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13.8萬元拍下的「郭沫若等致方介堪19幀信札」 結果全是贗品

13.8萬元拍下的「郭沫若等致方介堪19幀信札」 結果全是贗品

方介堪弟子馬亦釗在比對郭沫若來信,左為真品照片,右為李先生拍得的贗品照片。

以13.8萬元拍得「19幀郭沫若等名家致溫州藝術大師方介堪信札」的收藏愛好者李先生,向記者表示,他在5月28日四川文物總店和雲南典藏拍賣集團公司舉辦的拍賣會上拍得的19幀信札無一為真,他將起訴維護自己合法權利。方介堪兒子、方介堪藝術館館長方廣強披露,這批與真品相似度極高的贗品,可能出自外地來溫的書畫造假者之手,有關真品精細信息可能在出版過程被人利用。

13.8萬拍得19幀信札

經求證全是造假之作

方介堪是中國現代書法篆刻大師,長期居住溫州,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等職,他畢生從事藝術創作,先後治印2萬餘方,郭沫若評其印章「爐火純青」。方介堪與黃賓虹、郭沫若、謝稚柳、啟功、沙孟海、沈伊默等藝術大家有著深厚的友誼。在長期交往中,他們魚雁往來,信札是他們友誼的最好見證。

取得拍品不久,李先生獲得一本由方廣強編輯的《玉篆樓藏信札集》,查閱發現他獲得19幀信札和《玉篆樓藏信札集》收錄的19幀信札,彷彿是孿生兄弟,字跡幾乎一模一樣,但信箋不同,印章處理也有差別。李先生向《玉篆樓藏信札集》責任編輯求證得知,《玉篆樓藏信札集》一書收錄方介堪多年來與諸多藝術大家的往來信札,信件全部來自方介堪家屬,方介堪兒子方廣強為該書作者。這意味著李先生拍得的這19幀信札肯定都是造假之作。

「現代化」手段造假

真品精細信息被人利用

李先生說,拍品信札在書寫細節可以說達到細節逼真的程度,筆墨在濃淡,筆順、筆峰輕重,個性處理上都幾乎做到了分毫不差。尤其啟功、郭沫若、徐無聞等幾通造假信件來看,幾乎做得一模一樣。

從信札材質觀察,李先生稱:「拍品信札可謂『周到細緻』,民國或1949年解放後專業書畫社、專業機構的信箋『雲霞紙社制、燕京書畫社、中華民國』等字樣清晰可見,且紙張泛黃,歷史感力透紙背,令藏家真假難辨。」

方介堪弟子、著名書法家馬亦釗看了李先生拍得19幀信札也感嘆造假猖狂。這19幀信札涉及13位藝術大家,他們均有不同的藝術特點、書寫風格,並且書寫工具不同,有毛筆、鋼筆等,這樣非單一造假者所能做到。有關專家指出,從此組造假信件來看,這組信札不是憑空臆造的造假,首先他們須有原件作為仿本,也就是說他們得有原件或者原件的出版物。這組造假的仿冒品,要麼參照了出版物,要麼從方廣強手上拿到了信札原件來仿冒。還有,以《玉篆樓藏信札集》2015年11月出版時間來看,這組信札的造假時間應該就在近一兩年。而且,從逼真度而言,不排除是團伙造假所為,造假過程也有可能動用一些「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也就是所謂高科技造假。

方廣強披露,這批與真品相似度極高的贗品,可能出自外地來溫的書畫造假者之手,他就曾在市區的妙果寺收藏市場發現與方介堪先生有關的信札贗品。這批19幀被仿,可能是真品精細信息在出版過程被人非法利用。

科技提升了印刷質量

高仿書畫常魚目混珠

出版編輯這本書,從收集資料到出版印刷,馬廣強前後用了多年時間。「除了這本《玉篆樓藏信札集》外,多年來,我先後將與父親有關的文史材料出版了7套書,就是希望把這些珍貴的文史資料分享給世人。隨著書籍印刷質量的提高,在給閱讀者帶來更好的體驗外,沒想到為造假提供了『方便』。」馬廣強說。

馬亦釗說,文玩書畫造假,歷朝歷代都有存在,只是不同時期手段不同。馬孟容、馬雲愚的真跡,也曾「被造假」。近年來,隨著印刷水平的提升,書畫印刷品的清晰度大大提升,一方面,這給學習者提供更加有質量的學習模板,另一方面,也給造假者提供了造假資源。

常有人拿著書畫的照片請馬亦釗鑒別,馬亦釗往往告知,現在的高仿書畫逼真到常常可以魚目混珠,單憑照片無法進行鑒定,不僅如此,裝裱之後的作品,僅靠觀察外形也很難鑒定真假。

拍賣公司不透露委託方

買者認為免責聲明無效

李先生已與四川文物總店和雲南典藏拍賣集團公司交涉,李先生說,「拍賣公司拒絕開具發票,並且以保密協議為由隱瞞造假信札的委託方。」

本報記者在雲南典藏拍賣集團公司免責條款中看到:「本公司對拍品的任何介紹及評價均為參考意見,不成為對拍賣品的任何擔保,對拍賣品的真偽、品質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競買人或其代理人有責任親自查看拍賣品原件,對有關拍賣品的實際狀況充分了解,並對自己競投某拍品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對此,李先生認為:「懷疑拍賣公司未盡到鑒別的責任。拍賣企業、委託人明確知道或應當知道拍賣標的有問題時,免責聲明無效。」

溫州有關律師認為,文化部於2016年3月15日發布了新修訂的《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修訂辦法明確指出:「禁止經營來源不合法的藝術品,應買受人要求,應當提供相關來源證明文件,並且拍賣行要保存相關原始文件不少於五年」。並明令禁止「偽造、變造或者冒充他人名義的藝術品」。李先生有望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來源:溫州晚報

附錄:

川文藏珍:第三屆「川滇聚珍」藝術品拍賣——方介堪的「朋友圈」

方介堪(1901-1987)永嘉城區(今溫州鹿城區)人。原名文渠,字溥如,後改名岩,字介堪,以字行。工書,能畫,尤長於篆刻。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全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中日蘭亭書會名譽顧問。

方介堪青年時代

篆刻中的方介堪

方介堪生來性近翰墨,少時跟父親寫字刻印,其畢生從事藝術創作,擅長金石,先後治印2萬餘方,在金石印學中具有精深的學養和功力,其篆刻藝術風格獨到,章法穩重,手法嫻熟,靈秀生動,尤其是在鳥蟲篆刻中造詣極深和富於創造性,通過自己的才情和學養、智慧與膽識、機敏與技巧,構建了突出的個人風格,以其精雅華美的風貌體現了上個世紀的金石學界的包前孕後的藝術風範。包前孕後是一種風範一種氣度,一個人具有這樣的風範和氣度可能就會成為一個大師,事實上歷史的任何一位藝術大師,都具備包前孕後的風範和氣度,先生正是一位承前啟後的大師。

方介堪與友人

方介堪與友人

中國書畫離不開印章,故而方介堪結交了大量書畫界的朋友。他與書畫界的朋友交往緣於金石,其中不僅有經亨頤、何香凝等人「寒之友」社的中堅,還同金石書畫界元老名流褚德彝、曾農髯、黃賓虹、丁輔之、王福廠、高野侯、樓辛壺、鄭午昌,及潘天壽、林散之、謝稚柳、唐雲等人,都有交往,還有「張畫方印」的佳話,其中張就是張大千,方就是方介堪,他與張大千的友誼最深,交情長達半個多世紀。

方介堪於張大千

方介堪與他們的深厚友情也堅如金石一般,這一封封細入生活的書信,就是他們友誼的最好見證。而且在對待友人上也忠信仗義,更值得我們緬懷與學習。

下面從此組拍品中選兩封有前後關係的書信,讓我們從這幾字幾筆中窺探方介堪與葉淺予之間的金石情誼·····

葉淺予來信之一

介堪翁:

三月一日函到,奉命抑印如數寄悉,前之北游之事,已向有關方面聯繫,文化部國畫創作組同意邀請你來北京作一次藝術旅行,希望你帶些石章來,備各方索刻,去年福州周哲文來北京舉辦印章展覽,深受京中人士歡迎,吾兄名宿,必受歡迎,西泠紀念會不知何時舉行,可在會後由杭州來京,或煩前期後悉聽尊便。草復問好。

葉淺予 三月十六日

葉淺予來信之二

介堪老兄:

我於上月七日進醫院治療大腸腫瘤及膽結石症,手術經過良好。今日出院歸家暫息,二天後將轉西郊三〇九醫院作進一步治療,該院距創作組不遠,估計十月間可再度出院。聞創作組同志雲,九月間住房較擠,已通知你推遲行期。最近讀大扎,知同意改在十月間來京,甚慰,病中得悉數次來函,均已轉創作組,未能一一作答,頗以為歉!請諒之。邵家業照片及吳君畫皆收到,請代向二君道謝。傾讀香港《書譜》二十八期,大作「象軸留珍」已發表並附稚柳題籤,此列寄國內不多,海外主要流傳,大千必能見之。特此奉聞,並致敬禮!

葉淺予 八月廿六日

葉淺予(1907-1995)浙江桐廬人,從事國畫教育,以舞蹈、戲劇人物為主的國畫創作,中國漫畫和生活速寫的奠基人。曾任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美院教授。擅人物、花鳥、插圖、速寫等。曾為茅盾小說《子夜》、老舍劇本《茶館》等書插圖,出版個人畫集多種。

方介堪為葉淺予制印

朱顏辭鏡花辭樹,歲月無聲,旁人更無需多言,下面我們就一起慢慢品讀方介堪與民國大師們「朋友圈」中的往事········

黃賓虹來信

黃賓虹(1865-1955)原籍安徽省徽州歙縣,生於浙江金華。初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朴存,號賓虹,別署予向。近現代畫家,擅畫山水,為山水畫一代宗師。

何海霞來信之一

何海霞來信之二

何海霞(1908-1998)北京人。名瀛,字海霞,以字行。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早年從師張大千學畫,1946年隨張氏入川寫生。為「長安畫派」代表畫家之一。1983年任陝西省國畫院副院長,不久調北京中國畫研究院工作。擅長山水,亦能花卉。其創作往往將青綠工筆與水墨筆意融為一體,立意新奇,筆力雄健,風格渾厚而不失秀麗。

謝稚柳來信之一

謝稚柳來信之二

謝稚柳之來信三

謝稚柳來信之四

謝稚柳(1910-1997)江蘇常州人。原名稚,字稚柳,後以字行,晚號壯暮翁,齋名魚飲溪堂、杜齋、煙江樓、苦篁齋。擅長書法及古書畫的鑒定。初與張珩(張蔥玉)齊名,世有「北張南謝」之說。

郭沫若來信

郭沫若(1892-1978)生於四川省樂山。原名郭開貞,字鼎堂,筆名沫若。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是我國現代著名的無產階級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書法家、學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會活動家。

啟功來信

啟功(1912-2005)

北京市滿人。自稱「姓啟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號苑北居士。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當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鑒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教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九三學社顧問、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顧問、西泠印社社長等職務。

丁輔之來信

丁輔之(1879-1949)浙江杭州人。原名仁友,後改名仁,字輔之,號鶴廬,又號守寒巢主,後以字行。系晚清著名藏書家丁松生從孫。近代篆刻家、書畫家。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書楹聯編成冊,又喜篆刻,名印金石,代有收羅,尤以西泠八家印作為多。

沈伊默來信

沈尹默(1883-1971)浙江吳興人。原名君默,字中,號秋明,別號鬼谷子。早年留學日本,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校長、輔仁大學教授。1949年後歷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上海市人民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等職務。以書法聞名,,以正、行、草書名世。深受眾多文人墨客賞識。民國初年,書壇就有「南沈北於(右任)」之稱。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書壇有「南沈北吳(吳玉如)」之說。

沙孟海來信

沙孟海(1900-1992)生於浙江鄞縣。原名文若,字孟海,號石荒、沙村等。曾就讀於慈溪錦堂學校,畢業於浙東第四師範學校。康有為、吳昌碩等大師,對以後沙孟海的書法和篆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兼擅篆、隸、行、草、楷諸書。學問淵博,於語言文字、文史、考古、書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曾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浙江美術學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長,西泠書畫院院長,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陸維釗來信

陸維釗(1899-1980)浙江平湖人。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自署劭翁。南京高等師範文史地部畢業。曾在聖約翰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院、杭州大學任教。曾任政協浙江省三、四屆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理事。精書法,擅山水、花卉、治印。晚年以書法卓絕,馳名於世,溶篆、隸、草於一爐,圓熟而精湛,凝練而流動,晚年獨創非篆非隸亦篆亦隸之新體--現代「螺扁」,人稱陸維釗體,獨步古今書壇。是我國現代高等書法教育的先驅者之一。

晏濟元來信

濟元(1901-2011)四川內江人氏,曾居重慶。名平,別號素貞老人、老濟、濟公、江洲散人、世紀老人。他曾與于右任、謝無量、何香凝、郭沫若、張大千、張善子等交情深厚,並在當時畫壇享有很高的聲譽。朱德觀其畫後稱「海外有個張大千,國內有個晏濟元」。

吳子玉來信之一

吳子玉來信之二

吳子玉(b.1930)生於廣東省佛山市。名灝,字玉、又字子玉,號遲園、遲居士、退園詞客。1948年考入廣東省立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為校長丁衍庸所器重,師從趙少昂、謝稚柳先生為師。

徐永年(無聞)來信

徐無聞(1931-1993)四川成都人。本名徐永年,字嘉齡。三十歲後因耳疾更字「無聞」, 室號守墨居、燭名室、歌商頌室等。1945年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在文字學、金石學、碑帖考證、書法、篆刻、詩詞、繪畫、教育、收藏等領域都是行家裡手,是當代一位全能型的人物,對藝術界、學術屆、教育界皆有巨大影響。生前任西南師範大學教授。

LOT509

名家墨緣方介堪信札十九幀

紙本 信札

尺寸不一

RMB:120,000-220,000

書藝公社出品

魚傳尺素/方抱枕

魚傳尺素/「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藝公社 的精彩文章:

賈平凹的字被奚落!
祝嘉:書法的疾澀
70歲王鏞最新力作,101方銘硯和題拓
書法好的速報名來,公辦學校請你當老師!
林語堂:也許只有書法,才能夠看到中國人藝術心靈的極致

TAG:書藝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