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時的意外發現,揭示了大清衰亡的真正原因!

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時的意外發現,揭示了大清衰亡的真正原因!

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以洋槍洋炮攻進京城,製造了震驚世界的火燒圓明園事件。

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時的意外發現,揭示了大清衰亡的真正原因!

火燒圓明園油畫

在縱火前,列強首先將圓明園內數不勝數的珍寶搶奪一空,各類名人字畫、金銀珠玉、鐘鼎寶器無不盡遭洗劫!在這些英法強盜哄搶圓明園內的寶物之時,竟在一間偏僻的庫房內意外地發現了幾件奇怪的物品,正是這幾件東西讓洋人哭笑不得,從而更加印證了大清朝的腐朽和愚昧。

洋人的這一「重大發現」,並非什麼文物,而是兩顆榴彈炮,上面還刻著一行文字:Woolwich 1782。除了這兩顆炮彈,還有兩架英國馬車,一台精密的天文儀器,以及一把英國手槍。

從炮彈上鐫刻的文字之上,英國人大致判斷出,這兩枚炮彈產自1782年英國的Woolwich(倫敦的一個小鎮)工業區,毫無疑問,它們是多年前隨著這些馬車、天文儀器和手槍一起來到中國,進貢給大清皇帝的禮品!

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時的意外發現,揭示了大清衰亡的真正原因!

百年前的英使喬治·馬戛爾尼(左)

1792年9月26日,英國政府任命喬治·馬戛爾尼為正使,喬治·斯當東為副使,以朝賀乾隆八十大壽為名出使中國,這是中英兩國歷史上第一支正式外交團。

乾隆以盛大的場面接待了這個訪華團,而英國人也將帶來的六百多箱禮物拿出來,為大清官員和皇帝展示。但誰也沒想到,當這些禮物箱子打開後,清朝的官員們皆面面相覷,忍不住暗暗發笑。

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時的意外發現,揭示了大清衰亡的真正原因!

乾隆皇帝像

這都是些什麼禮物呢?蒸汽機、織布機、望遠鏡、秒錶、熱氣球、地球儀、連發手槍……當然,也包括上文中從庫房裡發現的那些馬車和炮彈。很顯然,這些都是十八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後的重要成果,馬戛爾尼攜這些禮品來到大清,帶來的是科技交流的極大誠意!

而當時的大清朝廷自上而下完全沉醉在盛世迷夢中,居然視這些「西洋奇巧玩意兒」為俗物,不由分說就將它們棄如敝履,令英國訪華使團成員大失所望。

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時的意外發現,揭示了大清衰亡的真正原因!

《1792乾隆英使覲見記》油畫

據史書記載,遭到冷遇的馬戛爾尼很是氣憤,並在離開中國前大膽預言道:「中華帝國只是一艘陳舊不堪的破船,只是幸運地有了幾位謹慎的船長才使它在近150年間沒有沉沒。它那巨大的軀殼使周圍的鄰國見了害怕。假如來了一個無能之輩掌舵,那船上的紀律便會蕩然無存,安全無從保障,即使船不會立刻沉沒,它也將像一個殘骸那樣到處漂流。然後在岸上撞得粉碎。」

在而後半個多世紀的歲月中,大清王朝一直停滯不前,繼續維持著野蠻的法律、腐朽的統治,並在制度和科技上固步自封、閉關鎖國,使得馬戛爾尼的預言終於在68年後變成了現實!

據說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前,曾在北京城張貼告示,內容稱:「任何人,無論貴賤,都要為自己的欺詐行為受到懲罰,18日將火燒圓明園,以此作為對皇帝的懲罰。與此無關人員不受此行動影響,唯清政府為其負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