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這位皇帝極具傳奇色彩,硬是將佛、儒、道三家融合在了一起

清朝這位皇帝極具傳奇色彩,硬是將佛、儒、道三家融合在了一起

自公元1644年清朝建國開始,到公元1912年遜帝溥儀退位,大清朝共享國268年,共傳12帝。這其中雍正帝可以說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皇帝,關於他的故事有很多,我們這裡就來簡答聊一件。

雍正在位期間,他既尊儒,又尚佛,還重道,完美地將這三家給融合在了一起,為其政治生涯增色不少。

清朝這位皇帝極具傳奇色彩,硬是將佛、儒、道三家融合在了一起

雍正帝自號破塵居士,又稱腳明居士,表示他身不出家,卻在家修行。公元1733年,雍正就曾在宮中大辦法會,召集了全國有學行的僧人參加,凡予會者皆以為榮耀;此外,雍正帝把和尚、野僧、釋主念不離口,可見他當皇帝也沒忘掉談佛。

關於他重道家,在其謀求儲君之位時相信武夷山道士的算命,就可見一斑。還是皇子時的雍正帝就和道士結交,了解老氏之學了,在他的《藩邸集》中,就曾收錄了多篇記載著他對道家認識和要求的文章。

儒家思想在古代封建社會的地位自然不必多說,絕對的統治地位。所以雍正對其也是尊崇的很!

清朝這位皇帝極具傳奇色彩,硬是將佛、儒、道三家融合在了一起

那麼雍正是如何將其完美融合的呢?我們接著來看。

他收佛門弟子,卻接受了妙應真人婁近垣;他編選佛家的語錄,卻把道家紫陽真人張伯端的著述也給選了進去;他給沙門賜封號,也贈張伯端為「大滋圓通禪仙紫陽真人」。同時他也認為張伯端的《悟真篇》,儘管是道家的著作,但在佛學中也是最上乘的。

當然了,雍正糅合儒、佛、道三家,其要旨還是在於提倡佛教。為何?

清朝這位皇帝極具傳奇色彩,硬是將佛、儒、道三家融合在了一起

一來,是強化封建專制主義思想統治的需要。

孔孟之道是官方哲學,是統治人民思想的工具,雍正在利用好它的同時,又用佛學來輔佐,這樣就加強了對臣民的思想統治。他講佛家勸人為善,要被壓迫的受苦受難的群眾,相信今生的不幸都是前生作孽的報應,既然如此,只好甘心忍受,以求來生的幸福。

總之一句話,佛教就是要人做逆來順受的良民,這對其統治的穩定有著巨大的作用。

清朝這位皇帝極具傳奇色彩,硬是將佛、儒、道三家融合在了一起

二來,是統治蒙古人的需要。

用喇嘛教聯繫、控制蒙古人,這是清朝滿族統治者的歷來傳統政策,雍正也在自覺地執行它,這點無需多說。

三來,用釋徒作為謀主,必然要提高佛教的地位。

雍正由於政治鬥爭的需要,曾利用僧人密謀帷幄,使他們起到了高級助手的作用。所以多少也會受他們一些影響,給他們應有的社會地位。

清朝這位皇帝極具傳奇色彩,硬是將佛、儒、道三家融合在了一起

總之,雍正身為天子,是俗民的最高統治者;同時他又以佛教宗旨的權威解釋人自居,又類似於精神教主。這樣一分析的話,雍正就身兼了俗王和法王兩個身份,使得他的統治成為了政權和神權的高度結合產物。

當然了,此前也有帝王擁有神權,也有利用道教、佛教的,可雍正利用得更為自覺,更為廣泛,最重要的一點還是不受宗教的支配,所以有其顯著的特點,這正是他的傳奇之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歷小軍 的精彩文章:

當年道光帝立儲,遺詔上為何會寫有兩位皇子的名字?留有後手嗎?
同治帝臨終前其實是打算傳位於他的,可慈禧為何要毀掉遺詔?
西漢霍氏被滅族,只因觸犯了這四條,隨便一條都是滅門的死罪
風雅了千年的茶道為何在中國斷絕?只因這位皇帝覺得太奢靡!
宋朝經濟如此繁榮,可為何卻沒能建立一支自己的鐵騎部隊?

TAG:古歷小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