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你可能誤解了:燒錢又燒腦的航天工程,到底得花掉多少錢?

你可能誤解了:燒錢又燒腦的航天工程,到底得花掉多少錢?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對燒錢又燒腦的太空產業來說,尤其如此。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瞧瞧,各大航天機構2017年到底能燒多少錢?

刷完圖表,需要幾點說明:

以上數據,都來自各大航天局的官方披露;

俄羅斯今年預算,按照2016年~2025年平均分配額度計入;

中國預算,根據亞太空間機構論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估算;

以上預算額度,按照2017年4月6日基準匯率兌換成美元,取整數值。

從這份預算列表中,其實能看出很多內涵來——

花錢多少辦多少事!投入產出都成正比。

美國依舊一股獨大,遙遙領先,預算要比後面5家航天局的總和還要多。

儘管中國與俄羅斯年度預算差不太多,但因為俄羅斯承接了前蘇聯的家底兒,自然厚實得多。

所以,人家較比我們還是領先了一大截。比如運載火箭、航天推進、載人航天、外太空探索等。

最近兩國開啟深度航天合作,我認為和則兩利,利大於弊。希望能結出多項碩果。

中國較比印度、日本確實投入了更多money,但投入產出比卻遠遠高於這兩家,無論是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還是太空站建造方面,都已經遙遙領先。

這是舉國體制的優勢顯現,也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具體表現。

預算排名第二的歐洲航天局,看起來好像投入產出比很低的樣子,其實不然,可以說NASA在太空探索上的軍功章,多數都有歐洲航天局的一半功勞,兩家深度合作似乎已經到了不分家的地步。

只是因為NASA太會科普、太會表現,導致多數人認為:太空探索的累累碩果都是由美國包攬的。

歐洲航天局表面上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陪跑的,但事實上貢獻多多,獲益頗多。在科學話語權上更是舉足輕重。

但凡重大天文發現、突破性太空探索,如果沒有歐洲的背書與合作,美國是不可能一飛衝天的。

從著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到未來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從探測引力波到系外行星探索,無一例外都是歐美雙方打配合的結果。

儘管太空探索、太空產業很燒錢,但對比龐大的軍費開支來說,可謂寒酸。就拿美國來說,2017年美國軍費預算高達5780億美元,幾乎是NASA的30倍!

而按照科普巨星卡爾·薩根給出的數據:美國每投入到太空探索的1美元,都會為這個國家帶來7美元的經濟回報。

更何況這個星球不會是人類永恆不變的母星,就像非洲不會是人類祖先的永久家園一樣,早晚得走出非洲——同樣,人類遲早遲晚都得飛出地球。

如果我們能夠認真承認:相對於星際殖民的技術要求來說,人類目前只能算是在太空里爬行的蝸牛,那麼還是儘早為好。而持續性的太空投入,必不可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體引力波 的精彩文章:

看看航天大國今年花掉多少$?
澳大利亞宣布建立國家航天局
袋鼠國不甘安靜地蹲在南半球,擬建澳洲版NASA,搶食太空產業
時間的刻度,到底是依據什麼定的?
黑夜給了我黑眼睛,我卻用它尋找星系

TAG:三體引力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