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她是莫奈的紅顏知己,終生未婚,為畫畫拋棄貴族家庭,父親都嫌她丑

她是莫奈的紅顏知己,終生未婚,為畫畫拋棄貴族家庭,父親都嫌她丑

一直到今天,

人們對於藝術家總是抱有偏見,

20世紀尤是如此,

但還是有一名女性,

因為熱愛繪畫,

拋棄自己無憂無慮的富家千金生活,

前往歐洲求學。

她20歲立志當一名畫家,

是莫奈、雷阿諾的紅顏知己,

高更盛讚她有魅力,也很有力量,

與德加從師徒關係變為朋友關係,

甚至上升為「緋聞女友」。

她從被鄙夷的野蠻「美國人」,

到被自詡正統的歐洲藝術圈接納,

一百多年過去了,

她仍然是美國乃至世界美術史上,

出色的女畫家之一。

她就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

以描繪女子情態、母子親情而聞名,

不受世俗觀念拘束、將繪畫

當作畢生事業的女性藝術家

瑪麗·卡薩特(Mary Cassatt)。

1844年,

卡薩特生於美國的一個富裕人家,

和之前私房姐提到的莫里索一樣,

作為一個資深的「白富美」,

從小被家人視為掌上明珠,

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作為一個有錢人家的小姐,

卡薩特從小就開始學習繪畫。

但當她與父親說,

長大後要成為一名畫家時,

卻遭到父親的果斷拒絕。

因為父親認為,

藝術不過是打發時光的小愛好,

一種上流社會的情趣、品位和資本,

如要靠畫畫吃飯,簡直就是胡鬧。

在那個時候的歐美社會中,

男權主義的思想觀念根深蒂固,

大眾對從事文藝創作的女性,

抱有極大的偏見。

就像幾十年前的中國,

對戲子持有藐視的態度一樣。

所以當卡薩特決定去歐洲學畫的時候,

父親就說:「我寧可你死掉,

也不願意你一個人去歐洲當畫家!」

這場父女之間的鬥爭,

最終以卡薩特的勝利而告終。

卡薩特的父親,

想必也是一個講求實際的人,

反正卡薩特長得不好看,

脾氣也不討喜,嫁不了多好,

循規蹈矩也未必能得到什麼好處,

實在要去當畫家那就當吧。

而父親唯一的條件就是,

卡薩特得自己負擔和畫畫相關的花銷,

雖然基本生活不愁,

但卡薩特也因此,

一直有自己賺錢的強烈願望。

1861年,

卡薩特考取了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

但她並不滿足這種教條式的課程。

比如規定女學生不能畫裸體模特,

而用人體解剖課作為替代。

而且在學院學習期間,

身邊的男性都對包括卡薩特在內的

女學生充滿了輕視與成見,

那種給心靈帶來的內傷,

絲毫不亞於校園霸凌。

但卡薩特還是默默忍受著這些委屈,

堅持勤奮刻苦地學習繪畫。

既然改變不了環境,那就做好自己。

經過幾年的磨練,

卡薩特的繪畫水平大大提升。

此時,小小的美術學院,

和當時美國有限的藝術品收藏,

根本無法滿足她對知識的需求,

於是她開始說服她的父親,

資助她前往歐洲深造。

幸運的是,她家裡足夠有錢,

所以在1866年,

卡薩特離開美國,遊歷歐洲,

從義大利、西班牙、魯本斯,

再到藝術家的天堂——巴黎。

她拜入學院派大師

讓·萊昂·傑羅姆門下,

學習繪畫技法,

在盧浮宮裡臨摹大師的作品,

逐漸開始嶄露頭角。

系統紮實的學院派繪畫功底,

為她之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個時期卡薩特的畫風,

無論是構圖、色彩,

都傳承了學院派古典主義的傳統。

構圖嚴謹、技法細膩、

空間感精準、人物形象完美。

她堅定不移地,

向著藝術家的夢想繼續前行。

在當時的法國,

沙龍是藝術家們自由交流的場所,

1868年,她的畫開始被官方沙龍接受。

從這之後的大約十年的時間裡,

卡薩特一直按照沙龍的偏好畫畫,

因為那些畫比較好賣。

就這樣堅持著,

卡薩特陸續得到了

一些能靠藝術賺錢的機會。

因為在美國有錢人眼裡,

她是一個在歐洲混藝術圈的人。

而她也常常作為中介,

在歐洲藝術家朋友,

和美國的有錢買家之間牽線。

就在卡薩特混跡於巴黎時,

愛德華·馬奈的作品

《草地上的午餐》新穎的作畫技法,

遭到了主流藝術家的嘲諷和抨擊。

但敢於嘗試的卡薩特,

卻被馬奈獨特的風格所吸引,

本身就反感沙龍藝術的她,

開始嘗試全新的繪畫方式。

愛德華·馬奈《草地上的午餐》

由於1870年的普法戰爭,

卡薩特不得不回到美國。

但待的時間越長,

她越發覺得美國缺少藝術氛圍,

這讓她無法忍受。

於是戰爭結束後,

她很快再次前往歐洲。

但卡薩特的父親,

依舊反對她從事藝術行業,

並表示不再為卡薩特的

藝術道路提供任何幫助。

失去了經濟來源的卡薩特,

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不得不自謀出路。

有人堅持自我,

勢要與眾不同,

嬌憨地構築著自己的夢;

也有人選擇適應大環境,

做一個被社會需要的人。

無論選擇走哪一條道路,

我們都不應該去苛責,

畢竟每一個人,

都有所作為的努力方向。

卡薩特是個極其聰明的畫家,

因為她會順應時代潮流,

來不斷改變完善自己的作品風格。

因為她從一開始就明白,

自己不僅要做一名藝術家,

更要做一名受世人喜愛的藝術家。

1874年,

以德加、雷諾阿、

莫奈為代表的畫家,

舉辦了「印象派」的首次畫展。

求知若渴的卡薩特,

自然也不會錯過此等盛會。

沒想到,當她來到展會現場時,

立即就被印象派注重色彩與光線、

捕捉瞬間的內心感覺的特點所吸引住了。

這次印象派的畫展,

徹底改變了她的一生。

「我認識到誰才是我真正的老師,

我敬佩馬奈、庫爾貝和德加……

第一次見到德加的畫,

是我藝術生命的轉折點。」

她研究馬奈、模仿德加,

開始擺脫學院派的

古典主義嚴謹的畫風、

細膩深厚的素描,

嘗試用一種新的技法進行創作。

1876年,

卡薩特的某幅作品在沙龍展出,

而正是這一次畫展,她的一幅作品,

吸引了德加的注意,他對朋友說:

「那是一幅純粹的繪畫,

從中看到了印象派風格的精髓。」

德加賞識卡薩特的才華,

將她收為自己的門徒,

並邀請她參加第四次印象派畫展。

卡薩特也成為了

唯一一個被法國印象派畫家,

邀請參加作品展的美國人。

卡薩特也從創作初期,

表現女性的日常情態,

到專註描摹母子情感,

從此進入了她創作的成熟和巔峰期。

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心理,

觀察、記錄了母子間,

及家庭生活中的溫馨場景。

她筆下的母親溫柔真誠、簡樸直率,

充滿了婉約的慈愛,孩子質樸天真。

畫面中的造型生動、色彩豐富,

洋溢著愉悅平和的親情,

和生命的光輝,

天倫之樂呼之欲出。

她就像一個印象派畫家那樣,

抓住當下、抓住瞬間、

抓住本質而不是表象——

這才使她成為一個重要的畫家,

開始創作有分量的作品。

德加欣賞卡薩特的畫,

也欣賞她遠超其他女性的堅定強韌。

他親眼看著卡薩特,

快速地成長為越來越優秀的畫家,

後來更是直接稱讚卡薩特:

「她的作品比去年更強更高貴」,

「我不願承認一個女人能畫得如此之好。」

看到這裡,

你是不是覺得卡薩特在生活中,

肯定也是一位溫柔的母親?

但現實可能有點意外……

在那個女人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的年代,

卡薩特卻終身未婚未育,

將一生都獻身給了藝術,

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身體力行地為女性樹立了

自尊、獨立的榜樣。

雨果曾說過:「我前去,我前去,我並不知道要到哪裡,但是我前去。」

卡薩特用一生的追求,證明了其意志的堅定和對藝術的熱愛。任寂寞深入骨髓,筆下仍一派溫情脈脈。

從作品上或是個性上說,

卡薩特簡直是德加的女性翻版,

甚至連人生軌跡也相呼應和,

他們同樣活到八十多歲,

從20世紀開始名聲大振,

同樣終身未婚等等。

雖然終身未婚,

但卡薩特還是幸福的,

塞尚、莫奈、雷諾阿等印象派主將,

都視卡薩特為知己。

畢竟萬兩黃金容易得,

知心一個也難求。

如今幸福有了更多的形式,

允許人們比以前多一個選擇,

多一種活法。

即使沒有走進婚姻,

也並不一定是件壞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峰嶺 的精彩文章:

全世界唯一的中國王妃,曾在門店當銷售,vogue排行榜上最成功女性
HTC即將消失,谷歌或將收購,新一輪洗牌開始
日本老奶奶收養了一隻耳聾小貓,明明是最美好的相伴,結局卻
特朗普背後的女人,比伊萬卡更有能力更聰明,比梅拉尼婭更美
61歲老姑娘穿花裙子、大皮褲,週遊世界拍美照,更炫酷的是一把年紀成了模特!

TAG:峰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