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血液流動發電不是夢!復旦大學團隊用碳納米管纖維做到了

血液流動發電不是夢!復旦大學團隊用碳納米管纖維做到了

近日,杜克大學神經外科學教授馬蒂亞斯·格羅默耶 (Matthias Gromeier) 和免疫學教授史密塔·奈爾 ( Smita Nair ) 領銜的研究團隊揭示了如何利用修飾過的脊髓灰質炎病毒 PVS-RIPO (recombinant oncolytic poliovirus) 激活人體免疫系統並消滅癌細胞,該研究發表於《科學·轉化醫學》。

為了給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工程師們一直在尋找從人體發電的方法。他們已經設想出將心跳、步行以及肌肉運動轉化成電力的方案。

現在,復旦大學的研究團隊找到一種利用血液流動發電的方法,採用的材料是碳納米管紡成的微型纖維。該纖維可以植入到血管中,收集血液流動產生的能量。研究人員提出了基本概念,發表在《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期刊上,但是尚未進行動物實驗測試。

上述微型纖維的直徑為 0.8 毫米,可以用塑料纖維包裹在有序碳納米管陣列製備而成,也可以將碳納米管捻成紗線狀纖維。

圖 l 微型纖維(來源:復旦大學/Wiley)

研究人員把這個系統稱之為迷你版水力發電,但是原理不同。如果把纖維進入到鹽溶液中,浸入的納米管和溶液界面形成雙電層,其中納米管表面帶負電,溶液表面帶正電。當溶液流過時,溶液中的負離子以及納米管中的電子會去平衡雙電層。但是,它們沒有完全成功,導致纖維兩端電荷不同,進而產生電壓和電流。有其他團隊已經製備了基於納米管的「紗線」,在扭轉和拉伸時可發電。

當纖維(用銅線連接在一起)放入含有鹽溶液的管中,鹽溶液流動即可發電,並且其效率超過 23%。這比先前報道的纖維狀能量收集裝置的效率高。另外,纖維越長、流體流動越快、鹽溶液濃度越大,輸出的電力越高。

一個 30 厘米長的裝置可以產生 0.04 毫瓦的電量,足夠為小型的感測器和植入器供電。為了示範該裝置在人體中的應用,研究人員將 3 個 10 厘米長的纖維連接到青蛙的坐骨神經上,然後把這些纖維浸入到流動的鹽溶液中,結果導致輕微的肌肉收縮。

此外,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纖維還可以編製到紡織品中,以製作可供電的衣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隕石撞擊形成了地球的板塊構造嗎?
豐田這款「安全至上」的自動駕駛汽車,擁有全新的激光雷達和兩個方向盤
LIGO、VIRGO同時觀測到黑洞融合,雙劍合璧將探測精度提升10倍
在「人工智慧 精準醫療」上,英特爾能做的只有販賣計算力?
還記得那個吸塵器品牌戴森嗎?他們也要開始造車了!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