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名將領與紅軍為敵,在追擊粟裕的各路軍隊中,數他沖得最猛最前

這名將領與紅軍為敵,在追擊粟裕的各路軍隊中,數他沖得最猛最前

王耀武

1934年9月30日,紅七軍團到達皖贛邊。這才知道,皖南暴動失敗了。

好在皖贛邊也有蘇區,不僅地形有利,補給上也較充裕,按照尋淮洲和粟裕的想法,不如在皖贛邊就地開展游擊戰,先消滅尾追之敵,待時機成熟後再入浙進行襲擾。

可是他們的建議遭到了中央軍委的否決,軍委傳來新的命令,讓紅七軍團進入閩浙贛蘇區接受整編。

從皖贛蘇區到閩浙贛蘇區,又是幾道封鎖線,紅七軍團到達目的地時,整個軍團僅剩下三千多人。

閩浙贛蘇區是方誌敏創建的老蘇區,該蘇區轄有紅十軍。兩軍奉命合併為紅十軍團,軍團長為劉疇西,尋淮洲僅任師長。

這對尋淮洲而言,顯然很不公平,紅七軍團從瑞金出發後,整整四個月,前沿都是他和粟裕在進行指揮,最後別人全是原職調動,唯獨他被從軍團長職位上撤了下來

中央軍委隨主力長征後,紅十軍團改由項英為首的中央軍區統一調度,項英下令紅十軍團以運動戰的方式向外線出擊,以創建新蘇區。

在那種形勢下,博古等人還組建紅十軍團,指望以軍團規模打大仗,本身就是一個重大失誤,而項英的決定,則錯上加錯,進一步把紅十軍團推向了危險境地——想想看,中央蘇區原有八萬主力紅軍,連他們都守不住老蘇區,卻要更弱更小的部隊去創建新蘇區,這實在是一件強人所難的事。

紅十軍團共有三師,其中,僅有由原紅七軍團改編的第十九師能打正規戰,第二十、二十一師均為紅十軍以及一些地方武裝升級而成,主要長於打游擊,沒有大兵團活動的能力和經驗。

用朱德的話說就是「編成一個軍團,不編不垮,一編正規戰打不成,游擊戰也打不成」,基本上是相互拖累。

1934年12月10日,紅十軍團集結於黃山東南的湯口,國民黨尾追堵擊的各路部隊聞聲而動。

三天後,紅十軍團向北轉移,由烏泥關進至黃山東麓的譚家橋。他們獲悉,大部分追敵距離尚遠,只有補充第一旅緊咬不放,現已抵達湯口。

補充第一旅的旅長正是王耀武。彼時的王耀武只是剛剛出道,但他已經受到了蔣介石的注意和器重。

王耀武畢業於黃埔第三期。在國民黨將官中,一期二期黃埔生成堆,王耀武以三期的資歷,能讓蔣介石另眼相看,實在是很不容易。

讓蔣介石動心的,是第四次反「圍剿」期間,王耀武死守宜黃一戰。

駐守宜黃的是國民黨第三十二旅,旅長為黃埔一期的柏天民。當紅軍圍困宜黃時,蔣介石已允許柏天民撤退,但柏天民在時任團長的王耀武的竭力勸說下,仍選擇了守城,而且一守就是二十多天,紅軍也始終沒能攻下宜黃。

柏天民在作戰中腿部受重傷,戰後他向蔣介石大力推薦王耀武繼任旅長一職。於是蔣介石專門召見王耀武,並饒有興緻地當面問他為何要死守不退。王耀武的回答是,當時已身陷重圍,紅軍又長於打援和野戰,與其突圍時失敗而死,不如與城池共存亡。

王耀武還說,宜黃是戰略要地,一旦失守,即便付出一萬人的代價,也未必能夠重新奪取,所以從戰略整體著想,也不能輕易放棄宜黃。

蔣介石聽後十分滿意,決定重用王耀武,不過他沒有讓王耀武繼任第三十二旅旅長,而是任命其為補充第一旅旅長。

授予此職,蔣介石考慮得很是周到。因為第三十二旅有很多黃埔一期二期生,就怕王耀武因資歷淺擺不平,而補充第一旅剛剛成立,沒有這些問題,便於王耀武指揮調度。

當蔣介石把自己的這番用意告訴王耀武時,王耀武感激涕零,練兵作戰也更加盡心儘力。

正是由於太積極了,所以各路追兵中,就數王耀武沖得最猛最前,隊伍也因此顯得孤立突出。經過分析研究,紅十軍團高層作出決定:打一場漂亮的伏擊戰,拿這個王耀武開刀祭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天空有極光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的天空有極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