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科學家又一次向「極限」發起挑戰:在國際上也是首創!

中國科學家又一次向「極限」發起挑戰:在國際上也是首創!

備受矚目的北京懷柔科學城終於迎來大動作。

今天,一個名為「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的大科學工程在這裡啟動建設,這是北京懷柔科學城第一個正式開工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是北京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

該項目的法人建設單位是中科院物理所,該所所長方忠今天透露,擬通過5年左右時間,將該項目建成國際上第一個集成「極低溫」「超高壓」「強磁場」和「超快光場」等極端條件為一體的用戶裝置

這可了不得!

在今天的項目啟動暨管理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王恩哥對此評價:這在國際上也是首創,將極大提升我國在物質科學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綜合實力。

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示意圖。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供圖。

探索「極限」、挑戰「極限」的夢想

其實,科學家,尤其是物理領域的科學家,一直有一個探索「極限」、挑戰「極限」的夢想。而這在方忠看來,不僅僅是中國科學家的夢想,也是全世界科學家孜孜以求的核心科學目標。

按照「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呂力的說法:

任何物質都是在一定的物理條件下形成的,通過使物理實驗條件到達極端狀態,可以形成許多在常規物理條件下不能得到的新物質和新物態,發現科學新現象。

也因此,人為地創造一些「極端條件」,甚至為此耗資建造大科學工程,在科技界並不新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放眼全球,包括美國佛羅里達強磁場實驗室、德國馬普量子光學研究所、法國格勒諾布爾的尼爾研究所和歐洲強磁場中心、日本東京大學固體所極端條件實驗室等在內的不少知名研究機構,都擁有先進的「極端條件」實驗設施。

可以說,「極端條件」實驗手段的整體水平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在相關基礎研究領域,乃至與國民經濟、國防工業息息相關的核心領域競爭力。

備受諾獎青睞的「極端」大戶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利用極端實驗條件取得的創新突破中,更是不少工作獲得了諾貝爾獎。

今天開工建設的「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其亮點則在於「綜合」二字,將幾個不同領域的「極限」結合在一起,一旦建成就是國際上第一個綜合集成「低溫」「高壓」「強磁場」「超快光場」等一系列配套的集群設備所構成的大型科學實驗設施。

形象一點說,人們可以創造一個環境,這個環境既有「超低溫」,也有「超高壓」,也有「超強磁場」「超快光場」。

這種「極限*4」是很多科學家夢寐以求的實驗場所!

屆時可以尋找室溫超導體,《阿凡達》中的懸浮場景也可能不再是「神話」

呂力還給出這一裝置的多個應用前景,例如——

該裝置將為非常規超導、拓撲物態、量子材料與器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最尖端實驗手段的支撐,進而為相關材料的人工設計與製備以及諸多科學難題的破解提供前所未有的機遇。

該裝置將極大帶動應用研究和前沿技術的發展,對推動我國高精尖科學儀器、裝備的研製能力,促進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甚至重大應用價值的材料,特別是新型量子材料體系的發現

有望在2022年驗收,屆時向用戶開放

呂力當天還透露,該項目的主體建築有望在2019年完工,最終驗收則要等到2022年。

一旦項目建成,將遵循以「開放、共享、流動、合作」的運行管理機制,向國內外用戶開放。

中科院物理所黨委書記文亞今天也提到,該所希望建設好綜合極端條件這個用戶設施,並且讓相關實驗條件保持獨特優勢,讓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到這個平台上開展研究。他說:這就好比築科技巢,希望引來更多科學家金鳳凰,這樣聚集才能出好成果。

最後再來回顧一下這個大科學裝置的基本情況。

當然,這只是開始。

未來還將有更多的大科學工程「入駐」懷柔科學城。

今天,王恩哥給出了一個頗為詩意的展望:

未來,懷柔科學城的建設將會日新月異,一棟棟現代科研大樓會拔地而起,一座座世界最先進的科研裝置會在此安家,一批批世界級頂尖科學家也會在這裡聚集,數代中國人科技強國的夢想即將在懷柔這塊土地上變成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來點科學 的精彩文章:

勞民傷財?避諱失敗?那些圍繞載人航天的疑問今天中青報近乎整版評釋!
剛剛宣布:又一大科學工程主體完工!國家投入18.8億元!
老外來華參訓深意何在:空間站還未建成,航天員訓練已提前進入「中國時間」?
這些省份地表溫度竟有超過60℃,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TAG:來點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