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武大郎這個賣燒餅的,為何養得起潘金蓮,還住兩層別墅?

武大郎這個賣燒餅的,為何養得起潘金蓮,還住兩層別墅?

《水滸傳》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間文武相爭,巧取豪奪、兒女情長自不待言。既有鎮關西這類的無賴,也有宋朝帝王將相活躍其中,實不負金聖嘆盛讚其為「第五才子書」。

武大郎這個賣燒餅的,為何養得起潘金蓮,還住兩層別墅?

《水滸傳》以宋代宋江起義為素材,其實兼容並包,涵蓋了宋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據不完全統計,《水滸傳》全書中出場人物著力描繪一番的達一千餘人,在豐富的現實場景的「包裝」之下,這些形象惟妙惟肖,《水滸傳》所描繪的故事是極為熱鬧的,不僅僅是出場人物眾多。它雖然是一本小說,卻實在是以史為鏡,映照出來的是當時的人才、體制、名聲、創業經、領導藝術等集中體現,熱鬧之外,可說滿滿都是「乾貨」,是我們研究宋代經濟的極佳資料。

現在,就讓我們透過施老筆下的水滸英雄去一探宋代的經濟實力,用經濟學的視角來探索這個飽受爭議的王朝。當然,小說家之言,雖然會儘可能貼近那個時代,尤其施耐庵這些文學大家,但錯漏混淆在所難免,加之筆者見識、筆力不深,更有可能在所言上有所謬誤,還請眾位客官多多包涵。

武大郎這個賣燒餅的,為何養得起潘金蓮,還住兩層別墅?

《水滸》中的第一大反派是誰?若依筆者論,當屬宋江,若沒有其人,梁山泊日子自然不見得很好過,但相信能夠苟延殘喘上一段時間,不過,此處我們先略過他不提。相信大家都記得宋朝集團中有一人一手導演了梁山英雄的末日,不錯,正是那個「浮浪破落戶子弟」高俅。

高俅出身市井,可說是鑽營的一把好手,他以「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玩耍」和「胡亂學些詩詞歌賦」為技。這在正統的宋人眼裡,當然是敗家玩意兒,高俅的「技」,既無法安邦,也不能興國,他在文娛、蹴鞠方面,也算是有些手段,但按理來說,是不入科舉的,高俅如果就這樣浪蕩,入不了仕途。

依科舉的純正立意,高俅這種人是絕對的邊緣人物,但化用經濟學一個道理,叫做「邊際效用最大化」,他成功謀求了自己的晉身。起始時,高俅被人介紹在生藥鋪謀生,但他實際上是個閑人,做不得工,當然也就不被董府人士看重,幸虧被扔給小蘇學士後,後者投入所好,將他送到小王都太尉的地頭。高俅的那些「閑才」得到礦層的看重,成為府內親隨,順利發家。高俅以「鴛鴦拐」傍上端王這個「大款」後,送走宋哲宗,成為宋微宗(端王繼位,是為宋微宗)御用寵臣。得到皇帝力挺,高俅順利在樞密院掛名,得殿帥府太尉職事,走上人生巔峰。

高俅的事例,雖然具有相當大的偶然性,但仍可說充分證明了沒有無用的才能,那只是放錯位置的資源。高俅的本事,老實做事,在宋朝當然也不會餓死,但想踏上巔峰,那是痴人說夢。

以高俅的本事,是決不會餓死的,就算不能搭上權貴「專線」,到後來宋代體育事業、娛樂事業發展起來,他肯定也能混個名利雙收,只是必然會失去了成為大奸臣的「權利」。這一點,我們從武大郞身上可以得到充分證明。

宋朝的經濟是極為發達的,至少在中國古代王朝中可說是獨具一格,如施恩在營救武松時,僅僅是打點一個吏(即葉孔目),送的是紋銀一百兩,北宋中期時,一兩銀子的購買力相當於現代600到1300元,而這僅僅是打點朝廷不予「開工資「的從屬於官員的吏。葉孔目在《水滸》故事中,是極少數忠直仗義的官吏人物之一——看來交情歸交情,這銀子還是要算的。梁山好漢中,不乏富可敵國之人,但大多數還是落魄,可就算是落魄,也極少有人以錢財為意,這一點,當然有其個人英雄主義「作祟」的原因在內,但恐怕也沒幾個是受過窮困的,換句話說,梁山泊里扎堆的好漢,其實是混上流社會的,一群土豪。

以梁山好漢為例,其實還不能算是「樣本多樣化」,不能使人很直觀地感受宋代人撲面而來的「土豪氣息」,畢竟這些人是一時之傑,挑釁政府的神人,與平民百姓不同。我們權且看看《水滸傳》當中最著名的殘疾人武大郞的境況如何。

武大郎這個賣燒餅的,為何養得起潘金蓮,還住兩層別墅?

武大郞,歷來被人們視作冤大頭,但其實他的景況是優於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至少不是工薪階層可比,在老婆潘金蓮一棒子打到西門慶頭上之前,武大郞可說就是在演繹著另一種類型的巔峰人生。

武大郞有什麼?從硬體資源來看,他處境堪憂。首先他沒有手藝,唯一的技能就是賣燒餅。甚至就算賣燒餅,武大郎也沒有自己固定的商鋪,他一直是走街串巷地進行商業活動,是最底層的商販。武大郞最致命的「硬傷」,在於他的殘疾,可就算本身資源上的「大敗虧輸」,他還是能在《水滸傳》這座「大城」之中,擁有「獨棟別墅」。武大郎,家住陽谷縣,從書中推斷,他的這間房子,居住面積超過兩百平米,還是「臨街樓房」。

當然,武大郎生前最令人艷羨的,還是他有個絕色老婆,如果不是後來的出軌風波斷送了他性命,那是妥妥的底層公民的逆襲。潘金蓮拿來當老婆,就算在《水滸》中,武大郞也是殘疾者中的獨一份,這一點從西門慶看一眼就挪不開眼珠子可見一斑,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但武大郎能夠憑藉自己的能力,僅憑賣燒餅,養活了他的全職太太,處境要比現代的白領好了不少。

施耐庵是文學大家,相較於現代動輒幾百萬字的小說,他僅以《水滸》短短五十六萬字名垂千古,才學深湛、筆力雄厚自不待言,他當然會盡量貼近於現實去寫書。那麼問題來了,《水滸傳》中卻為什麼又出現了武大郞這個「異數」?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這看似奇幻的「異數」,實則近於歷史現實,甚至現實中的情形還要超過書中所寫,這才讓武大郎這個形象在《水滸》中不顯得突兀,而是自然舒展。

通過對以上三個場景或人物的觀察,我們還僅是窺見那個為人詬病宋朝的社會生活場景之一角,但其繁榮、奢華之氣已經撲面而來,由此可知,歷史上宋朝經濟建設是何等欣欣向榮之景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