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蜀吳夷陵之戰決定國運,為何劉備偏偏不帶上諸葛亮?原因很簡單

蜀吳夷陵之戰決定國運,為何劉備偏偏不帶上諸葛亮?原因很簡單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在蜀漢政治史上,發生很多大事情,比如關羽丟失荊州,劉備東征孫吳,都是以蜀漢方面慘敗而告終。我們以劉備東征孫吳來說,在聽聞關羽荊州丟失之後,劉備欲奪回荊州,而發動了夷陵之戰,但是我們卻發現劉備竟然沒有帶上軍師諸葛亮,甚至連一些熟悉的大將比如趙雲、魏延、馬超等都沒有帶上,這讓人感到疑惑。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蜀吳夷陵之戰決定國運,為何劉備偏偏不帶上諸葛亮?原因很簡單

我們從結果來看,劉備的夷陵之戰,被陸遜火燒連營,損失慘重,導致蜀漢國力元氣大傷,更讓劉備無臉回成都,最終病逝白帝城。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現在很多朋友都認為,劉備東征孫吳,主要是沒有帶上軍師諸葛亮,不然不會遭遇慘敗。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並非如此,原因也比較簡單。

第一:從劉備層面來說,劉備是一位成功的統帥。

蜀吳夷陵之戰決定國運,為何劉備偏偏不帶上諸葛亮?原因很簡單

劉備從起兵開始,尤其是在赤壁之戰後,基本上所指揮的大戰,都以勝利告終,先是搶奪荊州南部四郡,入川之戰拿下益州,北奪漢中,擊敗曹操等等這一系列的勝利,讓劉備自信心開始膨脹,開始有點自負,無疑標榜自己是一位成功的統帥。不過,正史記載,從劉備一生12勝3平8敗,幾乎所有大戰小戰,都是其親自指揮,總體來說,東征孫吳不過是劉備又一次的平常戰役而言。

第二:從諸葛亮層面來說,諸葛亮不僅僅只是軍師

蜀吳夷陵之戰決定國運,為何劉備偏偏不帶上諸葛亮?原因很簡單

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力,大家都認為諸葛亮是三國最聰明的軍師,無人能及,蜀漢的天下基本是在諸葛亮的幫助下,才打下來的。事實上,在正史之中,諸葛亮的身份不僅僅只是軍師,他還是蜀漢的丞相。丞相,是管理天下政務的首腦,軍師只是為君主出謀劃策的人物。而且從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之後,諸葛亮的大部分的功績,是協助劉備管理政務,比如在荊州的時候,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在劉備入川,奪漢中的時候,劉備靠的龐統和法正等謀主,諸葛亮在成都扶著為劉備足食足兵,提供戰略資源。劉備東征,無疑諸葛亮的作用,還是體現在後期方面。

第三:從東吳層面來說,輕視無統兵大將成為弱點。

蜀吳夷陵之戰決定國運,為何劉備偏偏不帶上諸葛亮?原因很簡單

劉備之所以,在稱帝一年後東征孫吳,是因為東吳大將呂蒙病逝,東吳再無厲害的統兵大將,所以立馬發兵。一方面是自己的自負,打勝利的仗有點飄飄然,另一方面,是對陸遜等人輕視,覺得陸遜不過是一個小兒,完全靠關係上位的。加上劉備征戰初期,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氣勢強勁,陸遜只能一退再退,扼守要地、堅不出戰,表現非常弱勢,讓劉備犯了輕敵冒進的兵家大忌,又正值酷暑時節,暑氣逼人,蜀軍將士不勝其苦,且加上劉備百里連營,兵力分散,為失敗埋下了隱患。

第四:從軍師層面來說,劉備也帶了4個軍師

蜀吳夷陵之戰決定國運,為何劉備偏偏不帶上諸葛亮?原因很簡單

劉備親征,雖然沒有帶諸葛亮,加上龐統和法正也都早亡,但是還是帶了一些軍師參謀,其中就有龐統的弟弟龐林,益州的程畿和黃權,荊州的馬良。只是這四位軍師的結局不是很好,黃權和龐林因為駐北岸,歸途隔絕,黃權不得歸,無奈之下率部降魏。程畿和馬良都在夷陵之戰中戰死。他們是劉備的智囊力量,只可惜沒有發揮多大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劉備顛沛流離半生,創12勝3平8敗紀錄,為什麼因夷陵慘敗而亡?
劉備興兵伐吳,為什麼不擔心曹魏偷襲蜀漢?原因很簡單
諸葛亮遺命安葬定軍山,為什麼要4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
此人是劉備錯失的一位帥才,兄弟是蜀漢大將軍,卻成為孫權的親家
此人20歲就當縣長,57歲成為副國級高官,去世時皇帝親自臨吊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