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夜追兇》大熱背後故事:一次來自內容「鄙視鏈」底端的逆襲

《白夜追兇》大熱背後故事:一次來自內容「鄙視鏈」底端的逆襲

導讀:作為當下平台最重要的內容文本,網劇經歷過前期摸索、追求性價比的階段,在國產內容的「鄙視鏈」里,位於電影、電視劇之外的第三世界。

記者丨吳燕雨 北京報道

白天、黑夜,一樣的臉,藏著不同的人格。

「過氣」發福的潘粵明、85後導演王偉、一個在三年後被重新翻出來的劇本……隨著雙胞胎兄弟在尋找真相與兇手的過程中不斷解密,自製網劇《白夜追兇》似乎在一夜之間成了爆款。

但這並非偶然。

截至9月27日,《白夜追兇》網播量達12.7億,在同期網劇中遙遙領先,豆瓣評分達到9.1分。而幾乎是同一階段,愛奇藝推出懸疑推理類網劇《無證之罪》,豆瓣評分達8.5分,騰訊視頻也推出經典港劇續集《使徒行者2》。

同一題材網劇大熱,是觀眾喜好的變化?在阿里文娛大優酷影劇中心高級總監、《白夜追兇》總製片人袁玉梅看來,推理劇大熱並非題材紅利,相反,除非沒人做過的題材,內容的題材紅利時代已過。爆款的邏輯在於,故事及其特色。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白夜追兇》是一部美劇節奏的、有電影質感的罪案劇,最終呈現的品質基本接近了立項時想要的樣子。

不能忽視的是,互聯網平台在長期的內容探索中,其駕馭內容的能力正在提升。早在今年4月,優酷就提出了「超級劇集」的概念,即單一平台播出的劇集,符合電影級製作、有影響力的IP、有號召力的主創任一條件的劇集。

從網劇到超級劇集,視頻平台將不再是單純播出、而是全鏈路的深度參與,以實現從網台自主排播到跨媒體聯播的轉變。《白夜追兇》們的大熱,便證明了這一點。曾處在內容「鄙視鏈」底端的網生劇集,正在完成一次逆襲。

美劇氣質

看起來是一夜爆發的故事,實則醞釀著近兩年的精密布局和內容思考。

進入優酷後,袁玉梅經歷了《萬萬沒想到》、《寒武紀》等優酷自製內容。在嘗試了偶像劇、喜劇等題材後,袁玉梅想做一部美劇氣質的作品。「我認為罪案劇最容易達成美劇氣質。」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上一部讓她覺得有美劇氣質的是張黎導演的《黎明之前》。

確定了罪案劇的方向,便是思考拍什麼,尋找劇本。她最喜歡的推理劇故事是編輯雷米的《心理罪》,在客觀原因錯過了製作第一季之後,她只得尋找新劇本。

「我認為職業編劇寫不了罪案劇,因為這需要生活的基礎,懂得物理、化學,並非天馬行空。」這時,她猛然想起自己在三年前看過的一個叫《白夜追兇》的劇本,故事的獨特氣質一直留在她心裡。

「編劇指紋老師是律師出身,他的底子好,幾個案件都對,唯一需要的是順著主線人物的邏輯,把很多東西都順上,比如劉音(劇中人物)為什麼幫他們,周舒桐和她爸爸是什麼關係?該化解的化解,該處理的處理。」

題材紅利已去的大環境下,特色便於作品脫穎而出。相比於同類網劇,《白夜追兇》的最大特色是由潘粵明一人分飾兩角的雙胞胎兄弟。優酷為此重新定義了「硬漢」,即並非猛男,而是儒雅、含蓄、智商高。43歲的潘粵明符合這個形象,也創造了沒有小鮮肉的高流量現象。

GIF/415K

《白夜追兇》中,潘粵明飾演的雙胞胎白天黑夜兩種人格破案緝兇

不同於傳統推理劇的套路,它避開了本格派推理和社會派推理兩種傳統推理類型,找到了新的路徑,即「硬漢派的懸疑推理劇」,同時避開了暴力類型,「白夜追兇的氣質是不一樣的,不是誇張、浮誇的,也不是神探。」

下一步是找到對的人,這也是製片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心理罪》的監製五百、B組導演王偉,是袁玉梅最想要的組合。「我沒有第二個人選。」

早在2013年,袁玉梅與王偉合作mini劇《乙方甲方》,剪輯師出身的王偉給她留下很深印象。「他的節奏感很好,刪減的時候幾乎2秒都刪不下去,一句廢話都沒有。」對於一部美劇氣質的網劇,導演對節奏的把握至關重要。

作為製片人,導演負責拍攝、控制節奏,袁玉梅則負責把控這個過程,讓作品不偏離立項時的雛形。多年的製片經驗,加之天生對影像系統的敏感,袁玉梅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去年10月開機,開機前,袁玉梅把自己想要的一個美劇畫面發給導演,之後,她常常對色彩提出建議。關宏峰、周巡、周舒桐出現在一個畫面的時候,每個人的色彩應該是怎樣的,如何通過調色修飾潘粵明拍攝中發福的臉等等。

此外,不同於去年以來,網劇一季10集的格式,《白夜追兇》32集的設置,更接近電視劇格式。這樣做的原因,除了內容容量需求外,袁玉梅認為,一季10集的格式,不利於現階段網劇的推廣和發酵。

「除非是《紙牌屋》這樣的級別,有資格讓觀眾等,拿到入場券是很重要的,沒有自信就不要這麼做。」

定位用戶需求

按照一般互聯網對用戶的分析,《白夜追兇》應該是純粹的男性網劇,但袁玉梅從最初就提出了要男女通吃的思路。

這個邏輯並不難,「硬漢劇就應該有女生看。」最終,女性用戶佔比53%,男性佔比47%的數據證明了她的判斷。

《白夜追兇》劇照

除了大邏輯,阿里系的資源和數據體系、宣發能力,給《白夜追兇》提供了更貼近用戶需求的機會。

相比於傳統電視台劇,互聯網平台的土壤是用戶需求,這給製片人成長空間的同時,也給該劇在宣發階段提供了依據。「淘(寶)系的資源是非常珍貴的,它是有名、有地址、有購買記錄的真實數據,這都是有消費能力和消費習慣的用戶,如果被引導過來,很容易轉化為付費用戶。」

播出中的某一個深夜,優酷在淘寶做了投放,搜索「白夜追兇」,便出現潘粵明的H5,這個投放用戶突破了3000萬,也將《白夜追兇》與淘寶的用戶實現了一次打通。

這也是互聯網平台自製內容成為爆款的基礎邏輯之一。

作為當下平台最重要的內容文本,網劇經歷過前期摸索、追求性價比的階段,在國產內容的「鄙視鏈」里,位於電影、電視劇之外的第三世界。

隨著傳統電視台日漸式微,平台正在成為影視劇行業最具話語權的角色。掌握渠道優勢的網劇吸引了「正規軍」進入,與傳統影視公司或一線創作者合作;一些電影圈資源的湧入,也打破了傳統的內容邊界,讓電影人意識到網劇產生的黏性與影響力。

與更多頭部團隊合作,讓平台的自制能力得到提升,今年以來,各平台主控項目、自製劇頻出爆款。實際上,在文本形態和傳播渠道多樣化的今天,《白夜追兇》們的大熱並非曇花一現,或許只是一個開始。

21君

你開刷《白夜追兇》了嗎?你對這部劇又有什麼樣的評價呢?

你目前對於國產網劇的總體印象又是怎樣的呢?

GIF/6K

GIF/69K

百萬讀者都在看……

中央明確了!未來的北京,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這是最具江湖味的金融行業:拜師才能「進圈」,如今卻被逼得生意難做...

實體書店生存狀況報告:閉店潮過後,它們靠這個「套路」迎來復甦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探訪雄安新區:容城縣有條「央企街」
阿里遊戲板塊架構升級:將做騰訊、網易外的第三極?
從「融資數億」到「裁員收縮」,共享充電大風將停?
上市險企前8月保費收入過萬億 落子醫療、健康和養老專業機構
南北稻香村商標之爭再起波瀾:戰火燒至電商平台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