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究竟要怎樣才算是真正的「男人」?

究竟要怎樣才算是真正的「男人」?

1.

很長時間以來,「父親」這個角色的作用都被大大的低估了。

「父親」往往是作為「母親」和「子女」的家庭關係之間的一個背景,在心理學的一些流派中甚至直接就將父親的作用給忽略了。

但我認為,「父親」這一角色,其實始終都沒有得到其應有的「被重視」。

也可以說:「父親」這個角色的真正作用,好像從來沒有被大眾所真正認識到過。

2.

什麼是真正的「男人」呢?

在這個時代提這個問題,好像變成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我們周圍的意識形態不知從何時起好像對「男人」這個概念變得漠不關心。

所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絕大多數男性被媒體、輿論、女性等「馴養」的越來越溫順,越來越保守,甚至是在無意識的向「集體娘化」的這個方向上發展。

我們可以看到,影視和小說中的被推崇和追捧的男性,不再是那些有真正男子漢氣概的角色;反而變成了用女性的「顏值」和「溫柔」等標準來篩選的「小鮮肉」和「暖男」。

雖然政壇、商業等地方佔主導權的仍舊是「生理」上的男性,但是毫無疑問,在精神層面上,多數的男性都被「閹割」成了更溫順、更沉默、更不懂反抗的「中性人」。

而那些沒有被娘化的男性,他們則走上了另一個極端。他們嫉妒的放縱自己,唯我獨尊,用張揚的個性和出格的行為來彰顯自己的存在。

他們盛氣凌人,自以為是,絲毫不懂得什麼是對別人的尊重。

如果是一些有錢的二代們,則會縱情享樂,聲色犬馬,他們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周圍的人都理所當然的應該捧著他,而絲毫意識不到自己身上的責任。

一個典型的代表就是「國民老公XXX」,這一類的男性本質上還只是「男孩」,仍舊沉浸在「我要成為天下第一,我要別人都臣服於我」的原始幻想中。

既然既不能太溫順,也不能太張揚、太具攻擊性,那究竟要怎樣才是真正的「男人」呢?

3.

我上次在心理諮詢過程中,不知怎的就聊到了一件過去很小的事情,談到之後我整個人都控制不住的哭了出來。

這件小事是:

在我上四五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中午我騎自行車回外婆家吃飯。

在半路上有一個同村的、年齡比我大兩歲的孩子恐嚇我,大概是恐嚇了我有三四分鐘吧,但是那三四分鐘里我覺得非常的恐懼,彷彿三個小時般漫長。

剩下回到家的路上,我感到了強烈的屈辱、恐慌、不甘、憤怒。

到了家裡時,我的外公正在院子里炒菜。

我整個人恍恍惚惚的走到院子中間,一種抑制不住的情緒促使我把這件事說了出來。

但是剛說了兩三句,我就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我本想的是會得到長輩們的安慰和擁抱,哪知我外公非常生氣一跺腳一臉憤怒的朝我罵:「你哭什麼啊你?你受了委屈就說哭什麼哭?!!」

後來發生了什麼我都不記得了。

但是當我談到這件事的時候,感受到一種由內而外的——「震撼」。

是的,是一種震撼,也是一種感動。

當我想到那次我外公罵了我的時候並不是感受到什麼創傷,給我留下了什麼陰影,反而是有了一種感動。

原因是我到現在才意識到的: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被當做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來對待。

4.

外公罵我的那句話背後的潛台詞是:「你是個男孩子,你可以更堅強一些,男兒有淚不輕彈,不要像個女孩子一樣扭扭捏捏、軟軟弱弱的,你可以更強勢的保護你自己!」

我小時候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我外婆家度過的,因此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幾乎沒有和我的父親發生過多少的聯結。

但即便是那些和自己的父親在一起長大的男孩子們,其實絕大多數也都和我一樣——並沒有和自己的父親發生過真正的聯結。

原因是複雜多樣的:父親工作太忙,和母親的關係太過緊密而排斥了父親,和父親的交流有文化上的尷尬,這個「父親」本身也並不成熟、無法起到「父親角色」的作用等。

正是因為父親角色的缺失,會導致這些成長中的男孩找不到現實中可參照的進行角色認同的對象。

也就是,我們根本就沒有真正了解到「男人」究竟是什麼,這樣一個角色的概念在我們的頭腦中是沒有的。

所以很多男孩,他們可能不得不、也只能向母親的角色認同。

或者是無意識中會向影視劇或者小說中的男性角色認同。而這些角色往往被摻雜了很多戲劇性的特質,他們被過度的理想化,這可能只會助長向這些角色認同的男孩子們的「自戀」。

也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男性具備的女性特質更多一些,越來越多的男性變得更加自私和唯我獨尊。

但是多數男孩子成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們會發現自己好像不由自主的產生了一種想要和自己的父親親近的衝動,他們會發現自己這麼多年其實並沒有真正獲得過「父親」的指引,而現在他們想要從自己的父親那裡獲得「雄性氣質」的共振與傳承。

我在上了大學之後才忽然意識到,原來過去我一直沒有真正的好好了解過我的父親。直到現在我才逐漸意識到,我的父親並不完美,但是他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去學習的品質,他博大的寬容,他的紳士風度,他對人情細節的深入洞察等等。

而我之所以想到我外公罵我的那次會感動的流淚,是因為我意識到了,我的外公曾經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了我一次「雄性氣質」的指引與啟迪。

也就是說,最起碼在那個時候,我的外公作為一個「成熟的男人」扮演了我心理上的「父親」這個角色。

而男孩子身上雄性氣質的覺醒,這能且只能從身邊的男性長者身上獲得激活。

不論這個男孩子周圍的女性長者多麼的強勢、多麼的具有「漢子氣概」,她都很難將男性的角色品質注入男孩子的性格之中。

所以我認為,父親這個角色的真正作用,是令「男孩」能夠得到指引和角色認同,從而成長為「真正的男人」。

5.

其實說到這裡,我並不是要否定那些溫柔的、不那麼有攻擊性的男性,和攻擊力很強、比較自戀的男性。

成為很么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特質,這些都是每個人的自由選擇,誰都無權評判。

而且人們的自我身份認同不再刻板和單一,這是趨勢,也是我們的思想更加開放和自由、心智更加解放的表現。

只是我想從更大的文化層面上來闡明我一直在說的「真正的男人」究竟是什麼,由此可以給一些身份角色混亂、自我認知不清晰的男性同胞們以一些啟發。

性別角色的自我認同,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對文化中二極對立的某一極的認同。

比如說溫柔與強勢,感性與理性,直接與委婉,注重結果與注重過程等等。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性別角色的特質,可以理解為是人類文化中某一極的象徵代表。

基於生理和文化上的種種因素,因而導致男性通常會賦予那些更偏於理性、更具攻擊性的文化特質;

而女性則通常被賦予更偏於感性、更溫和的文化特質;

也正因此,這也意味著:從根本層面上來講,擁有什麼特質只是一種社會上無意識形成的「習慣」,並沒有理所當然的理由規定男人就一定要強硬,女人就一定要溫柔,我們選擇那一種文化特質,這都是我們自己的個人選擇而已。

我的個人選擇,更傾向於成為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成熟男人,所以在這篇文章里我會提倡,讓男性能夠回歸,成為有責任,有擔當,堅強,成熟的社會角色。

6.

在知乎「父親在你的生命中充當了什麼角色?」這個問題下面,有一些回答令人感覺五味雜陳。

「反面教材」。 這四個字獲得了687個贊同。

「知道了以後找老公不能找他這樣的。」 獲得了2011個贊同。

甚至有一個回答說:「讓我最憎恨、最想抹成肉醬的男人。」 70個贊同。

在現實生活中,不說是稱職的、能夠給子女以成熟的引導的,哪怕僅僅是不傷害子女的父親可能都是比較稀少的。

成熟的男人,不是肆意發泄自己的攻擊性,用權利和暴力來彰顯自己的存在;

也不是完全的壓抑,將雄性的進取心與抱負閹割,想鴕鳥一樣逃避問題;

真正的男人指的是一種超越。

這種超越來自於對自身的種種幼稚,軟弱,暴躁,虛榮,貪婪,自戀等「男孩特質」的馴服,他不再是「自我中心」的奴隸,而是超越了自我的界限,他開始承擔更多,付出更多,也擁有了更多。

在他的世界中,他成為了一個「國王」。

這個國王不是指壓榨別人,頤指氣使的暴君,而是一個沉穩,寬厚,睿智,的長者。

在社會關係中,這種「國王」角色存在的核心意義在於:給他周圍的人們以一種心理上穩定的秩序感。

《教父》中的 唐·柯里昂 ,偉大的毛主席,已逝的蘋果CEO喬布斯,宇宙最強編劇梁邊妖,一個大家族中負責任的長子,等等,這些人都可以視為是他所存在的社會關係中的「國王」。

7.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具備著「社會屬性」。所以不管我們願不願意,人類社會的文化中,「男人」這一性別角色的特質、其實早就已經以集體潛意識的方式,在每一個男孩的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

由於互聯網的影響,我們現在實質上是處於一個各種思想與文明激烈碰撞,價值觀念野蠻生長的時代。

多元化毫無疑問是趨勢,也是在解放我們的心智。只是在這個多元化思想進化和探索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的會經歷很多的迷茫,走入很多的彎路。

這個時代,很多人其實是迷茫的。

我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究竟處於這個社會中的什麼位置,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標準來衡量和評判事物,不知道如何實現自身的價值和意義。

所以各種各樣的心靈雞湯,仁波切,靈修大師,各類宗教,種族主義,占卜算命,娛樂至死的追星等才會大行其道。因為這些東西能夠給人們提供一種幻覺:我告訴你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你只要聽我的就好,而不用自己去思考。

在混亂的時代中,一部分男人被消費主義和拜金主義洗腦,淪為了慾望的奴隸;一部分男人被房貸,女權,交配權等壓垮,成為了物質的奴隸;

這樣的男性,不足以承載起「國王」的責任和作用——對秩序的穩定,對人心的安撫,對各種價值觀的引領和梳理。

我們並不是要成為什麼意見領袖,振臂一呼就能影響成千上萬的人;只要讓覺醒的「國王」越來越多,每個人都負責梳理好自己身邊的「領土」,那麼我相信,「男人」這一社會角色就能夠在人類歷史的發展中貢獻出最重要的力量。

最後,我想附上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國王 武士 祭司 詩人》中的一段對於「真正的男人」的描述,來作為本篇文章的結尾——

? 他們沉穩,處事不驚。能夠在危險中保持鎮定。

? 他們不容易被冒犯,卻很容易能給人帶來安全和可靠感。

? 他們從不尋求關注和愛護。他們生活的趨勢是給於他人認同,給於愛。

? 他們習慣於慷慨的給於他人幫助。他們深知,助人強者無不自強。

? 他們的生活有確定的使命,行動和思維從不混亂。

? 他們能夠忍耐痛苦,但依舊敞開心活著。他們不怕被騙,被看不起。

? 他們從來不為自己辯解,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誰。

左岸記:父親於我小時候是最畏懼的人;到我青少年時,父親是我想戰勝超越的對手;到現在,父親是我尊敬的人。這樣的變化也是我心境成長的體現,這樣的成長過程,讓我能很好地做好現在作為父親的角度,一個男人應該有的樣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讀書 的精彩文章:

練就「三門絕技」 行走「江湖」無所懼
我所認知的積累觀點
你以為的生活方式,只是自我貼的標籤
讓幸福來敲門
和忙忙碌碌掙脫生活的殘酷相比,學會投資自己才是一劑良藥

TAG:左岸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