阻擊敵軍精銳戰況慘烈
蔣介石錯過了一個重要信息,紅軍長征第一步佔了先機,可謂天時地利

TAG:陳春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