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大空間VR體驗更逼真 答案是道具和場景設計
當我們談VR線下體驗的時候,更多是從商業邏輯角度看事情的可能性。事實上,無論是The Void、Zero Latency或者昨天IN2報道的Dreamscape,如果真正開始做的時候,關注的點就變成是否能夠製作出足夠真實的虛擬環境,讓體驗者沉浸其中。
此前IN2曾經報道過一家新VR體驗團隊Nomadic VR,近日有外媒記者體驗了該公司製作的VR體驗,認為前者的體驗非常真實。看起來,Nomadic VR的秘訣在於道具的設計以及空間設置,如果將這些細節部分做好,其實可以將VR體驗的逼真度提高到一個新高度。
體驗本身
Nomadic VR用來展示的體驗是一個懸疑解謎類的內容,體驗者戴上Oculus Rift,背上背包式電腦。提示音會告訴體驗者找一個手電筒,而這個手電筒真的是一個手電筒,而不是控制器。用戶拿著手電筒打開一道真實的門,進入到一個房間,房間中有文件、吃剩的披薩還有一個暖爐。查了一圈之後,體驗者會被窗邊的說話聲吸引,這邊有更多線索。
不久,聲音提示放下手電筒,去柜子里找手槍。揣著手槍,體驗者將會面臨一個非常俗套的VR挑戰——獨木橋。走過獨木橋,體驗者還需要乘坐一個升降電梯來最終完成體驗。
魔鬼在細節里
乍一看其實Nomadic的VR場景還挺俗套的,但其實裡面很多細節,讓這個VR體驗的真實度不同於其他競爭者。
首先,用戶手裡拿的並不是VR頭顯的配套控制器,手電筒真的就是一個手電筒,而手槍也是一把真實的玩具槍。事實是,當用戶能在虛擬世界中把玩一個真實形狀的物體時,那種真實的感覺是無法比擬的,這也是目前的VR控制器不能做到的。
在屋子裡面,可以看到一個爐子,當體驗者靠近的時候,是真的可以感到熱度的,因為工作人員在那放了一個電暖爐。當體驗者走到假的的窗前的時候,可以感到窗外吹過來的夜風,因為「窗子」外面放了一個風扇。
升降電梯,木板下面有機械裝置來製造震動和聲音,讓人感覺真的在坐電梯,而且上下也有風扇在模擬升降梯上下時的風。獨木橋這段,其實很多人都做過,但是Nomadic做的更細心,在現實中那塊木板確實能夠因為體驗者踩在上面而變形,這種變形同時會體驗在VR世界中。更神奇的是,如果系統發現體驗者在獨木橋停留太長時間,還會偷偷將木板「變寬」,降低遊戲難度。
幫助實現這些細節的是Nomadic內部人稱WOW Team的團隊,公司的物理設計主管John Duncan此前曾經在盧卡斯影業負責特效部分,大概只有這樣的影視老司機,才會想到這麼貼心的各種物理道具和效果。
單人體驗的問題
Nomadic目前展示的體驗,佔地空間為12米X15米,當然再縮小一倍也還是可以做到的。不過,目前公司的體驗只能進行單人體驗,這點從空間上也可以看出,增加人數也不太可能。相比之下,The Void和Zero Latency以及Dreamscape的體驗人數都在4-8人。不過,Nomadic的重點可能是將一個小場景做到十分精緻,而如果做多人體驗,其實細節部分大致不用做的特別完美。
另外,從曝光的視頻來看,Nomadic認為自己的VR體驗空間一個值得稱道的一點,就是由於是模塊化的,所以比較容易拆裝。
作為線下VR體驗解決方案提供方,Nomadic VR算是一個後來者,相對於The Void或者IMAX VR等先行者,Nomadic在人脈和財力上都相對比較弱。但是團隊對於工具和場景細節上的設計,非常值得從業者借鑒。
更多相關信息
[IN2原創資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圖片來自網路]


※水上、超級IP和沉浸娛樂 2017年主題公園的幾大趨勢
※美劇《Lore》即將上線 亞馬遜打造恐怖鬼屋沉浸體驗
※在這場個人隱私VS互聯網經濟模式的戰爭中 選擇站在蘋果一邊
※Zero Latency賭城店開業 2019年底開100家VR連鎖店
※GoPro Hero 6浮出水面:240fps實現1080p慢鏡拍攝 預計售價499美元
TAG:I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