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列裝部隊不等於「能打仗」,殲20最少還得試飛2年

列裝部隊不等於「能打仗」,殲20最少還得試飛2年

3架殲-20和2架殲-16同時出現,時間應在今年朱日和閱兵式之前。

9月28日的國防部新聞發布會放出猛料:我國首款國產第四代隱形戰鬥機殲-20已列裝部隊!雖然對廣大軍迷來說,殲-20加入中國空軍戰鬥序列已不算新聞,但以國防部這一權威渠道發布消息,本身就是大熱點。不誇張地說,中國空軍在此時迎來歷史性時刻,意味著官方正式宣布中國繼美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二個空中軍事力量跨入四代機時代的國家。

不過需要提醒的第一點是,「殲-20列裝部隊」並不意味著其已形成全面戰鬥力,更不代表其已裝備中國空軍一線航空兵部隊。就是國防部發言人吳謙也說的是「試驗試飛工作正在按計劃順利推進。」所以,吳謙發布的消息,關鍵詞除了「列裝」,還有「試驗試飛」。

其實在今年7月底的「朱日和閱兵時間」,央視、解放軍報等官方媒體報道已經有所「明示」:殲-20列裝的是中國空軍華北某試驗飛行訓練評估中心,統稱空軍試訓基地。這個基地目前至少裝備了四代機殲-20、三代半多用途重型戰機殲-16、三代半多用途中型戰機殲-10C。

朱日和閱兵之前,5架殲-20戰機編隊進行預演綵排。

需要提醒的第二點是,目前殲-20隻列裝了試訓基地這一個中國空軍單位。既沒有像不少媒體和軍迷傳播的那樣,裝備了空軍「藍軍」部隊,更沒有列裝哪一支空軍航空兵旅(經過軍改,已經替代成為中國空軍基本戰術單位。)

之所以會產生第一種混淆觀點,只是因為空軍試訓基地殲-20、殲-16、殲-10C戰機分隊會不時常駐空軍鼎新基地,殲-20等戰機也確實扮演過藍軍。只是從編製、隸屬關係上來界定的話,殲-20確實沒有進入中國空軍專業「藍軍」旅。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8月3日的報道,美國空軍根據搜集到的情報分析,中國的殲-20隱身戰鬥機今年早些時候已經具備初始作戰能力。也就是說,中國空軍唯一的殲-20部隊,即試訓基地某旅飛行員已經能夠熟練操縱這款隱形戰機;為該旅殲-20戰機配套的相關作戰和後勤保障體系已建立;該旅殲-20能夠隨時部署到戰區,根據戰區指揮部命令執行奪取制空權、戰場封鎖和防空壓制等任務。

目前已曝光的,列裝空軍試訓基地的殲-20至少已有7架。78271號機不在圖中。

綜合生產廠家、中國空軍公開報道可知,目前空軍試訓基地至少已接收了約兩個大隊(16架)殲-20。而經過本輪軍改,空軍一個航空兵旅大約會裝備32-36架戰機。所以,根據廠家生產進度,最快今年年底,中國空軍接收的殲-20戰機就足夠裝備一個航空兵旅了。

但是,數量足夠並不等於中國空軍一線航空兵旅就會開始接收殲-20戰機。道理也很簡單,從三代機到四代機,不僅僅是戰機劃代數字上的變化,它會導致空軍整個作戰、支援和保障體系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裝備殲-10A戰機部隊如果換裝殲-10C戰機,飛行員改裝適應期可能只需要不到1年;地勤機務維修保障人員、設備也只需要進行「升級」,而不是「換代」;後勤場站(即機場和機庫等),也只需要局部,甚至少部分升級改裝。所以,在不知不覺中,中國空軍就已經能完成70架以上殲-10C戰機的換裝。

從殲-10A到殲-10C,只是升級而非換代。

但是殲-20則不同。中國空軍一線部隊如果要換裝殲-20,面臨的是從二代、三代戰機的「機械化」,向四代戰機的「信息化」的跨越式轉變。此前的人(飛行員、地勤人員、後勤人員),設備(後勤、維修、檢測等),場站(機場、機庫、彈藥和油料庫等),都已完全不能適應殲-20這樣的四代戰機的需要。一句話,從首個接收殲-20的航空兵旅開始,每個接收它的空軍單位,都要經歷一次推倒重來的重建。

那麼接受這一全新戰機,中國空軍首先必須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操作、訓練、保障、維護標準。所以需要提醒的第三點就是,在由空軍試訓基地擔負起這套標準制定的重任之後,大量的摸索、驗證、校正、檢驗等工作時間必不可少。

比如本文前面所說殲-20形成初始作戰能力耗費的時間,也可以大致估算出來。中國空軍從殲-20尚處於廠家原型機階段時已開始深度介入,並於去年11月前後開始接收領先試用量產機型。也就是說,從2011號殲-20原型機2014年3月1日首飛成功算起,到今年早些時候,中國空軍讓殲-20形成初始作戰能力總共花費了約3年時間。

殲-20小批量產型於去年年末開始交付中國空軍。

這3年可謂中國空軍進入四代機時代的「開荒期」,從飛機、飛行員到機場、後勤保障,再到情報支援、作戰指揮等等,都經歷了從無到有、白紙繪畫的艱苦創業期。

到了今時今日,也就是9月28日,以國防部發布的列裝消息為官方節點,可以說殲-20已徹底告別形成初始作戰能力階段,開啟全面形成戰鬥力的新篇章。

也許有軍迷會說,按照通行標準,形成初始作戰能力不也意味著「能打仗」了嗎?但是這個「能打仗」只是理論標準,因為除非發生危及國家和民族存亡的大規模衛國戰爭,否則這一二十架「能打仗」的殲-20是不會執行正式軍事任務的。因為它們的首要任務是繼續為空軍建立起四代機使用訓練和作戰標準進行試驗試飛。

所以就算在這一階段真的發生了空中武裝衝突,「上陣」的還是殲-11、殲-10、蘇-30等現役主力戰機,而絕不是殲-20。

要達到殲-11戰機這樣的戰備標準,殲-20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不只是因為殲-20數量還太少,更因為中國空軍一線部隊還沒有建立起支撐殲-20作戰的指揮、支援和保障體系。沒有體系的支持,恐怕殲-20在實戰中能發揮的作用還不如殲-16、殲-10C等三代半戰機。

不過由於最艱難的「開荒期」已經過去,所以,預計殲-20接下來形成全面戰鬥力的時間可以有所縮短。筆者在《防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方向,殲20預計首裝我軍兩大戰區》一文中提到,位於西南某地、裝備殲-11戰機的「金鷹」旅有望成為空軍首個裝備殲-20的部隊。

根據目前殲-20在空軍試訓基地的試飛進度,「金鷹」旅最快可能在今年之內獲得首批個位數的殲-20戰機。而殲-20要形成全面作戰能力,則預計最少需要2-3年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戰刀 的精彩文章:

遼寧艦服役5周年成績單:離形成全面戰力還差最後一步
從專守南海到常駐非洲,中國海軍陸戰隊新迷彩也該到貨了
幸好當年沒買,俄最強反潛驅逐艦被054A甩開幾條街
國發版殲20首飛成功,卻要跟另一款戰機「搶」發動機
殲20換國產發動機將首飛,一身背罵名戰機是重要功臣

TAG:百戰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