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眾安保險IPO,市值破千億,有哪些喜和憂?

眾安保險IPO,市值破千億,有哪些喜和憂?

董事長歐亞平和CEO陳勁

9月28日,由馬雲、馬化騰、馬明哲聯合投資的眾安在線(06060.HK)在港股成功IPO,發行199,293,900股H股,發行價59.7港元,募集資金總額115.31億港元。首日開盤價69港元,隨後眾安在線股價大漲,市值隨之衝破千億港元。

眾安在線CEO陳勁表示,眾安保險作為第一家在香港成功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也會給更多的生態夥伴以信心,促進香港成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讓金融科技真正成為改善我們生活的美好力量。

眾安保險成立於2013年10月,是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由螞蟻金服、騰訊、中國平安等國內知名企業聯合發起。和傳統保險公司不同的是,眾安保險業務流程全程在線,全國均不設任何分支機構,完全通過互聯網進行承保和理賠服務。

成立僅四年後,眾安保險就成功IPO,市值突破千億。雖然與BAT等巨頭,甚至滴滴、美團等超級獨角獸還有不小差距,但作為互聯網保險第一股,眾安保險的發展速度仍然令人十分驚訝。

根據招股書,2016年眾安保費收入為34億元,凈利潤937.2萬元,而其股東,中國平安在2016年保費收入達到了4691.7億元,凈利潤為723.58億元。但眾安保險的市盈率遠遠超過中國平安,巨大的數字差距表明,在資本市場眼中,眾安與其說是一個保險公司,不如說是一個更具高增長潛力的互聯網科技公司。

IPO之前,眾安引入了日本軟銀集團作為基石投資者,軟銀將按照發售價認購7190萬股,約佔發售股份的36.08%,佔全部股本的4.99%。被軟銀集團、螞蟻金服、騰訊集團、平安保險,這些聲名顯赫的巨頭企業持續加碼,眾安保險到底有哪些魔力和想像空間?又有哪些隱憂和威脅?

上市現場

從阿里賺來第一桶金

眾安保險全名為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末,由螞蟻金服、騰訊、中國平安三大行業巨頭共同發起,三者占股分別為19.9%、15%、15%。由於三家公司分別為保險、電商、在線社交行業的龍頭老大,眾安一出生就備受矚目。而大股東均姓馬——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騰訊董事長馬化騰和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因此又被稱為「三馬同槽賣保險」。

馬明哲曾在眾安保險的開業典禮上談到這家公司的發源:「我們都是一個圈子的朋友,偶然機會,我向他們學互聯網,他們向我了解金融,一拍即合。」

眾安的實際控制人為董事長歐亞平。他通過百仕達控制著兩家眾安保險的股東——深圳日訊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日訊互聯網有限公司。大股東加德信投資有限公司的控制人歐亞非,則是歐亞平小7歲的弟弟。三者相加,他能控制的股份超過了20%。

CEO陳勁來自於傳統金融公司,他以前是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受歐亞平之邀成為眾安的第一任CEO。其餘高管,如CTO姜興、COO許煒等,則分別來自阿里巴巴與谷歌等互聯網公司。

早在2015年6月,眾安保險就已經完成了約57.75億美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摩根士丹利、中金、鼎輝投資、賽富、凱斯博等國內外頂尖投資機構,此次融資後估值達到500億元。

在成立之初,眾安最大的業務應為依託於阿里巴巴集團的退貨運費險。這個創新性的險種抓住了當時網購這個交易場景中買賣雙方的的痛點,甫一問世就大獲成功,取得了爆炸性的增長。在2014年雙十一期間,眾安保險的保單總數達到了創紀錄的1億單。

隨後眾安保險又相繼與攜程合作推出航班延誤險、與平安保險聯合推出保驫車險等。得益於「蜂巢式」的管理結構,以產品經理為業務核心,眾安能夠在15天內推出一款新產品,四年內一共推出了262款產品,這個研發速度也讓傳統保險公司望塵莫及。

眾安保險開業時,馬化騰、馬明哲、馬雲三人出席

立足互聯網險種,開拓保險科技

儘管以保費總額和凈利潤來計算,眾安在國內的保險公司中還未達到第一梯隊的級別,但其在互聯網保險領域長期以來都是獨佔鰲頭。

「自我們於2013年10月成立起至2016年12月31日,我們累計銷售逾72億份保單,服務約4.92億名保單持有人及被保險人,根據Oliver Wyman報告,按此期間的該等指標計,我們於中國保險公司中排名第一。此外,我們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保險公司,於2016年錄得總保費人民幣3,408.0百萬元。」招股書上這麼解釋了眾安的行業地位。

截至去年末,眾安保險已搭建生活消費(例如「退貨運費險」)、消費金融(消費者借貸及消費)、健康(例如醫療險「尊享e生」)、 汽車(保驫車險)及航旅(主要為航空意外、延誤險等)等五個生態系統,並向逾4.92億客戶銷售逾72億份保單,總保費從2014年的7.94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22.83億元,並進一步增至2016年的34.08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107.2%。

從眾安的第一支成功的互聯網保險產品退貨險來看,其保險業務發揮了互聯網依靠流量取勝的特質,形成了一個獲客、拉低邊際成本、降低保費、再獲客的循環。這一階段眾安推出了大量的新奇特險種,包括輪胎意外保、小米盜刷險、大疆無人機險等等。在2014年,人均保費金額只有3.9元。隨著多元化業務的開頭以及個人保單金額的增加,2016年時這個數字達到了9.3元。

2016年7月,眾安保險成立了全資子公司眾安科技,圍繞保險等核心業務,對外向金融機構輸出A(人工智慧)、B(區塊鏈)、C(雲計算)和D(大數據)等技術能力。目前,眾安科技已經有了T、S、X三大系列產品:T是區塊鏈線的技術;S線是賦能於保險和一些金融服務生態的標準技術產品和套件;X線是整個數據智能和人工智慧的套件。舊機碎屏險、區塊鏈養雞等項目都是在眾安科技支持下發展起來的新產品。

從眾安的財報數據來看,保費雖然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凈利潤卻在2016年大幅下滑。2014年眾安實現了3698萬元的凈利潤,2015年增長至4426萬元,2016年大幅下跌為937萬。陳勁曾對外界表示:「眾安成立以來綜合成本一直超過100%,這也代表著業務本身是虧損的,前兩年盈利來自於投資收益,而出現該狀況主要源於互聯網業態發展初期的巨額前期投入以及市場波動行情帶來的投資收益下滑。」

眾安在線CEO陳勁向港交所送出了「先知、先見、先行」的六字筆墨

對內需降低依賴,對外需抵禦眾敵

互聯網保險領域,眾安的體量遠超過同類公司,但這並不意味著它能夠高枕無憂。可以說,眾安保險所面臨的壓力並不是這些同類企業的競爭,而是來自於傳統保險企業和互聯網大公司對保險行業的覬覦。

以保險公司為例,2016年7月,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參與發起設立的太平科技保險獲得中國保監會批准籌建;平安近期也發布了「智能保險雲」產品,其中包括「智能認證」、「智能閃賠」等產品。

而互聯網公司也在保險行業競相追逐。國內最大的搜索公司百度左手同安聯保險、高瓴資本三方共同宣布發起成立互聯網保險公司百安保險,右手又與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太保產險發起設立一家股份制財產保險公司。

雖然眾安背靠阿里騰訊等大股東,但在成立伊始,就有媒體指出,眾安只能算是股東們的「乾兒子」。果然,這些大股東也開始紛紛扶持起了自己的親生子。阿里健康攜手中國太平、太平人壽等企業發起阿里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螞蟻金服通過收購完全控股了國泰產險,而且螞蟻金服自身也成立了保險事業部。

雖然螞蟻金服回應,這並不影響與眾安保險的合作關係,但是由於眾安保險一直以來都得到阿里集團的大力支持,伴隨著阿里和螞蟻保險生態建設的完善,這種傾斜性的支持勢必會逐步減少。

「業務發展上來講,我覺得的確有些業務看上去非常類似,細細分析下來都有各自的定位,比如騰訊和阿里更多強調開放的平台,而眾安保險更多是專註於在保險科技垂直的領域裡面的深耕和發展。」在正式招股的發布會上,眾安保險CEO陳勁這樣回答了記者的疑問。

沒有自有場景,依賴合作夥伴的銷售方式也是眾安的軟肋之一。如在生活消費領域,淘寶、天貓等夥伴的退貨場景就是典型案例,為了同其他退貨險的供應商競爭,眾安也被迫提高了渠道費用,即為招股書中所描述的諮詢費和服務費。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眾安有4億用戶,如果合作夥伴更換供應商,或者場景需求改變,這些用戶幾乎會流失殆盡。

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三年間,眾安保險通過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平台售出的保險產品分別占同期總保費的99.8%、97.9%、86.5%。既然場景不可改變,那麼儘可能多地尋求合作夥伴,才能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截至2017年3月31日,眾安與阿里巴巴、蘑菇街、攜程、滴滴出行、小米、螞蟻金服、天翼等199個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建立了合作關係。

作為第一家持牌的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引領了一個新的保險時代,衝擊了傳統的保險行業和金融行業。現在,它所面臨的問題也幾乎是同類公司共同面臨的問題。隨著敲鐘結束,上市之後的眾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解鎖新的成就,更值得市場關注。

新鮮有料的產業新聞、深入淺出的企業市場分析,輕鬆愉快的科技人物吐槽。

責編 | 劉考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科技 的精彩文章:

被國內監管一鍋端後,ICO代幣能在海外重獲新生嗎?
四巨頭加緊在硬體領域的追趕,欲幹掉蘋果統治用戶未來
三星中國大變革
賣了11億美金的HTC手機沒有「死」,1個多月後將推全面屏新機
飛機上快能玩手機了?來看看解禁令背後的那些「辛酸」往事

TAG:鳳凰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