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粘人打人愛哭愛發脾氣?八大技巧教育孩子學會自律

孩子粘人打人愛哭愛發脾氣?八大技巧教育孩子學會自律

孩子粘人打人愛哭愛發脾氣?八大技巧教育孩子學會自律

為什麼我家孩子總是愛粘著媽媽?

為什麼我家孩子愛發脾氣亂摔東西?

為什麼我家孩子總是愛哭哭哭?

為什麼我家孩子愛打人?……

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情況?這是孩子自控力,自律能力弱的表現。

其實在孩子的自律性格形成過程,這是一個普遍狀態。那麼,孩子還這麼小,有必要學自律嗎?如何才能讓孩子從小學會培養自律的習慣?是每個家長關心的問題。

就孩子的自律問題找了臨床醫學碩士畢業又是英語老師的朋友blue做了交流,感觸頗多。她家的孩子自律性非常好。比如說,上早教班,老師反應她兒子特別能坐的住,別的小孩都大喊大叫,尖叫哭泣連連。他則安靜地坐著,玩他的遊戲,沉浸於自己的世界裡。在家也是可以自己乖乖看書。還有棒棒糖是每個孩子都愛的,但是他知道吃棒棒糖對牙齒不好,blue給他買了然後給他嘗嘗,他舔了一下給回媽媽,說不要吃了。

要是別的孩子,糖果拿到手就很難拿回來啦,可是他做到了。三歲的孩子,自律性就已經這麼強。真是少見。都說三歲定八十,想必以後也會是個自律性超強的優秀的人才。

3-6歲月,被稱為「潮濕的水泥期」,孩子85-95%的性格在這個階段形成。7-12周歲是「正凝固的水泥期「,孩子的85%的性格已形成。

在性格的形成初始階段,家庭教育顯得尤其重要。如果家長適當地給予引導和肯定,制定相應的規則,孩子從小就會有一個很好的自律習慣,那麼長大後,他的自律感也會非常強,而且自然會是相當優秀的人。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呢?

我們先來看看孩子為何會有這些負情緒的現象?孩子愛發脾氣愛哭愛打人?

只有一個答案:因為得不到滿足!

我要糖果他不給我,我還想玩一會呢他不給我玩,我想要媽媽陪我她不陪我,我想要玩那個玩具他不給我……

這就是孩子的想法,因為訴求得不到滿足,要求沒有得到回應,所以大喊大叫,大哭大鬧,以此來引起大人的關注。以為這樣大人就會滿足於他。而大人若是不滿足,就會陷入惡劣的關係中,打罵吵鬧不錯,小孩不開心,大人也頭疼不已。

那麼,如何來改變?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律?


一,延遲滿足

我要那個,我要這個,我就要這個,我一定要那個……

當孩子有了自主意識,他就會表達他的訴求。倘若馬上答應他,那他就習慣了以後想要什麼就馬上就要得到,刻不容緩,整個性格中的戾氣越來越重。

並且對別人的需求不敏感,不會替他人考慮。到了青春期,叛逆期就到了,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養育就會導致各種令大人頭疼的結果。

所以要養成延遲滿足的習慣,是不要馬上就答應他,哪怕找各種各樣的借口,慢點再慢點答應他,逐漸克制他的慾望。

比如逛超市,買了他最愛喝的酸奶,最愛吃的零食,或者水果。我會告訴他,只能拿著,現在不能吃,我們回家再吃好嗎?

比如烘焙了蛋糕,放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我會告訴他:還不能吃,等涼了,等其它家人都齊了再吃。

再比如你想要這個?那拿一樣你最喜歡的東西來換?繼續各種各樣的借口……

終於得到了,他會發現:原來得到來之不易啊。於是孩子學會了剋制再克制。

二,定好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必要的規則是要有的。

沒有規矩,孩子不知道哪些需要剋制,什麼時候都會任性而為。

比如規定他:別人的東西不能拿,別人的玩具不能帶回家。

吃飯前要洗手,吃飯過程中不能離開座位,不能玩玩具。

不經同意不能看電視,看動畫片玩遊戲不能超過15分鐘。

媽媽工作時候不能打擾,玩具要自己收拾好,東西哪裡拿的放回哪裡去

……

各種各樣的規則,每天和孩子提上多幾遍,很快就會記住了。不記住就給予適當的懲罰,比如不能看動畫片了,今天做得非常不乖,媽媽今天不抱你了。相對的,做得好的,可以獎勵一個吻。我們家就特別喜歡這個獎勵。

除了硬性要求,還可以靈活地,和孩子約定玩耍的時間,遊戲的內容,或者約定讓他快樂的出遊,等等。

而且多和孩子玩遊戲,定好遊戲規則,在遊戲的過程中他就會明白,每個人的自律行為,和隊友的合作精神,會直接影響大家的成績。從而明白自律是非常重要的。

三. 堅持的力量

其實孩子很多習慣是需要依靠大人的堅持才能培養的。孩子的毅力還比較薄弱,要是沒有督促,他就會任性而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那麼長大了,良好的習慣就更難培養了。

比如刷牙,也許孩子不喜歡牙膏的味道,也許刷牙弄疼過,也許就是不愛刷牙。

但是這是必要的生活習慣,不能由著他,那麼就要每天在他耳邊念念念,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要刷牙,睡覺前也要刷牙,堅持不懈地督促他。直到他養成這個習慣為止。起床第一件事,條件反射地去洗手間刷牙。

再比如飯前飯後都要洗手也是一樣,睡前看書也是一樣。

再比如陪養禮貌的堅持,遇到人要打招呼,別人問你話要回應。不小心弄到別人要道歉,別人幫助了你要說謝謝……

慢慢地,孩子就會形成規律的生活,對他人有禮貌。他自己也會意識到自律的重要性。


四,大人需要以身作則

孩子是最厲害的模仿師。大人的一言一行,孩子都可以銘記於心。然後不知什麼時候,他就會冷不丁地模仿或者拆射出該行為。

媽媽(曾說過):你再纏著媽媽,一會就不陪你玩遊戲了?

兒子(學會了):你再不陪我玩,我就把你的手機沒收了?

媽媽(曾說過):你幹嘛又哭啊

兒子(學會了):你幹嘛又生氣啊?……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的可塑性十分強,所以不管遇到什麼事,在孩子面前,都需要小心應對。以正面的積極的太度來回應。那麼孩子學會的就是積極的正面的。要是總是抱怨,打罵,那麼孩子學到的全是負面的。所以孩子的態度,就是大人的態度的影子。

遇到孩子做了令我們生氣的行為,我們如何回應孩子,才是對孩子最好呢?如果我們先克制自己,保持平靜、安靜而自信,那麼孩子會吸收這種積極態度,遇到再壞的事也很快平靜下來,冷靜面對。


如果我們自己努力做到自律,孩子會吸收我們的態度,一切會恢復和諧。如果我們對孩子講道理,告訴他們我們為什麼要他們做某事或不做某事,就會過早地喚醒他們的思考能力和智力,將他們過早地從童年的夢幻世界中拉出來。通過模仿,他們開始反過來和我們講道理,而且會非常擅長此道。魯道夫·斯坦納認為,只有在孩子將近五歲的時候,才可以喚醒他的是非觀。

由此可見,在這個階段,孩子其實沒有是非觀的概念。他做的只是模仿大人,不管理解不理解,就是參照著大人的做法或者態度表現出來的。

所以大人的行為,需要謹而慎之。


五,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孩子有了自主意識之後,很多事情都想要自己親自動手,都想試一試,做一做,弄一弄。所以這個時候,正是培養他自主和獨立的時機。

可以給孩子多一些自主選擇的權利。這樣他就會對自己的選擇有一個明確性,控制自己,不再搖擺,也不能再作其它選擇。不能想要這樣,又想要那樣。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到底。

你想去動物園還是去遊樂園?去遊樂園?那好,選擇好了就不能反悔咯。不能看動物咯。


六,加強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對於培養中小童的時間管理觀念,我前一篇關於手機的文章有說到,就是孩子玩遊戲或者看動畫片的時候,用時間來規定他的行為。然後不斷地提醒他,告訴他還有多少時間。

動畫片只能看15分鐘哦,還有十分鐘,還有五分鐘……一分鐘。好了,時間到。

這樣在不斷的提醒中,孩子就會知道了哦原來五分鐘這麼長,十分鐘這麼長。

再比如在外面玩:不玩了,回家了。不行,我還要玩。好吧,給你五分鐘。然後五分鐘到了他自動要求回家。

對時間的把控越好,自律性越好。


七,高質量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就是100%的用心陪孩子,不是一邊做事一邊陪,一邊看手機,一邊做其它的,三心二意。而是全心投入去陪孩子,看一本書,玩一個遊戲,或者用心安靜地看著他畫畫。他會感受到來自爸爸媽媽的全身心的關注。

前面說過的朋友blue也說過,孩子的哭鬧問題,都是訴求不滿,得不到高質量的陪伴。其實孩子希望你多關注他才會有哭鬧,扔東西之類的表現。這個階段的需求是正常的,要是5歲後,就會表現出他付出給其他人,你想他粘他都不那麼粘啦。她說的都挺有道理,方法還挺好的。小作總結一下:

1,讓他哭,不安撫。

孩子一直哭鬧怎麼辦?

「先他自己哭一會,我就坐旁邊,提前跟家裡老人說好不準安撫,他一會過來要求我抱他,我會抱他,拍拍他安撫。他平靜了我在告訴他為什麼。」

Blue的平靜安撫法很是管用。記得我在前面說過嗎?大人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態度。孩子哭鬧,千萬不要凶他,或者馬上安慰他。讓他自己平靜下來。

孩子有時候也許只是任性行為,如果一味地安慰孩子,或者一哭鬧就滿足他的要求,就是縱溺他的壞脾氣。難以讓他學會自律。

2,多做選擇題

孩子要粘著大人時,怎麼辦?什麼事都做不了。

「盡量讓他做選擇題。希望他也能有自己玩一會的時間,以後上了幼兒園也是一樣(鋪墊階段)。如果實在想媽媽陪你玩,那媽媽工作前先陪你玩一會,然後再工作好嗎?那個時候你就不能打擾。」Blue如是說道。

「原則性問題,又堅決不妥協。其他的問題可以酌情。盡量多做選擇題,少做判斷題,這樣孩子感覺就不會是太強制」。

是的,可以和孩子說,你是想看書呢,還是畫畫,媽媽陪你看一會,然後媽媽就要做別的事了好嗎?你不能再打擾媽媽了哦?他自己立下的規定,就會自己遵守。如果不遵守,強制要求這個規則,不需再理他的哭鬧。

或者可以和孩子說,你想媽媽先做完事再陪你玩呢,還是想先陪你玩一會再做事?

說出一個具體的選擇給他。選擇了,就不能反悔。同時也提升孩子自律行為。

3,多肯定他,並且滿足他的要求。

「陪伴其實也不一定是要百分百全程,但是一定要在他的訴求第一時間給出應答,他情感滿足了,即使看著你工作,他都會覺得開心」

「對,不斷的肯定,滿足他的情感要求。因為目前而言,你對他是最重要的。」

是的,孩子其實是得不到滿足,感覺心理慌亂,沒有安全感,要是爸爸媽媽能專心陪他一小段時間,開得開心,盡興,那麼這種快樂感就足夠他回味和延續了。再也不會纏著你了。

所以了解了這些非常實用的辦法,下次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八.鼓勵鼓勵再鼓勵

鼓勵和肯定是成長必需的雨露和陽光,培養自我意識。

多鼓勵孩子,在於任何情況下,不管是他做得好還是不好。都可以先肯定他做的好的部分,再批評做得不好的。

因為孩子的情緒都是非常敏感脆弱的,先批評他他情緒就會陷入一種低落情緒,脾氣也會變壞,後面再表揚也還是會悶悶不樂。所以一定要先揚後抑,肯定孩子的行為,再提出建議。

比如畫畫,畫得不好看,也不能隨意批評。如果老是和孩子說:怎麼畫得這麼難看,醜死了。那麼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打擊。很難再提起畫筆了。

如果說,哇,畫得不錯哦。這是什麼呢?它在幹什麼呢?通過問題的誘導,孩子就會慢慢解釋出來。自信心就是慢慢而來。那麼慢慢地,他總是自信心滿滿,他會讓自己的情緒一直在一個可控的範圍,自律又自信。

又比如說孩子打人了,咬人了,抓人或者踢人了。怎麼處理?當他以為我們會生氣,狂風暴雨會來臨的時候,我們抱抱孩子,讓他的身體變得溫暖,握住他的手,蹲下來耐心和他說:「如果你的手很溫暖,很有力,它就不會打人。」手是用來和別人握手的,拿東西,傳遞東西給別人,或者手是用來拍拍別人的肩膀,撫摸一下媽媽的臉蛋。手喜歡做溫柔的事。打人,它會疼,別人也會疼。明白了嗎?「

要是孩子踢人,咬人,也這樣告訴他:」「寶寶牙齒長得真好看,但是嘴巴牙齒是用來咬蘋果的,咬你喜歡吃的食物的。不是咬別人的哦。別人咬你的時候也會疼的。

以上這些方面,是針對孩子自律性缺乏的一種培養。當然,或許除了一些規則的遵守管理,更應該去引導,培養孩子的興趣和自主能力。有時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自律也需要遵從孩子的天性,學會順其自然。順其自然也是喚醒孩子自覺的一種。

孩子就是孩子,有時也會撒嬌賣萌淘氣,所以還是玩多付出耐心於關愛哦!

總而言之,教育孩子自律,大人先要自律,以身作則,多點堅持,多點耐心,多鼓勵,多陪伴,其實對孩子來說,爸爸媽媽就是權威,孩子都是會聽你的。

孩子的滿足感得到了,自信心處到了,漸漸地,孩子就不再亂髮脾氣,也不會輕易哭哭哭,和愛打人啦。再長大一些,上學了,什麼做作業拖拉啊,上課不認真啊,和同學吵架打架啊,這類頭疼的問題就不再會有啦。

所以,要想孩子越養越輕鬆,要想孩子越大越自律,那麼,給孩子多些耐心,自律習慣培養,從現在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