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他們,我怕我熬不過這個燥熱的夏天
本文作者「bamboo」,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微博:@劉筱bamboo http://dwz.cn/3OTotm
微信公眾號:liuxiaobamboo_look
我算是消費比較克制的KOL吧?總之我摸著良心說,至今還沒為了湊推送,寫過一篇七七八八、不痛不癢的消費清單。
這篇是我的第一次嘗試,是精挑細選過認定本季最令我心動(也有心痛)的標誌物件。夏天本不是個輕鬆好過的季節,天氣和心情都陰晴不定,個人管理的種種缺陷又暴露在赤裸裸的日光下,壓力重重。為了撫平燥熱的情緒,我想,有些錢還是該花就得花。一點小小的付出,換來生活體驗質的飛越,沒什麼比這更划算了。
所以,你們不好奇,是什麼讓我這隻鐵公雞甘願掏出腰包,並不辭辛苦撰文一篇?
1,世界上最輕的墨鏡
我大約一共有20副左右的墨鏡,愛過一些,但很快又被新歡取代,周而復始,時尚單品界沒有永恆的愛。
今年戴的比較多的是Gentle monster和Tildaswinton的合作款,以及TomFord一副比較雅痞的圓形墨鏡。
但自從夏天伊始,重金消費了一副Lindberg之後,產生了一種「再也回不到過去」的感覺。為什麼?因為Lindberg幾乎是沒重量的,沒有螺絲、柳釘、焊接,自重不超過2g!對於我這種無鼻樑星球人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無論怎麼狂出汗,也不會下滑。
我買的這副
Lindberg應該算是眼鏡行業的真·頂級奢侈品了。丹麥品牌,也是皇室背景,年年包攬各種設計大獎,但好像沒有在推廣營銷上花什麼心思。我剛去搜了一遍,雖然無數超一線明星大佬都常年自發在用(比爾蓋茨、貝克漢姆、布拉德皮特這種量級),但品牌本身的宣傳寥寥無幾,也是夠冷傲。
我個人因為愛出汗和不立體的面部結構,很少遇到可以長期佩戴的光學鏡和墨鏡。但現在的眼鏡市場,幾乎都在往「大、誇張、多配飾」的路線走,也就意味著越來越重,時髦和舒服難以兩全。
Lindberg作為北歐牌,自然是將「極簡」貫徹得很徹底,簡到一根鈦就搭建了整副眼鏡。但其實上臉就知道,是好看的,簡中有道,年年設計大獎拿到手軟不是沒有原因。
好久沒出門街拍了,在家裡迅速拍一張買家秀
對了,補充一句,他們家的眼鏡必須量身定製,並且要等蠻久一段時間的,只能線下買。我是在上海的溥儀眼鏡配的(Lindberg好像目前在國內沒有自己的門店,應該是走經銷商模式)。
我上周忍不住又去配了一副光學眼鏡,準備把自己戴了一兩年的黑框淘汰掉。現在還在等成品中,到手會拍給你們看。
光學鏡也是做的非常時髦
整體屬於「除了貴沒毛病」的品牌。推薦給願意為舒適度和設計感買單的人。
2,空氣感的蠶絲被
自從我上次在搬家記 | 住進20年代的老洋房,生活也加上了時光濾鏡里推薦了真絲床品之後,我整個人愈發沉迷其中,夏天一開始我就去換了MANITO的蠶絲被。
這張其實是官網圖,我自己的被子已經塞進被套了
事情演變成每個好朋友來我家,我都要帶領他們來抱一下我家的被子(?什麼怪癖好)。我之前形容,真絲床單是睡在20件昂貴的高檔禮服上,擁有了蠶絲被,只能說,時刻擁抱天堂了。
我把精力(和金錢)投入向床上用品不是沒有原因的。25歲之後,清晰地感覺到感到皮膚和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大幅度下滑,不得不對吃穿用度斤斤計較起來。以前用的棉、麻、化纖被子容易靜電,還會大量吸附皮屑和灰塵,摩擦又傷頭髮還助長皺紋。吃不消了,馬上換成更天然潔凈的蠶絲被。
我不是第一次用蠶絲被,但原來的那些和MANITO完全無法相提並論,它整個的蓬鬆度、輕軟程度像一片漂浮在空氣里的羽毛,沒有一塊凸起的地方。而且除了被芯,連被芯外層的包裹也是軟滑的絲棉面料,摸起來始終是絲滑細膩的。
對了,這裡順便講講真絲織品的打理。
重點:不要隨便亂洗!此處我有慘痛教訓--上次回家被我媽用普通洗滌產品洗完之後,我的真絲睡衣瞬間變成皺巴巴乾澀的破布。(還要對我媽強憋笑容,說,沒事,不貴。)
就是這套我的最愛
其實正確用法是用溫水浸泡一會兒,要麼用真絲專用洗滌產品,要麼不用,陰乾即可。普通鹼性洗滌產品和陽光對真絲都是致命的。
至於蠶絲被,更簡單了,單根蠶絲外面都有一層絲膠,本身就對蟎蟲、微生物有天然免疫力,防霉抗菌。有保護罩的蠶絲被並不太需要清洗,使用的時候在通風的地方多平攤晾曬一下就好了。
一床高檔蠶絲被其實是可以用到15-20年的。皮膚摩擦小、免疫蟎蟲、透氣保濕且助眠,我誠意推薦大家考慮這筆投資。總之我本人是過了25歲之後意識到,提高生活質量迫在眉睫,花錢花在刀刃上的意思就是,為了健康和舒服,都是值得的。
3,清新的有機洗浴
如果你現在還在使用添加劑超標、人工香精味兒撲鼻而來的普通超市開架洗髮水,我建議你可以捫心自問,自己的頭髮是不是和皮膚一樣重要?
我猜你不會在超市隨便買二十塊一瓶的潤膚露擦臉,那麼頭髮也需要同等關愛。
我大概四五年前開始用專業的偏天然成分洗髮產品--我這裡不用「無硅」來替代,因為「無硅」不代表無傷害,很多無硅洗髮水只是換了一種柔順劑,換湯不換藥,依然會導致毛孔堵塞和掉發。
我自己用過的最喜歡的洗髮產品是Aesop、AVEDA和明治玉之肌,都是無添加無硅型洗髮水,其中AVEDA會有更專業的治療效果。它們的共同特徵就是,洗完之後頭髮柔順而蓬鬆,發質有光澤,並且香味清淡。
我自己覺得好產品在頭髮上的表現比皮膚要立竿見影得多了
最近被好朋友安利,海淘了美國現在最熱門的有機無硅品牌John masters orgincs,買的是適合干發的Primrose。其實我這幾年護理下來,發質已經慢慢由乾性轉變中性了,現在偶爾用捲髮棒,還是需要密集滋養。
非常喜歡!也是淡淡清香加一點藥味兒,洗完頭髮順順滑滑,一點都不會幹澀。John masters應該是為數不多表面活性劑極度安全無刺激的產品,而且每個都有明確的功效--例如針對油發掉發的會有消炎抗敏功能,我這支就有保濕的植物精油和氨基酸。
還順便買了這隻唇膏,聽說也是斷貨王
4,防晒又降溫的遮陽傘
防晒霜我之前已經寫過專題了(科學護膚 | 我的一些防晒隔離心得),這裡不再贅述,我今年的搭配方案是臉部用蘭蔻,身體用Isdin和資生堂藍瓶,都是SPF值50的。可能是年齡漸長的關係,皮膚底層的斑漸漸浮出水面,稍微曬一曬,斑多到密集恐懼症(我做的所有皮膚深層檢測都顯示,我未來將面臨最大的皮膚問題就是對抗底層色斑,哭)。
僅僅是防晒霜不夠用了,我今年第一次正兒八經開始用防晒傘。
我看了三四個專業的防晒傘測評,大家得出的結論都差不多,在輕便度、防晒能力和降溫能力三個方面都表現最優異的,應該算是日本的WPC。
我買了圖上的這把白底藍邊,比較素,不太扎眼,小小一隻,輕巧方便,可以隨身裝。
其實大部分防晒傘的防晒功能都很好。50塊一把的天堂傘也可以很大程度阻擋紫外線,再高檔一些的當然遮光率和防紫外線程度更強,並且具有降溫能力。試驗里測試的是20分鐘日晒後的溫差,WPC可以達到六度以上的溫差,室外行走的小空調。
5,夏日清爽葡萄酒
一杯清爽的白葡萄酒是仲夏夜最美好的開啟。我強烈推薦大家嘗試Cloudy Bay的Chardonnay,尤其是冰鎮之後,酸甜冰爽,觸感是輕盈淡柔的,超級適合夏日。
我自己很少買酒,但我男朋友非常熱愛,常常會一箱一箱地往我家運。每個夏天,我們家都是成箱成箱地購買Cloudy Bay。後來我買了個小小的恆溫酒櫃,每次喝之前會挑幾瓶進去冰鎮一會兒。
現在放著的是Numanthia, Cheval Des andes,Cloudy Bay和隨時準備慶祝用的moet香檳
Cloudy Bay的Chardonnay價格適中,味道清爽,人人都能接受,你們不妨也在家囤一些,隨時可以邀朋友來家裡小酌。我最近最愛的是用它搭配醉蝦,有特別的和諧口味,一道微醺的搭配。
6,竹籃包
今年夏天我頻繁使用竹籃包,literally就是真正的竹籃包,30塊錢買的那種小水果籃。
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跟我一樣,常常覺得在盛夏很多包袋都顯得沉重累贅,皮質厚重,鏈條又不親膚。用竹籃代替手包實在是聰明不過了。我知道很多品牌也看準這個痛點,紛紛產出時髦的竹編包。但我想,既然要返璞歸真,不如做個徹底,用真實的菜籃又何妨?
上面這隻我用得最多,配花裙,配襯衫,配素色長褲,用習慣了也不覺得違和,反而拿得得心應手。一時間心裡也湧起Jane Birkin天不怕地不怕的氣勢來。
如果不習慣拎真實的菜籃,加一點皮革裝飾會更modern。Freepeople就出了類似下圖的很多款竹籃包,區區幾百塊,裝下一整個夏天。
7,彩蛋
這個故事,關注我微博的朋友應該都有看到
我男朋友在今夏給我送了一份大禮--一隻巨大的菠蘿型水上浮床。以至於大家都問我:你家有私人游泳池?當然沒有!我好不容易為自己收拾出的一小塊空地現在還得騰出來放這隻大菠蘿……
他的送禮原因是,你既然這麼喜歡四處趴著躺著,不如躺一個更舒服的墊子(直男的腦迴路你能懂???)
現已成為朋友們來我家必合影留念的道具
上次不是說到自己在家裡搭了一個簡陋的海灘場景?真的是很心酸了。不推薦大家購買,除非你家有私人泳池或住在海邊。或者是你完全不想和客人們互動,倒是可以考慮選擇一些大型荒謬的玩具,轉移大家的注意力,引起話題熱度,人人樂不可支,一片歡聲笑語。
以上是今天的好物集錦,除了彩蛋部分比較尷尬,其餘的統統推薦給你們。天氣越苦,越不要虧待自己。酷暑不好過,咱們不妨都疼愛自己再多一點兒。
微博:@劉筱bamboo http://dwz.cn/3OTotm
微信公眾號:liuxiaobamboo_look
(全文完)
本文作者「bamboo」,現居上海,目前已發表了55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bamboo」關注Ta。


※豆瓣日記:「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話最早可是說給你們這幫酒客聽的
※豆瓣日記:如何過上更高效的人生
※豆瓣相冊:<
※豆瓣相冊:環勃朗峰 Tour de Mont Blanc
TAG:每日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