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嵊州領帶百花齊放顯特色,差異化轉型升級促發展

嵊州領帶百花齊放顯特色,差異化轉型升級促發展

嵊州傳統輕紡工業發達,塊狀特色經濟基礎紮實。經過 30 多年創新發展,嵊州早已崛起為海內外聞名遐邇的「領帶之鄉」,目前,共有領帶生產、經營企業 1000 多家,從業人員近 5 萬人,年產領帶 2.5 億條,佔國內生產總量的 90%、世界生產總量的 70%。

在這一特色鮮明的塊狀經濟基礎上,產業多元化發展是推進嵊州產業結構升級、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依託產業集聚,根據市場發展要求,在以領帶為集群產業優勢的基礎上,嵊州紡織服裝時尚產品涵蓋了紡織原料、針梭織服裝、絲織服飾、家用紡織、皮鞋箱包等各個行業,門類齊全、內容豐富,湧現出「巴貝」、「麥地郎」、「雅士林」等 6 個中國馳名商標。近些年,「可爾」、「雙利」、「全順」等企業的創新發展,豐富了家居裝飾、運動休閑等新型時尚產品的種類,完善了嵊州時尚產業結構。

嵊州地方政府牽頭創立各種公共服務平台,為中小企業提供發展空間和創新服務,托起整個產業鏈。嵊州領帶產業正在擺脫陣痛陰影帶來的尷尬,走上一條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差異化發展道路。

可爾紡織

領帶產業煥新生 攪動的不僅是「一江春水」

嵊州市可爾領帶服飾有限公司成立於 1999 年,現更名為嵊州可爾紡織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開發、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綜合型提花面料企業。經過近 20 年的發展,可爾紡織以設計和科技為基礎,以質量和工藝為保障,不斷探索,現已發展成為「品類齊全、創意時尚、品質卓越」的國內著名提花時裝面料企業。目前公司服務於多家歐洲中高端以及奢侈品品牌,西班牙皇室御用服裝設計師也用可爾紡織提花面料為皇室定製禮服。

2008 年金融危機對領帶產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 可爾紡織開始逐步轉型生產提花面料,是嵊州最早一批從領帶生產轉型到時尚服裝面料生產的企業。「領帶行業的高峰期已經成為過去,公司需要通過創新尋求出路,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轉型,那個時候我們就把方向瞄準了服裝面料。」公司總經理劉石穎說。

劉石穎回憶,原先老舊的設備做出來的產品品質達不到客戶的要求,公司頂著高額人工費的壓力,通過技術改造,把產能做到最大化。劉石穎說 :「公司通過轉型升級,把 3 米多的織機用來做 1.5 米的產品,降低用工成本,效益能增加 20% ~ 40%。」

目前,可爾紡織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提花生產設備,共擁有近百台提花織機,其中包括 340CM SMIT 義大利超寬高速劍桿提花機、340CM 必佳樂 PICANOL 比利時提花機等,月生產能力近 20萬米;企業擁有從原料採購、織造、印染、後處理、營銷的全產業鏈管理能力,並不斷探索模式創新,運用數據化管理思維,藉助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柔性管理。

劉石穎強調,公司所擁有的設計研發團隊是最核心的優勢。「設計團隊結合國際市場的服裝面料花型、款式流行趨勢,能夠更精準地進行女裝提花面料產品開發。公司還特意聘請義大利的設計師,每個季度都過來和我們的設計團隊互動,帶來他們的最新靈感,提高我們的原創水平。」

今年,可爾紡織入選「第 37 屆(2018 春夏)中國流行面料」。對於這一榮譽,劉石穎想得很通透,「行業能在那麼多紡織企業中選中我們,看中的不是我們的過去,而是我們的現在和未來,這對整個嵊州的紡織產業也是一種激勵。現在大家都在提倡轉型升級,但是轉型到哪裡?發展方向在哪裡?我覺得企業都應該靜下心來判斷產品背後帶來的附加值。」

雙利絲綢

面料多元化 吸睛又吸金

嵊州市雙利絲綢提花織造有限公司是中國真絲領帶領域的佼佼者。求新求異求個性,廣泛存在於現代人的生活追求中,很多企業早就洞察這一點,這次轉身,雙利瞄準的是男士提花面料。

「我們作為後來者,在男士提花面料的領域屬於探索者」,公司總經理馮文英說。她講了一個「笑話」,公司 5 年前帶著男裝提花產品參加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主辦方甚至不知道該把這些產品放在哪個展區。「因為做提花的只有女裝,那個時候男裝是沒有提花區的。」

一直以來,變幻無窮的提花面料似乎是女人的最愛,但馮文英敏銳地洞悉了男裝世界的沉悶。這種潛在的市場需求,未來幾年或許將成為主流,雙利正是預判了這種市場機會,才將企業轉型定位於男士提花面料。

現在提花元素在男士襯衫、大衣、褲料、夾克上等都會有所體現。「從前是小訂單多,到現在單花單色一兩萬米的訂單也很多,剛有一個客人光是兩個顏色一個花型就一次性定了五萬米,這說明客戶對我們雙利的男裝面料越來越認可了。」馮文英笑著說。

馮文英堅信提花面料是時尚的點睛之筆,未來男裝市場會湧現更多的提花面料時裝。公司以做絲綢出身,這個特性在男裝面料上也有所體現。真絲提花面料品種多,製造工藝複雜,經紗和緯紗相互交織成不同的圖案,形成了高支高密、凹凸有致、細膩爽滑的獨特質感,且光澤度好。提花面料的圖案幅度大且精美,色彩層次分明,立體感強,設計新穎風格獨特 , 手感柔軟 , 光澤艷麗。

馮文英表示,這個行業市場規模巨大,可以整合出一個效益可觀的提花個性定製平台,去滿足人們衣住行的個性化消費需求。為此,她提出了「雙利時尚」的個性化定製策略:利用雙利在提花領域多年的 B2B、D2B 經驗積累,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方式,免費提供設計,實現小批量、多品種、個性化的生產模式,從而真正實現從原料開始定製,突破原來只關注服裝尺碼的淺層次定製。

嵊州領帶產業正在擺脫陣痛陰影帶來的尷尬 走上一條「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差異化發展道路。

全順集團

產業未來發展各有側重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實施,紡織服裝業的貿

易結構也發生明顯變化。中國與東盟、中西亞國家之間紡織紗線、面料等出口規模迅速提升。一些企業通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國際化進展和競爭力大幅提升。企業紛紛抓住「一帶一路」為國際化進展和競爭力帶來的新機遇,全順集團就是其中一家。

全順集團作為一家集投資、紡織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司,其紡織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嵊州,生產經營各種真絲絲線、時尚女裝面料、家紡家居面料、領帶領結圍巾和服裝,是嵊州較早生產筒裝色絲的龍頭企業,擁有各項世界先進生產設備和檢測、研發設備。

公司負責人介紹,全順目前主要針對原有的技術力量進行產品升級。公司在四年前開始涉獵家紡及服裝面料,去年隨著新型設備的投入,又開始接觸無縫牆布。「我們只服務於品牌,看中的就是品牌企業的個性和原創,我們要逐漸拋棄批發的概念。」

在拓展「一帶一路」市場中,開創性、突破性、整合性和融合性成為全順考慮的關鍵。提花面料往往給人以挺括感、厚重感,全順突破了這一技術,在 2018 年的春夏新品開發中,結合絲織產品輕薄的特點,研發出帶有飄逸感的提花產品。同時抓牢「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商機,在多功能性纖維上發力,薄荷纖維、絲麻草纖維、草珊瑚纖維及艾草纖維等草本纖維廣受好評。「我們不僅要突破原有的產品狀態,結合目前國家的方向政策,做具有引導性的產品,接下來,我們還會與大專院校合作,他們在植物提煉方面很有研究」,該負責人說。

據了解,不只是現在,不只在產品設計方面,全順還始終堅持提高綠色製造水平。在企業的各環節採用先進的節能裝備和節能技術,提升企業的節能水平;並發展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物排放的生態染整加工技術;將天然纖維和循環再生纖維產品應用到服裝面料和家紡中。

同時,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和加快產品開發,在科技進步、設計創新、工藝可靠、標準嚴格、控制嚴謹、裝備先進等方面,提升紡織產品質量品質。並通過對紡織產品高端化、個性化、休閑化、智能化及低碳環保等方面的研發,提供更具有差異化和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同時,隨著企業轉型升級,全順清晰認識到對跨專業、跨領域、個性化、綜合能力強的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強。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是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公司不惜成本,鼓勵和培養企業有用之才。公司負責人舉了一個例子 :「公司肯花本金,每次出去參展平均每個展位會帶 3 個員工,讓他們去外面學習,增長見識,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增加了員工對公司的黏性。」

紡織業是嵊州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企業的活力發展、個性魅力為產業實現長足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各家企業都有一手抓產品升級,一手抓市場需求的意識,做大做強嵊州的紡織產業指日可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紡織服裝周刊 的精彩文章:

快問快答!輔料視界企業篇
格柏科技,創新技術擁抱數字時代!

TAG:紡織服裝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