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隔十年的跨國緝兇 南京大屠殺「百人斬」劊子手如何魂斷南京?

時隔十年的跨國緝兇 南京大屠殺「百人斬」劊子手如何魂斷南京?

回顧中國的近代歷史,絕對少不了日本「濃墨重彩的」一筆,確切的說,從1931年開始的抗日鬥爭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軍人在中國的土地上肆虐了整整14年,在這14年中,中華民族幾乎遭受到滅頂之災,這是任何中國人不應該也不能忘記的。而我們今天的所說的故事,就要從南京大屠殺開始講起。

1937年12月6日,日軍向南京發動了全面進攻,12月13日,南京失守,一場血腥的大屠殺開始了,在短短6個星期的時間裡,中國軍民被槍殺和活埋者超過30萬人,這意味著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中國人被日軍殺害。

1937年的11月,在日軍從淞滬戰場向南京進攻的途中,兩名日本軍官展開了一場「百人斬殺人競賽」,以先殺滿100名中國人為勝,到攻入南京時,這兩人一個殺了105人,一個殺了106人,因為無法判斷到底是誰率先殺到100人,所以這兩人又重新開始了以殺滿150人為目標的競賽……這兩場比賽的勝者僅僅只是為了得到一瓶葡萄酒。

這兩個殺人狂魔,一個叫向井敏明,一個叫野田毅。12月13日,日本《東京日日新聞》以「'刀劈百人』的超記錄/向井一六———一五野田/兩少尉更加延長賽程」為題,對這場「競賽」進行了大肆的宣傳,並留下了這樣的一張合影:兩名日本少尉軍官並肩跨立,軍刀拄地,臉上掛著得意而陰冷的笑容。這張照片也成了日本侵略者最為典型的一種表情,根植於每一位中國人的心頭。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爭議的審判隨之而來。9月2日,日本投降簽證儀式舉行過後,麥克阿瑟將軍隨即宣布逮捕日本戰犯,東條英機等108名前日本軍政要人被宣布為甲級戰犯。1946年1月19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成立,一場舉世矚目的東京審判開始了。

代表中國參與本次審判的法官是梅汝璈,時任立法委員兼外交委員會主席、上海復旦大學教授;檢察官向哲浚,時任上海特區首席檢察官、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此外,還有楊壽林、方福樞、裘劭恆、劉子健等數位法學家出任助手。日本在中國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這也讓中國檢察官的舉證工作異常繁重,早已投入前期取證工作的向哲浚一邊頻繁的回國搜集證據,一邊也在物色一些懂得英美法系的專業人才,這時,時年24歲的高文彬進入了他的視線。5月16日,高文彬抵達日本後,迅速投入到了緊張的取證工作中,此時法庭開庭已經13天。

為了搜集到更多的證據,高文彬一有空就會到國際檢察處三樓的檔案室查資料,這裡存放了無數日本官方檔案、媒體報道和機密文件。在這裡,高文彬看到了1937年12月《東京日日新聞》關於「百人斬殺人競賽」的報道。當時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於南京南京大屠殺的舉證程序已經結束,而且這兩名日軍少尉的軍銜太低,也不夠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資格。這兩個殺人狂魔,難道就此逃過懲罰?

當時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將戰犯分為A、B、C三個等級,國內通常譯作甲級、乙級和丙級。所謂A級是「對和平之罪」,即計劃、開始、實行侵略戰爭的犯罪,東條英機等人屬於此類,由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理。B級是「通例的戰爭犯罪」,即違反戰時國際法的行為。C 級是「對人道之罪」,即指戰前、戰時的殺害和虐待。B、C級戰犯交由各國的軍事法庭審判。所以,高文彬當即將這份報紙複印了3份,一份留在檢察處辦公室,另兩份轉寄回國給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自此,一場緝拿日軍「百人斬」劊子手的跨國緝兇案正式展開。

高文彬發現的那份《東京日日新聞》,只是日本媒體對「百人斬」報道中的一份,根據這一發現,中國代表團很快搜集到了大量的同題報道,這些報道不僅時間、地點明確,殺人過程和數字清楚,還都配發了相關照片。

很快,中國向駐日盟軍總部提出了追捕、引渡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要求,一場針對這兩頭嗜血野獸的國際抓捕開始了。駐日盟軍在獲知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殘暴行徑後,對抓捕工作非常重視,很快發出了通緝令。然而此時距離「百人斬競賽」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一直活躍在侵略戰場上的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是生是死,誰也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

通過「百人斬」的報道,盟軍調查科科長理查德·沃森確定了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服役的部隊——侵華日軍第16師團片桐聯隊富山大隊,經過一番尋找,他還找到了這兩個「百人斬」惡魔的入伍志願書。根據這兩張入伍志願書,理查德·沃森很快找到了這兩人的家鄉,但是事情並沒有這麼順利,這兩人自從參軍之後,都沒有再回來過。就在調查事件陷入僵局之時,高文彬給理查德·沃森帶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向井敏明和野田毅還活著,而且肯定在日本。

原來,在理查德·沃森期間,高文彬也沒有閑著,經過多方查詢,他終於在日本厚生省的文件資料中,發現了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遣返證明。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攻佔南京的日軍第16師團被調防菲律賓,富山大隊負責駐守菲律賓的萊特島,1944年美軍登陸萊特島,日軍第16師團被殲滅13158人,其中620人成為了美軍的俘虜,而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就在這620人中,很明顯,這兩位殺人狂魔就在日本本土的某個地方。

令理查德·沃森想不到的是這些惡魔自己撞到了國際憲兵的槍口。一天中午,一隊國際憲兵路過東京赤坂路一家魚丸店,聽到店內傳來爭吵聲,原來,一個名叫田中軍吉的中年男人吃完魚丸後不給錢,還打了店老闆一記耳光。於是,兩人廝打起來,只聽田中軍吉狂叫道:「老子當年在支那參戰,一天就殺掉了100多個支那人,還敢跟我要錢。」聽了這番話,這隊國際憲兵將田中軍吉按倒在地捆綁起來押走。理查德·沃森問明情況後,決定對田中軍吉展開突審。經審訊,從田中軍吉口中得知野田毅在鹿兒島縣待著。一番查證之後,理查德·沃森很快將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緝拿歸案。

1947年12月18日,南京軍事法庭正式開庭審理向井敏明、野田毅和田中軍吉的「百人斬」殺人案。開庭當天,法庭布置得簡單而嚴肅,雖然當時正下著雪,但聞訊到場旁聽者很多,足有三四百人。審判從10時開始,一直延續到14時30分。庭審到最後,無論證據如何確鑿,事實如何清楚,向井敏明、野田毅和田中軍吉也是抵死不認。但這已經不重要了,法庭有足夠的證據對他們進行宣判。14時10分,法庭再度開庭,石美瑜審判長當庭宣判:「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軍吉,在作戰期間共同連續屠殺俘虜及非戰鬥人員,各處死刑。」

1948年1月28日的南京城幾乎萬人空巷,從市內通往雨花台刑場的道路上站滿了中國軍民。一列車隊緩緩地從南京小營戰犯拘留所開出,沒錯,這一天便是南京大屠殺中的「百人斬」劊子手——向井敏明、野田毅和田中軍吉的行刑日。隨著行刑士兵三聲清脆的槍響,這三名罪孽深重的殺人狂魔得到了應有的下場,一時之間,南京城內的歡呼聲響徹雲霄!

然而,在對日作戰的14年中,類似的殺人狂魔絕對不只這三個,1995年,台灣「國軍歷史文物館」展出了一把日本軍刀,刀柄上用日文刻寫著「南京之役殺107人」。刀刃已經殘缺,顯然是砍殺過多所致。這把刀的主人已無法考證,或許這位刀主在戰爭中喪命,或許他成功的逃過了歷史的審判,但無論如何,這把血債滿滿的刀都提醒著所有中國人當年在這片華夏大地上曾經發生過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玖拾光的戀人 的精彩文章:

TAG:玖拾光的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