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一假期如何避開人群?

十一假期如何避開人群?

倒計時

count down

2DAYS

2017.9.27

還有兩天,大家就要迎來今年十一加中秋的「超級假期」了,國家旅遊局預計今年假期,全國出行人數將達到7.1億人。你想去的故宮長城、西湖長堤、鳳凰張家界……估計都會變成人從眾的海洋。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小眾而精彩的展覽,讓你過一個從容而有意思的黃金周。

北京

1

魏因加特的文字設計 中國巡展 · 北京站

展覽時間:

2017-09-15 - 2017-10-08

開幕時間:

2017-09-15 15:00

展覽地址: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南街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

廣州國家廣告產業園

廣州美術學院

協辦單位:

瑞士蘇黎世設計博物館

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 Connecting Space Hong Kong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

展覽介紹:

活躍於1960和70年代的瑞士平面設計師與設計教育家沃夫岡·魏因加特(Wolfgang Weingart)在瑞士國際主義風格的基礎上,打破了媒介與技術中的限制和常規,在設計過程中創造性地運用鉛活字排印、底片拼貼等媒介與手段開創了全新的平面設計語言,他通過設計教學與實踐影響了從世界各國慕名而來的年輕設計師,其中來自美國的設計師將被稱為「新浪潮」的文字設計從瑞士巴塞爾帶到了北美。這股浪潮與彼時在美國興起的後現代主義相呼應,對當代平面設計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本次展覽得到了蘇黎世設計博物館(Museum für Gestaltung Zurich)的大力支持。蘇黎世設計博物館藏回顧總結了魏因加特幾十年以來的所有作品,通過這次展覽在中國大陸第一次也是最完整地介紹魏因加特的設計作品。超過200件由魏因加特捐贈的設計作品、過程手稿及其學生作品將在本次巡展中展出。

被稱為「頑童」(enfantterrible)的魏因加特因其反叛精神為人所知,他善於打破媒介與技術中的限制和常規,創作的手段和媒介跨越了手工和機械鉛活字排版、多重底片拼貼、複印機、凸版印刷與平版膠印等,甚至還嘗試性地使用了數字化設計工具。他突破了鉛活字排版中水平和直角方式構成的天然限制,大膽地改造字母與詞語間距,通過使用多種字型大小形成強烈對比,靈活運用鉛字素材和自創的材料改變整體的構成方式。1970年代,魏因加特將半色調底片結合拼貼手法,利用照排技術設計出具有豐富層次和獨特質感的海報印刷作品。魏因加特種種超前的設計手法和理念,儘管發生於數字化設計浪潮來臨之前,但卻教科書般地向後輩設計師們預示了一種新的平面設計語言的可能。

2

「世界插畫大展?國際安徒生獎(終身成就)50周年展」

展覽時間:

2017-08-12 - 2017-10-29

展覽地址:

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七、八展廳

展覽介紹:

看點一:IBBY首度授權,25位大獎得主代表作首次共同展出自1966年創立至今,國際安徒生獎走過了50年的歷程。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插畫家,憑藉其深厚的藝術功底和對童書的貢獻獲此殊榮。難得的是,這些獲獎的大師們,有些擁有自己的美術館,有些早已多次舉辦個人大型展覽,卻從未在"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的光環下共同舉辦展覽。半個世紀不是一段很短的時間,藝術家的真跡或散落於世界著名博物館、美術館,或歸於私人收藏、或遺留子女手中。逐個聯繫並說服作品所有者共同參展,絕非易事。慶幸的是,知名國際出版人Michael Neugebarer受邀擔任展覽顧問,憑藉他在兒童繪本界數十年耕耘所累積的人脈,踏遍半個地球,歷時多年才促成此次大師級插畫作品空前大展,除了2016年大獎得主貝爾納女士的作品未來得及納入,其餘25位插畫家近300幅真跡全部呈現。

看點二:錯過,就是錯過半個世紀! 創立半個世紀以來,共有26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插畫家憑藉長期以來在童書領域作出的卓越貢獻獲此殊榮,其中耳熟能詳的安東尼·布朗、莫里斯·桑達克、羅伯特·英潘、安野光雅……

作為插畫界"諾貝爾獎"的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歷屆得主,大多是在五、六十歲的壯盛之年獲獎,自1966年至2014年,平均年齡接近60歲。除了2014年的大獎得主,來自巴西的插畫家羅傑米羅是最年輕的60後,其餘均已步入古稀之年,更有不少是耄耋老人, 26位大獎得主,已有9位遺憾離世,不言而喻的珍貴與稀缺,錯過,就等於錯過半個世紀的藝術之美!

看點三:前所未有的藝術觀展體驗

展覽設計團隊,凝聚數十年的設計經驗,以符合美學的舒適空間配置及色調,展現出藝術品的價值及世界插畫大展的格調,強調國際展覽的權威與風雅。

按照年代劃分的五個展區,瀏覽過程仿若走過半個世紀,置身大師名畫中。展館設計融入炫酷科技與豐富趣味互動,不論大人小孩,都可以在這場視覺盛宴中找尋到自己的藝術潛能。

上海

1

宣言:朱利安?羅斯菲德

MANIFESTO: JULIAN ROSEFELDT.

WORKS 2005-2017

展覽時間:

2017.09.21-12.31

開館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五 13:00-22:00星期六至星期日 10:00-22:00

展覽地址:

昊美術館

上海市祖沖之路2277弄1號

展覽介紹:

本次展覽是德國藝術家朱利安·羅斯菲德自 2012 年以來在中國的第一次大型美術館級別的個展,呈現了羅斯菲德過去 12 年創作中的重要作品。在展出的 5 件電影裝置和 21 張攝影作品中,不久前創作且廣為人知的作品《宣言》佔據了展覽的核心。值此美術館開幕之際,我們非常榮幸地將這件電影裝置首次帶到亞洲展出。

《宣言》(2015)是一件 13 屏同步播放的電影裝置作品(包括 1 場序幕與12 個場景 )。朱利安·羅斯菲德以 50 多個 20 世紀里程碑式的宣言為藍本,重新拼接出 13 段兼具戲劇衝擊和文學之美的詩意獨白。作品在向宣言的動人傳統致敬的同時,對宣言本身能否經受時間的考驗,以及藝術家在當代社會中的身份提出了質疑。羅斯菲德借取、引用了大量宣言的歷史性原始文本,其中包括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特里斯唐·查拉、卡濟米爾·馬列維奇、安德烈·布勒東、克拉斯·歐登伯格、伊馮娜·萊納、索爾·勒維特、吉姆·賈木許等大師的宣言,並邀請到著名澳大利亞女演員凱特·布蘭切特出演。

在羅斯菲德設計的 12 個場景中,布蘭切特塑造了葬禮主持人、女主播、朋克女、流浪漢、垃圾焚燒廠工人等 13 個反差巨大的形象。通過羅斯菲德的電影鏡頭,布蘭切特或高聲吟唱,或改換口音朗誦,將激昂憤怒、富有青春朝氣的宣言引入令人意想不到的當代日常語境中,營造出文本和圖像完美結合的浸入式戲劇化電影體驗。區別於布蘭切特在諸多頗具影響力的電影中的演出,此次在《宣言》中的表演因台詞的文學厚度和演繹的戲劇張力而更具挑戰。她豐富的演出經驗以及無與倫比的演技,與羅斯菲德對文本的敏銳捕捉和攝製的完美把控相得益彰,將「宣言」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2

「RAM HIGHLIGHT 2017:錯置」群展

展覽時間:

2017-09-29 - 2017-10-04

展覽地址:

上海外灘美術館

上海市黃浦區虎丘路20號

參展人員:

莫里婭·埃文斯(Moriah Evans) contact Gonzo小組 尼基瑪·賈古達耶芙 (Nikima Jagudajev) 吳艷丹(Nunu Kong) 阿薩德·拉扎(Asad Raza) 拉菲·拉希德 (Rafay Rashid) 馬滕·斯潘伯格(M?rten Sp?ngberg) 唐狄鑫(Tang Di Xin) 阿瑪利婭·烏爾曼(Amalia Ulman) 安德羅斯·齊恩斯-布朗 (Andros Zins-Browne)

展覽介紹:

「錯置」無法簡單被歸類為展覽、表演、舞蹈和戲劇中的任何一項,而是展現並重疊不同層面的視覺/聽覺元素以及行為,以獨特的陳述及表現為觀眾營造多元且開放的觀看體驗及參與方式。

「錯置」中的每一個項目都是可以作為對於藝術實踐的創新探索:從午夜至清晨連續不間斷的演出,感受一種在黑暗中觀看的行為;將運動、滑板、武術、烹飪融合於即興行為;將生態關懷與家庭關係互為聯結,從而產生新的語境;將社交媒體、現場樂隊甚至於食物融入一場不期而遇的互動。「錯置」將美術館轉化為不斷變化且突破邊界的實驗空間,以充滿能量與驚喜的事件,完成了一個強有力的藝術陳述。

「RAM HIGHLIGHT並非典型意義上的展覽,而是具有互動性的事件,」上海外灘美術館館長拉瑞斯·弗洛喬(Larys Frogier)表示,「『錯置』的核心讓藝術家們構思的項目轉化為一種富於媒介性的立場,形成一種模糊的狀況,使得觀看、展示、陳述、表演/行為不會被固化,並且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生延伸與綜合,觸發更多的社會循環與多元的運動意識。藝術家在與觀眾發生聯繫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挑戰自己的身份。」

3

「杉本博司 常易 張巍 共同的記憶:攝影作品第二季」

展覽時間:

2017.09.13-2017.10.19

入館時間

11:00-18:00,17:3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

展覽地址:

杜若雲章畫廊

上海永嘉路498號(近岳陽路)

展覽介紹:

攝影作品一定是物質世界的真實寫照嗎?社交網路里朋友發的生活照大部分時候離事實還不太遠,報紙上的新聞照儘管片面大部分時候也是真實的,但是在杉本博司、常易和張巍三位藝術家眼中,攝影通向的是一個無形世界,是一個記憶的維度。就像杉本博司的海,人們看到的不是海,而是夢境中的一個畫面,記錄下了從遠古時期就傳承下來的人們對海的記憶。就像常易拍攝的名人系列,觀者看到的從來不是明星本人,而是大眾記憶中她們的一幅幅熒幕畫面。就像張巍的《人工劇院》系列,用全世界都熟知的面孔卻揭示了大眾記憶構成的本質--不過是媒體拼湊來的製造品。此次杜若雲章畫廊的攝影第二季「共同的記憶」集結了杉本博司、常易和張巍三位攝影藝術家,他們的作品通向了我們記憶中的哪個角落呢?是對宇宙的認知,是對一部電視劇的回憶,還是一份探討意識本身的思考?

?

東京

1

白井敬尚 東京ggg個展

展覽時間:

2017年9月26日-11月7日

展覽地址:

東京中央區銀座7丁目7-2號DNP銀座大廈1樓

展覽介紹:

白井敬尚以其廣受好評的設計雜誌——《IDEA》的藝術指導工作而聞名於世。10年來,他負責該雜誌的設計,涉及了廣泛的主題和項目。它每逢雙月出版,每期雜誌的作品都被設計成最高級的藝術作品,因此《IDEA》成了非常有吸引力的作品集。這是將是不尋常的展覽:白井敬尚主要從事書籍設計和編輯設計,在這次期待已久的ggg個展中,除了展示許多精美的書籍設計外,展出的主要作品還以有油墨字元的跨頁方式呈現。

除了《IDEA》之外,白井敬尚也參與了大量的書籍設計。在開始設計之前,他會閱讀並熟悉該主題或人物的特徵,然後逐頁進行精心的排版。在他手中,多樣化的文字會像封面之間的聲音一樣回蕩起來,有時輕鬆,有時嚴謹,有時充滿了時尚。他那高超的排版一定會是一段難忘的閱讀體驗。

這次展覽除了展示大量的白井敬尚的作品外,還將展現白井先生創作排版過程中的一些新材料。除了展示設計的書籍研究成果,展覽還將為參觀者提供一個機會,能夠通過展現設計的過程稿,書籍設計不只是在表象,更在於深度。

2

草間彌生美術館將於10月1日在東京?新宿開業

展覽地址:

東京都新宿區弁天町107

開館時間:

11:00-17:00

展示世界著名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88歲)作品的「草間彌生美術館」,將於10月1日在東京都新宿區弁天町開館。開館前草間表示「為了世界的愛與和平,希望在藝術領域繼續奮鬥,讓大家看到我的抱負」。雖然草間的展覽會在國內外都有展出,但開辦個人美術館還是首次。開館紀念展中,將展示以南瓜為主題的立體作品及裝置藝術、色彩繽紛的《我永遠的靈魂》(日文為:《わが永遠の魂》)系列繪畫等共計45件作品。地上5層地下1層的美術館,由草間彌生紀念藝術財團運營。除了每年2次舉辦展覽會之外,還預定舉行演講會。開放時間為每周四至周日以及節假日,並採取每場90分鐘預約制。可通過官網預約,據悉目前截至11月的預定發售票數已售罄,可見人氣非凡。一般人士入館費為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59元)。

*本文部分文字圖片來自

雅昌展覽

大麥

上海外灘美術館

昊美術館

AD518

朝日新聞

我們在此表示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芒 的精彩文章:

未來感十足的運動夾克
從不自曝的蘇州W酒店揭幕:國際潮牌與清純「園林」一拍即WOW!
宋怡萱:2017 年度「衣酷適再生時尚設計」新晉設計師,時裝界再添新力軍
今晚來我家,只和懂我的你,喝一杯!

TAG:輕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