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被稱為共和國的脊樑 他的男兒淚詮釋了有一種奉獻叫忠誠

他被稱為共和國的脊樑 他的男兒淚詮釋了有一種奉獻叫忠誠

今天看到了一則新聞,內容大概是這樣子的:日前,倪萍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辦畫展。她表示,等兒子在美國完成學業,將落戶溫哥華。

這讓人想起了2011年,倪萍獲得「共和國脊樑十大卓越人物」的稱號。這次所謂的得獎,倪萍女士自己也稱是被人騙了。

可就事論事來說,個人雖然知道倪萍曾捐款無數,可卻配不上共和國脊樑的稱謂。

倒是這位普通的戰士,在200111月被評為「共和國的脊樑衛士」。以他為代表的數千萬上億,正在服役或已經退役,甚至已經犧牲在戰場,在搶險一線的戰士們,才是真正的共和國脊樑。

他的名字叫張良善,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名字,可是你一定看過這張照片: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這張照片,都為之流淚,可是卻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位戰士背後到底有怎樣的感人故事。有人甚至說他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這是在犧牲烈士的陵園裡拍到的照片。

其實不是,那麼張良善的背後到底是怎樣感人的故事呢?

張良善生於1965年11月,陝西省安康人,1984年10月入伍,1988年1月入黨,大專文化程度,歷任戰士、班長、專業軍士、學員、副教導員、裝備維修科科長,現任蘭州軍區阿里軍分區副政委。他原是西藏阿里軍分區汽車營的一名汽車兵,在莽莽崑崙戰鬥了30年。

他先後曾2次榮立二等功,6次榮立三等功,連續兩年被評為「崑崙衛士」。從1986年到汽車營跟車開始,在20多年間一百多次往返於新藏線,共行車60多萬公里,上送物資750多噸,被官兵們稱為「新藏線上的紅細胞」。

1992年,張良善生命中遭受的巨大苦痛。那一年,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張良善和妻子何桂麗喜結良緣。結婚僅10天,部隊一封「有任務速歸」的電報便把他召回了部隊。後來,妻子來信告訴他自己懷孕了,他高興地給妻子回信說,你到部隊來,分娩時我休假好好照顧你。妻子快臨產時因感冒住院,這時部隊卻要執行上送任務。

戰友們勸他跟連隊請個假,但他知道這次任務的重要性。「如果不能趕在大雪到來之前把物資送上去,整個冬季山上守防的官兵就要挨餓受凍,甚至要死人的。我是運輸排長,要帶著上山,在這個節骨眼怎麼開口向組織請假呢?」最後,他還是說服了愛人, 踏上了上山的征途。

車隊剛到紅柳灘時,留守處把電話打到兵站,讓他連夜趕回去。連長找到他,說,小何的病可能有麻煩,你把油罐卸在兵站,馬上開車下去吧。他說,車已開到這裡了,三五天就可返回。

車到獅泉河後,留守處把電話打到分區,說張良善的愛人第二次住院,即將分娩,是難產,很危險。張良善聽說後,卸完油,就連夜開車往山下趕。到了多瑪兵站,留守處的電話也追到那裡,問他是保大人還是保孩子。聽到這話,他的眼淚從臉龐滾落下來,他哽咽著說:「都要保,都要保,實在不行,就保大人!」

他駕著汽車在高原上飛馳,大車要5天才能走完的路,他用一天一夜就趕完了。到葉城時,孩子已經夭折,妻子也因為大出血生命垂危。他在醫院守了15天,在妻子彌留之際,他含淚問愛人還有什麼話要說,愛人只是搖搖頭,好半天,才流著淚說,以後,跑山上的路,要慢一些。

妻子下葬的那天,他穿上軍裝,戴上軍功章,給愛人和孩子莊嚴地行了一個軍禮。跪在墳前,他的淚水奪眶而出:「桂麗,我對不住你,更對不起我們沒有出生的孩子,儘管沒有見到他,我也給他取了個名,就叫『來生』吧,來生我再報答你的恩情!」

他去買了兩袋水泥、一些沙石,要親手給妻子立個墓碑。伴著悲傷和愧疚的淚,墓碑做好了。還沒刻完碑文,他得知營里要往阿里送一批戰備物資。當時,前往阿里的道路已被大雪封住,這時闖阿里,必須挑技術最過硬的司機。張良善主動請纓,他說,我要用這種方式表達對愛人的悼念之情。

他又一次征服了這條路。從山上下來後,他在妻子的墓碑上親自刻下了碑文。在愛人去世後的幾年,每次上山前,他都要到她的墳前去坐坐,幾年下來,妻子的墳前被他踩出了一條小路。

從山上闖下來後,他在妻子的墓碑上親自刻下了碑文。

沒過幾天,一封親戚來信差一點再次擊垮他。他妹妹在老家病故,老父難以承受失了兒媳又失女兒的打擊,痛苦萬分,哭瞎了雙眼,不慎從樓上摔下,把腿摔斷了。張良善欲哭無淚,但他知道自己除了戰勝不幸,沒有別的選擇。他背著墓碑,把它立在了妻子的墳前。

為什麼楊帆要說張良善戰士詮釋了有一種奉獻叫「忠誠」呢?因為正是千千萬萬張良善這般舍小家為國家的戰士,用他們對共和國的忠誠,守護著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守護著我們千千萬萬個小家!

向英雄致敬!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交山野語 的精彩文章:

在太行山被八路軍打得狼狽 岡村寧次竟派特務用美人計刺殺彭德懷
天下第一旅蔣家御林軍為何卻被一個團全殲,毛主席一句話道出真相
這位元帥不簡單,孫中山和蔣介石都曾器重他!
朝鮮戰場上最殘酷的一場仗——鋼鐵部隊與鋼鐵人之間的較量!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得最好的不是許世友,而是這位中國最年輕少將

TAG:交山野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