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道大叔」:超級IP變形記

「同道大叔」:超級IP變形記

星座是一個具備間歇性爆發能力的話題,只 要人類還存在自我認知的需求,此類話題就永 遠不缺熱度。而情感類的自媒體,在傳播中具 有天然的優勢,它容易引發讀者共鳴,分享的 心理閾值也較低。當這兩者一結合,「同道大 叔」踩著自媒體的風口,累積了超過3000萬的 粉絲,成功獲得資本青睞。

在獲得資本投資後,同道大叔開始了IP化的 道路。衍生方向包括文化出版、動漫形象IP、星 座影視、星座衍生品、線下體驗館、網路遊戲和 電商平台等,初步構建了一個星座IP的矩陣群。

應該說除了第一批獲得資本青睞的噱頭,「同道大叔」更是第一批搞清楚大號的商業邏輯,主動走向IP化運營的大號。無論最終IP化能否成功,這個商業認知和主動拓展的能力遠比獲得 多高的市場估值更有意義。

此外,無論是從星座這個類目看,還是從網 紅這個群體看,「同道大叔」創始人蔡躍棟的 脫穎而出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那麼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一個星座生態架構師的呢?

( 一 )娛樂化的星座產品

這要從四年前說起,剛畢業的蔡躍棟,和很 多學美術的學生一樣,開了微博,在業餘時間 免費給粉絲畫人物肖像,這種一對一的作業很 快讓他覺得索然無味:增長緩慢的粉絲數、傳 播量甚微的內容……

彼時還沒有網紅的概念,IP的提法也少之又 少,但是每個草根博主都有變成大 V 的夢想, 蔡躍棟也不例外。在這條路上,他嘗試了很多 方法:畫肖像、畫搞笑漫畫、編段子……直到 2014年6月,「同道大叔」正式推出星座吐槽系 列內容,蔡躍棟找到了一個具有廣泛共鳴的話 題——星座。

但如果把星座上升到學術層面,在很多專業 人士眼中,「同道大叔」其實並不以研究星盤 見長。事實也確實如此,讓「同道大叔」進入 占星圈的契機是他對自己個人感情經歷的復刻, 而做社交平台時,他積累了大量年輕妹子的用 戶畫像,這剛好成了他做星座產品時最早期的 研究範本。

在一次分享會上,原同道文化COO李晗也透 露了「同道大叔」在創業初期的想法:儘管市 面上做星座內容的產品很多,但是想要獲得快 速的傳播,必須具備三個特點,即娛樂化的內 容;讓粉絲有參與感;漫畫風格。

定了這個基調後,「同道大叔」開始在星座 漫畫上發力,其早期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以「粉 絲的UGC評論+團隊的PGC編輯」的方式來進行漫 畫創作。「同道大叔」的漫畫風格十分粗暴簡 單,但是言辭犀利,符合當下最時髦的網路語 言審美。這一年,「同道大叔」的微博粉絲從 10萬暴增到500萬。在進行完粉絲的原始積累 後,蔡躍棟開始考慮這個賬號下一步的IP化延 展。

( 二 )一個網紅IP的誕Th

成為微博上的紅人,只是「同道大叔」走向 IP的一個起點。

正如同道文化現任CEO章晉源所說,自媒體 的粉絲積累是會遇到瓶頸的,而突破瓶頸最簡 單的方法就是橫向擴張,建立一個形散神不散 的矩陣。

簡單地理解,一個媒體的矩陣,就是內容的 分發渠道,「同道大叔」要讓自己的內容更 有影響力,就需要覆蓋更多的渠道和人群。無 論是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優土、愛奇藝等 互聯網渠道還是把內容集結出版等傳統方式,內容的多渠道分髮帶來的最直觀的效益是受眾量 的增加,「同道大叔」正在一步步具備IP化的潛 質。

蔡躍棟這個時候做了一個動作,他創作了 「同道大叔」和12星座的卡通形象。儘管網路 上有人吐槽並不喜歡自己星座的形象,還有抄 襲韓國聊天軟體LINE旗下卡通形象line friends的嫌疑,但是這並不妨礙「同道大叔」 和這12個星座形象被開發成各種衍生品,僅僅 半年不到,「同道大叔」就擁有了500多個SKU, 品類覆蓋了毛絨玩具、內褲、飾品等。到2016 年的下半年,同道大叔的相關衍生品銷售額已 經超過1000萬元。

這些衍生品不僅在微信、淘寶等線上渠道銷 售,蔡躍棟還十分熱衷於線下快閃店的模式。一 個「網紅」一旦走出虛擬的網路世界,來到線 下和粉絲打了照面,成為生活中可以看到並且 觸摸的形象,這對於IP的推廣來說至關重要。

( 三 )資本助推下的星座Th態建設

一個自媒體的IP化,背後必然離不開資本的 驅動。2015年4月,「同道大叔」創立同道文化 後,獲得了紅杉資本中國、創東方資本等多家 機構的投資。2016年上半年又獲得美盛文化的 3000萬投資,估值達到2個億。2016年12月8日, 美盛文化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美盛控股以 2.17億元,收購同道文化72.5%的股份。蔡躍棟 持股比例由72.08%降至12.5%,變現1.78億元, 並擔任美盛控股集團的副總裁、同道文化副董 事長,蔡躍棟曾經的校友和投資人章晉源出任 同道文化新任CEO。

一路上都擁有充裕的資金,是「同道大叔」IP 化腳步不斷加快的關鍵原因。當我們看到大部 分網紅自媒體的商業化程度還僅僅只是廣告植入的情況下,「同道大叔」已經開始構建一個 星座的生態系統。

2014年,「同道大叔」團隊成立了同道大叔 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始走從超級IP到超級品 牌的商業化發展道路。目前,同道文化旗下已 有同道傳媒、同道創意、同道製造、道仔影業 等多個子公司,將發展的觸角伸到了線下。

除此之外,同道文化還下設影視公司道仔影 業以及衍生品公司同道製造,同時,同道文化 也已經著手在微信平台上搭建導購與電商平台, 擴充除了廣告以外的自媒體變現方式。

現在,同道大叔涉足的領域也越來越廣,並 且已經不再局限於文化產業方面,它開始在不 同領域尋找自己的合作夥伴。比如與微賽體育 合作的「星座運動會」、與京拍檔合作「星座 旅行」、與萬好萬家合作打造Astro十二星座少 女天團、與MIKIBANA/D2C等時尚品牌合作「星 座大秀」、與模界合作「星座IP大會」、與錦輝 文化合作的「星座話劇」《同道大叔吐槽十二星 座》等項目,還開始涉足線下零售,在上海開 出第一家同道大叔咖啡館。

( 四 )星座文化賦能IP

面對身份的變化,蔡躍棟的表現是冷靜而理 智的。「同道大叔」被收購後,他在接受澎湃新聞的專訪時表示,「同道大叔」現在並沒有 達到自己心裡的理想狀態,要應對快速變化的 媒體形式,就要做和別人不同的事情,包括以 IP的方式向其他行業的衍生,就是延長「同道 大叔」生命周期的方式之一。

相比心態輕鬆的蔡躍棟,接任的章晉源身負 「同道大叔」星座生態建設的重任,作為美盛 曾經負責IP孵化投資的相關負責人,他很清楚 這場收購是要利用美盛在文化產業領域多年的 經驗和資源,充分挖掘「同道大叔」在星座生 態鏈上每個環節的商業價值。

在接受新榜的採訪時,章晉源提出過一個重 要的觀點:衍生品到底是在消耗IP,還是在為 IP增值。他清楚地意識到,當一個IP的衍生品投放到市場上後,面對的競爭是全球範圍的競 爭,「迪士尼、魔獸、Hello Kitty們的經驗、資 源積累會讓很多競爭者絕望」。

縱觀「同道大叔」整個商業化的過程,用章 晉源的話來總結就是要「佔領一代人的心智」。 這是一個非常具有野心的想法,佔領一代人的 心智,就意味著這代人甚至是這代人的下一代 都將成為「同道大叔」的粉絲,就像我們所熟 識的變形金剛、哆啦A夢、米奇等形象,它們在 時代的變遷中總能找到新的打開方式。

然而要做成這樣的超級IP,需要的不僅僅是 時間,但至少「同道大叔」已在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空MOKO 的精彩文章:

《網紅商業價值白皮書》在喜馬拉雅FM官方平台隆重上線!

TAG:美空MOK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