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校招風波登海外頭條,這個玩笑開不起

小米校招風波登海外頭條,這個玩笑開不起

小米校招風波持續數日,輿情衰退即將恢復風平浪靜之時,媒體報道相關新聞登上日本頭條,有當地網民提出抵制訴求,這個關於「日語」的玩笑似乎一下子成了「國際玩笑」。

9月22日20時40分,鄭州大學日語專業的一名學生@Vanbless 發布《給雷軍先生的一封信》,信中稱小米公司於22日在鄭州大學舉辦招聘宣講會,會上秦濤先生在發言時說到:「如果你是日語專業的學生,那你可以走了。或者我們可以送你們去從事電影事業!」但學校就業網上的信息顯示此次招聘不限專業。

隨後經同是鄭大日語系同學@比酷里西他 轉發,事態進一步擴大,多名網友轉發相關微博或參與#小米公司秦濤校園宣講會上公然歧視日語專業學生#這一話題的發言,要求道歉。

9月23日16時16分,@秦濤繁星點點 發佈道歉聲明,表示今天上午已經向大家當面道歉,並引以為戒。

9月24日15時9分,@小米公司發言人 發佈道歉聲明,以後將重點加強內部員工行為準則的培訓,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對涉事員工秦濤在全公司進行通報批評。

9月24日11時16分,@人民日報 轉發@澎湃新聞 對於這一事件的報道,引髮網友熱議,評論將近2萬條。

微博傳播深度圖顯示,@比酷里西他 作為鄭州大學日語系專業學生,於22日晚轉發朋友給@雷軍 的公開信,要求公開道歉,在一定的粉絲基礎上獲得廣大網民支持,微博轉發數近3萬,微博的爆料性質和明確訴求令網民接力轉發增強傳播影響力,因此該條微博傳播深度達到10層。

第一階段:涉嫌專業歧視排擠學生為一不當,公開嚴肅場合言語輕佻為二不當,高層員工盡失企業文化為三不當。

首先小米公司在宣講會公告上清清楚楚地寫著「專業不限」,因此鄭州大學許多日語專業的學生慕名而來、積极參与,希望能獲得一份滿意的工作機會。但秦濤的言論——「日語專業的學生可以走了」涉嫌專業歧視,一些網友表示任何專業的學生都不應該被歧視,理應一視同仁,希望秦濤能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其次秦濤在宣講會這種公開嚴肅的場合,拿在場的學生開低俗的玩笑,言語輕佻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與情感。一些網友認為開玩笑活躍氣氛是可以理解的,但秦濤的此番言論已經超越了玩笑的界限,可以認為是「人身攻擊」,顯示其個人素養的欠缺,也有網民總結為「憤青精神用錯地方了」。

同時作為創新部負責人(秦濤自稱)出席宣講會,其個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業形象。秦濤作為公司的高層員工,其公開言論從側面反映了小米的企業文化和精神內核,因此網友有理由質疑小米的企業文化和人才遴選機制是否存在問題,有網友表示「思想這麼狹隘也能當負責人」。

第二階段:員工主動切割無濟於事,企業內部通報被指隔靴搔癢,小米企業文化再蒙陰影。

企業員工發布不當言論導致企業面臨公關危機,並不罕見,尤其是大型企業員工眾多,難保質素良莠不齊。今年5月,網曝美團內部群聊信息,某員工發布的招聘信息涉嫌歧視,美團隨即回應並緊跟著發布正式的辭退決定,但回應時間錯過「黃金4小時」,導致輿情持續發酵,一發不可收拾,詳見《美團內部群聊信息曝光,網民驚呼毀三觀》(點擊可閱讀)。

同樣是招聘時的不當言語,小米的輿情應對可能更遜一籌。首先出面回應的並非小米官方,而是當事人自己,@秦濤繁星點點 在事發第二天通過微博道歉,但是多數網民並不接受。

一來認為道歉內容缺乏誠意、語言含糊,當事人似乎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大包大攬」主動與公司切割並沒能洗脫公司的責任;二來@秦濤繁星點點 作為私人微博,僅有「86個粉絲」(現有粉絲近1000),熟悉互聯網的人都知道,渠道和內容同樣重要,在這樣窄小的傳播範圍道歉被認為「幾乎等於沒有道歉」,有網民呼籲小米官方微博轉發擴大傳播力度,也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其三,部分網民基於「犯錯成本」的視角,認為沒有懲罰的道歉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由此滋生了部分侮辱性反諷評論。

@小米公司發言人 公布的內部通報在時機和處理決定上都未能平息網民的憤怒,沒有開除也沒有任何處罰、僅僅通報批評被稱為「罰酒三杯」式處理。小米創辦人、董事長@雷軍 一直是微博活躍人物,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回應,一如平常宣傳公司的新品和進展。雖然暴力切割不是最好的辦法,但小米官方的「漠視」態度更加堅定了網民對小米企業文化的質疑。

第三階段: 涉意識形態觀點進入輿論中心,輿論分化失焦嚴重,理性思辨點亮視角盲區。

9月是歷史紀念日較為集中的一個月,涉日信息很容易挑動網民的激憤情緒,小米校招風波登上日本雅虎首頁後,部分日本網民「上綱上線」將事件升級為意識形態討論,媒體報道下國內部分網民也即刻響應,本來相對一致的輿論變得複雜多變。

首先,有網民質疑媒體報道斷章取義、用詞不當,個別網民評論不能代表「日本網民」;其次,有網民調侃小米意外收穫海外名氣,「網紅」企業的發展再進一步;還有網民指出海內外部分網民情緒化抵制的行為如出一轍,或反諷日本對歷史置若罔聞。

最重要的一個變化是前兩個階段有部分網民認為小米員工的言行沒有太大問題,是網民主觀誤解、小題大做,但並沒有公開認可小米作為。到了這一階段,有部分輿論「站隊小米」,也有個別人公開支持拒絕日語系學生,但類似觀點沒有得到太多認同,更多的網民指出小米員工的不當言行損害的是中國學生的機會和利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媒體指數 的精彩文章:

沒有最糟,只有更糟:盤點輿論場中背負「惡名」的人
李雨桐放狠料,薛之謙即將回國!輿論天平似乎已經逆轉
以姚貝娜為梗diss他人?你怎麼看?
「中國有嘻哈」雙冠軍!這個結局可還行?
共享豪車「粉墨登場」,價值3億的超跑獲得了多少掌聲?

TAG:新媒體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