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安國藥商:締造中國北方葯都

安國藥商:締造中國北方葯都

  □記者 王思達

  [閱讀提示]

  「草到安國方成藥,葯經祁州始生香」,提起安國,多數人都會立刻想到其「北方葯都」的美譽。

  悠久的歷史積澱下厚重的醫藥文化,使安國一直在中藥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對於創造安國中藥輝煌的商人們,人們卻了解不多。

  和其他商幫多來自同一個區域不同,屬於冀中商幫一個分支的安國藥商並不是一個狹隘的地域群體,而是來自五湖四海、匯聚於安國的中藥商人們的統稱。

  數百年來,他們以仁為本、誠信經營,為我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延續作出了獨有的貢獻。

  如今的安國藥王廟。王思達攝

  發端:因一座廟而興的中藥集散地

  在今天的安國市城南,有一處由17座單體建築組成、佔地25畝的古建築群。建築群外側的牌坊上覆蓋著黃色琉璃瓦,三間四柱,彩飾斗拱,正中匾額上書有「顯靈河北」4個描金大字。

  這裡,就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紀念古代醫聖的古建築群、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藥王廟。

  作為安國的標誌性建築,藥王廟在當地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擁有北方葯都美譽的安國和中藥最初的淵源,也是從藥王廟開始的。

  「長期以來,安國都以北方葯都之美譽聞名海內。無論是兩大葯都(安國、樟樹)之說,四大葯都(安國、亳州、百泉、樟樹)之說,還是五大葯都(安國、亳州、百泉、樟樹、禹州)之說,還是全國三大藥材交流會(百泉、樟樹、安國)之說,都有安國一席之地。」冀商文化學者董培升告訴記者,「安國古稱祁州,其葯業歷史源遠流長。當地學者根據現存地方志、碑刻、拓片等有關史料研究,認為安國葯業的發端與北宋太平興國年間(約976年—984年)關於藥王廟的一個傳說有關。」

  據安國縣誌記載,相傳,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宋太宗之弟、秦王趙廷美患病,遍尋名醫,皆未能治,便張貼皇榜尋醫。一日,一醫揭榜進宮,自稱祁州南關人氏,取藥丸數粒,讓秦王喝下,秦王用藥後病癒。朝廷認為是祁州南關的藥王神顯靈治癒了秦王的病,便在此興建廟宇,廣為宣揚。從此,藥王廟香火漸盛,並逐步在安國形成藥材交易廟會。

  歷經宋、元兩代,從明朝開始,安國的葯市加快了發展步伐。自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至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200多年時間,安國逐漸形成了我國長江以北地區的藥材集散市場。

  這一時期,安國不僅葯市興旺,藥材加工、種植業也相應有了發展。進入葯市的藥材數量和品種不斷增加,藥材市場上的其他物資也逐漸豐富,外地商賈紛至沓來,以安國為中心的藥商團體開始形成。

  為了適應葯市發展的需要,明萬曆年間,朝廷增建了藥王廟正殿和藥王墓亭,使藥王廟規模進一步擴大,廟宇群更加完整。此後,遠近百姓赴廟會者絡繹不絕。

  對於當時的情況,藥王廟所藏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的碑文如此記載:「時清明寒食,四方瞻仰進香,賽禱於祠下,車轂毀門,非淫祀也。」10年後,即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廟宇再次重修。碑文記載:「歲至清明寒食,四方貨物雲集,貢牲帛金錢告虔者,肩摩而轂擊。」

  「兩塊碑文中都出現了『四方』二字,一個說的是人多,一個說的是物多。由此可見,這時的安國葯市已經不再是地方性藥材市場,而是一個有相當規模和影響力的藥材集散中心了。」董培升認為。

  到萬曆末年(1620年),一年一次的安國葯市交易已是「交易月余,蓋大江以北發兌藥材之總匯」。

  葯市的發展,帶動了安國的藥材加工特別是刀切飲片技術的進步,安國本地商人開始了中成藥的加工生產。當時,安國藥材切片技藝獨樹一幟,馳名四方,逐漸產生了「葯不過祁州是草不是葯」的說法。藥材加工業不斷發展,為葯市的持續繁榮提供了技術保證,安國逐漸成為藥材加工基地。

  藥物的交易還帶動了藥材的種植。史料記載,到明朝末年,安國本地種植的中藥材已有28種,形成了家家種葯的風氣。安國本地藥材經過葯農精心管理,質地純、藥效好,冠以「祁」字的祁薏米、祁薄荷、祁艾、祁菊花、祁大黃等都享有盛名。

  安國葯市在這段時期的發展,為其後來的進一步興盛奠定了基礎。

  清末的同仁堂藥店。資料圖片

  興盛:輪蹄輻輳,馳奔祁州

  明末清初,安國葯市規模不斷擴大,逐漸向全國性藥材集散地發展。全國各地藥商「千里迢迢,輪蹄輻輳,馳奔祁州」。

  西藏的藏紅花,寧夏的枸杞子,河北的蜂蜜……能夠說出名目的中藥,在當時的安國葯市都能見到,甚至還有一些平日很難找到的珍奇藥材。

  到清康熙末年,原來一年一次的藥王廟會已經不能適應日漸增長的交易需求,開始改為每年舉辦兩次。春會時間持續5個月,秋會則持續7個月,全年藥材交易不斷。交易場所位於安國縣城南關的大小兩葯市,這就是所謂的「年年兩會,春五秋七」。

  據清朝雍正己酉年(1729年)進士刁顯祖所寫《祁陽賦》記載:「年年兩會,冬初春季,百貨輻輳,商賈雲集,藥材及海山之產,布帛盡東南之美,皮服來島夷而販口西,名駒竭秦晉而空冀北。」從中可見當時藥材市場之繁榮。

  安國葯市在當時的興盛,還體現在其和著名中藥老字號同仁堂的緊密聯繫上。

  清康熙八年(1669年),同仁堂在北京創立。1723年,由雍正皇帝欽定同仁堂供奉清宮御藥房用藥。當時,同仁堂的原料藥材主要來自安國葯市,安國藥材也因此身價倍漲。

  「從同仁堂建店到開始向紫禁城供奉御葯這段時間,安國成為同仁堂等一大批中藥店走向輝煌的強大後盾。在最多的時候,同仁堂80%左右的原材料都是從安國進的貨。」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宣傳部部長金永年告訴記者。

  另一方面,由於同仁堂選的藥材都是最好的,出價最高、用藥量最大,因此有些葯幾乎被同仁堂壟斷,其選購最多的細料一度占整個市場銷售額的90%以上。因此,安國的葯市逐漸形成了「同仁堂不到不開市」的傳統。

  對於這段故事,記載同仁堂歷史的《同仁堂的故事》曾有詳細記載:「『同仁堂來了,開市(拉長聲音)!』一時間,藥王廟前人聲鼎沸,交易熱烈。大黃要買瓷實的,帶泡的不要;細料要做好的,下腳的不要;麝香要買懷幫杜盛興的,不怕價高,但求貨好……」

  作為我國中醫藥行業的傑出代表,同仁堂和葯都安國保持了數百年的緊密聯繫。新中國成立後,安國重修藥王廟時,北京同仁堂還曾出錢資助。直到今天,同仁堂仍在安國設有辦事處。

  「可以說,同仁堂等一大批民族中醫藥企業的發跡,都離不開藥都安國的蔭澤。」金永年表示。

  除占天時地利之外,能讓安國葯市不斷發展、長盛不衰的,還有安國藥商一直傳承並嚴格恪守的經營理念。

  「兩隻手握在一起,手指的屈合伸張不斷變化,幾萬兩銀子的藥材交易就成了。」在前些年熱播的電視劇《大宅門》中,曾這樣展現安國葯市袖筒里談價的場面。董培升介紹,當年的安國葯市裡有許多專門為買賣雙方牽線搭橋、促成交易的經紀人,舊稱「跑合的」。

  「他們促成雙方買賣後,只收明文規定的交易額的2%的傭金,從不謀其他私利。凡通過經紀人成交的買賣,如買方到期不能付款,不論何因均由經紀人包賠。」董培升說,在當時的交易中,民間有約定俗成的慣例。

  這樣的規矩,使安國千千萬萬藥商和「跑合的」得以安身立命,也使安國的葯都地位愈發鞏固。

  民國時期山西藥商在安國藥王廟前的合影。資料圖片

  轉折:從頂峰走向衰落

  清朝中葉以後,安國葯市發展達到巔峰,藥材業已經成為安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並有力帶動了其他各業的發展。

  「當時,來安國葯市參加交易的商人來自全國各地,東至沿海地區,西至陝甘新疆,南至兩廣、台灣,北達庫倫(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範圍甚至擴展到日本、朝鮮、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董培升說。

  安國葯市進入鼎盛的另一個標誌,是清中葉「十三幫」「五大會」等商人組織的出現。

  「幫」是一種區域性的鬆散管理組織,也是一種壟斷性的經營組織,其目的是保護本區域內藥商的利益,以利與其他地區競爭。藥王廟內清同治四年《河南彰德府武安縣合幫新立碑》記載:「凡客商載貨來售者各分以省,省自立為幫,各省共得十三幫。」這便是「十三幫」的由來。

  除「十三幫」外,隨著葯市的發展,安國藥商後來又增加了禹州幫和本地的黃芪幫等,直到1937年七七事變前,還有新的幫會成立。

  「五大會」是安國本地藥商及葯市服務行業組成的行會組織,即:南大會、北大會、皮貨估衣會、雜貨會和銀錢號會。

  「所有這些幫會組織,以及安國本地藥材商人,構成了廣義上的安國藥商。因此,也可以說安國藥商並不局限於本地人,是由來自五湖四海的商人組成的。」董培升認為。

  為了更好地服務市場,安國還建立了招待客商、管理市場的組織「安客堂」。據介紹,安客堂幾乎可以為藥商辦理一切事宜,如處理藥商之間糾紛、擔保貸款、管理經紀人,為藥商解決困難、提供方便。

  繁榮發展的市場,讓安國的藥材加工技藝日臻精絕,擁有了很多獨門技藝,其「刀法」為葯業之冠。如「百刀檳榔」,一個檳榔可切100多片,且片片均勻;「蟬翼清夏」,蠶豆大小的半夏,切片薄似蟬翼,閃閃發光;「雲片鹿茸」,切片薄似絹帛,狀如雲片,入口即化;「鎊制犀角」,用特製的鋼銼排刀將犀牛角切成極薄的薄片,形似刨花。這四種刀法統稱「祁州四絕」。

  安國葯市的鼎盛一直延續到1921年。當年,時任直隸省長的曹銳下令,在安國設立牙紀局,抽取牙紀稅,以此鉗製藥商,中飽私囊。這一政策使各地大藥商不堪重負,外來客商開始減少。

  即便如此,安國葯市仍然發揮著全國藥材集散中心的作用。以牙紀局設立之初的1921年為例,僅牙紀局按成交額2%收取的所謂出境稅就達40萬兩白銀之多。由此推算,這期間出境藥材的交易額高達2000萬兩白銀。1925年至1932年間,安國葯市仍保持著年均進貨量4000萬公斤左右,年均營業額2000萬兩白銀。

  1937年七七事變後,安國中藥行業連遭日偽軍打壓、搶掠,繁榮的市場轉瞬之間凋零,安國藥商被迫轉移。商戶大部就近遷往天津,部分遷回原籍或遷往北京、漢口、廣州、營口、亳州、樟樹等地營業。

  當時,天津的很多街巷的藥材店鋪都是安國人經營,稱「祁州葯市街」。安國藥商遷津,極大地推動了天津的中藥材出口貿易。專門加工黃芪的「黃芪幫」遷津後,幫助著名葯號通泰興、華記黃芪庄、崔少康黃芪庄和太記黃芪庄加工的炮台芪、沖正芪、三色芪等產品直銷東南亞及西歐,在海外享有盛譽。

  新中國成立後,安國葯業逐漸開始復甦。近年來,安國大力推動中藥產業轉型升級,葯都安國正在續寫當年的藥商傳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中藥祖傳的偏方,分享給大家
熬中藥用什麼鍋 史上最全中藥煎法和服藥禁忌
我們身邊的養生治病專家——隨手可得的中藥
一味中藥可防治心腦血管病!這樣搭配著吃,效果更好
首次揭秘古方中藥,腰間盤突出的你快快看!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