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批評孩子,千萬別挑這3個時間,再氣也得忍著。

批評孩子,千萬別挑這3個時間,再氣也得忍著。


親子│成長│情感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育兒 

教您做個好媽媽



文丨錢志亮




孩子犯錯,家長都會想批評孩子。批評是一種簡單又常見的教育方式,可以幫助孩子明確行為的界限。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可以不分時間場合批評孩子。



吃飯的時候




中國的電視劇中,有個十分典型的場景:一家人吃飯,父母總愛說孩子幾句,孩子匆匆扒幾口,氣呼呼地放下碗筷:「我吃飽了!」接著就是摔門聲.....




中國的孩子,在飯桌上挨批特別常見,最常見的話題就是學習:





「這次怎麼沒考好?」



「成績下降你不知道著急嗎?」




「你看你吳阿姨家的孩子,都是拿一百分的。」




在很多孩子眼裡,餐桌是個既誘人又可怕的地方,可怕之處就是父母們常在這裡進行「餐桌教育」,不是說學習,就是提孩子的各種缺點。



吃飯的時候批評孩子,不僅達不到教育目的,還會適得其反。




一影響孩子食慾,二破壞親子關係,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厭倦家裡的吃飯氣氛了。




一家人圍著桌子吃飯,是家庭交流感情特別好的機會,爸爸媽媽千萬別把餐桌當講桌。


人多的時候




前幾天,在地鐵里看到一位媽媽,瞪著眼睛兇巴巴的指著一個五六歲的女兒:「你沒長耳朵是不是?帶你出門就討人嫌!」




小孩低著頭,旁人只能看見她通紅的耳朵。




生活中這樣的情景特別多,中國有個詞叫

「人前教子」

,意思是

父母教育孩子沒有人前人後的概念,從不會避諱場合。



一旦孩子犯了錯,不管是大街上,餐廳里,還是親戚朋友面前,拉過孩子就是一頓批,有的父母甚至覺得這種方式更能讓孩子記住教訓。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曾說:





「父母越不宣揚孩子的過錯,孩子對自己的名譽就越看重,會更小心地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




如果父母當眾宣布他們的過失,使他們無地自容,他們越覺得自己的名譽已受到打擊,維護自己名譽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別看孩子小,他們有自尊心、羞恥心。一個成年人,當眾被人批評指責,心裡都會非常的難受,無地自容,更何況是一個小孩子。




在外人面前,也請給孩子留點餘地。






父母情緒不佳的時候




看到孩子犯錯,父母難免心煩意亂,加上工作上的怨氣、人際關係的摩擦,可能一時氣急,對孩子大發脾氣。




當面對大吼大叫的父母,孩子內心害怕,精神也高度緊張。




「狂風暴雨」之後,家長最後來一句:「知道錯了么?以後還敢嗎?」




孩子不自覺地點點頭:「知道了!」




其實孩子哪裡知道自己錯在哪、要怎麼改,因為父母歇斯底里的時候,他們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想著如何逃,他只是鬆了口氣:「好了,我媽終於罵完了!」




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在批評之前,父母一定要讓自己平靜下來。




只有在冷靜之後,才能客觀公正地批評孩子,孩子才能明白你想表達的道理。



批評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孩子犯了錯誤,該如何批評?其實很簡單。





第一,你要告訴他哪裡錯了。




批評孩子最重要的是要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而不是簡單地發泄大人不滿的情緒。




第二,不要進行人身攻擊。




很多父母批評孩子,就常把矛頭對準「孩子本身」,而非「行為」。





比如父母不滿孩子學習,說:「你這個豬腦子」,而不是說:「你學習花的功夫不夠。」




批評的目的不是打擊孩子。所以批評孩子時,只針對孩子的行為,就事論事,不貼標籤。




第三,告訴孩子如何改正這個錯誤。




這是批評的最後一步,如果孩子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那麼告訴他,怎麼做才是正確的,你希望孩子怎麼做,這樣孩子以後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每個孩子都具有足夠的自省能力,只要為人父母者有足夠的耐心,

孩子犯過的錯、經歷的挫折,都能成為十分寶貴的成長體驗。




- END -




來源:

錢志亮工作室(qzlgzs)。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名師。86級畢業留校,1994年留學歸國,博士學歷。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諮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





育兒知識  

丨 

  

孩子聰明

   

穿鞋大忌

   

蔬菜補腦


親子文章  

丨  

 

愛發脾氣

  

 

洗碗教育

 

  

縱容孩子


婚姻生活  

丨 

  

妻子患癌

  

 

月子猝死

  

 

孝順婆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稚舍國際舉辦大型0-3歲科學育兒盛典,500個家庭都來了你不來嗎?
他3歲,給弟弟塞了個奶嘴卻收穫千萬粉絲,看哭了全世界的網友
這5種健康零食,好吃又補鈣,居然還不到10塊錢!
從《爸爸去哪兒》看陸港台爸媽育兒觀的不同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