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聞】為什麼秋天的葉子,有的變黃、有的變紅?
小編說
秋天,或黃,或紅,或綠,都是落葉織成的當季新款。這是層林盡染後,葉子們的最好歸宿:源於自然,回歸自然。也是秋天獨有的一種美。
你是否曾想過,為什麼
楓葉會變紅
,而像楊樹、銀杏樹,葉子就變黃
了?其實,落葉呈現出什麼顏色,是要看下面三者的誰更強勢。葉綠素
在葉綠素里,有許多許多不同的家族夥伴。許多成員在植物中很常見,其中高等植物中最常見的有:葉綠素
a和葉綠素
b。它們不溶於水,但卻能溶於有機溶劑,如乙醇、丙酮等。
植物體內的葉綠素呢,主要參與光合作用中的光吸收過程。它可以吸收大部分的紅光和紫光,但反射綠光,所以葉綠素呈現綠色,秘密就在這裡啦!和活體內的其他物質一樣,葉綠素也在不斷地合成與分解。它的合成過程中需要較強的光照和較高的溫度,而同時呢又很不穩定。
光、酸鹼、氧化劑等都能分解葉綠素。春夏時節,由於葉綠素合成量大於分解量,分解的葉綠素得以及時補充,而秋冬時節合成量不及分解量,分解的葉綠素往往得不到補充。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葉片春季變綠而秋季又脫綠的原因。
類胡蘿蔔素
緊接著呢,再了解一下
「
類胡蘿蔔素
」
。這裡主要有兩個夥伴
——
胡蘿蔔素、葉黃素。它們同樣不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哦。光合作用中,它們主要吸收的是藍紫光,可輔助葉綠素捕獲光能。類胡蘿蔔素相對於葉綠素而言較為穩定,不易受到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因此當秋天的葉綠素的含量下降後,類胡蘿蔔素所佔比例就相應增加了,從而使葉片顯現出黃色。
花青素
花青素擁有一個大家庭,自然界中大概有
300
多兄弟姐妹。平時我們看到的五顏六色的花卉、果蔬等,都與花青素積累有關。細胞中的花青素主要存在於液泡中,它本身是沒有顏色噠,但溶於水中後,在不同的
pH
值條件下會產生不同的顏色。
深秋季節,因為溫度降低,葉子運輸糖類和水分的能力減弱了,葡萄糖不斷累積,導致濃度越來越高。可溶性糖增多使得細胞呈現酸性,在酸性條件下花青素會變紅,因而樹葉就變成了紅色。
來源:科普中國


※四種食物「難吃」卻能延壽!
※復興號今起提速運行,高鐵和動車有什麼區別?
※半熱半冷之間,走過半個秋天
※早上第一杯水,注意4個「不要」
TAG:天津科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