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跟我學古詩(二)

跟我學古詩(二)

Hello,我是慕醬,中小學語文輔導老師一枚。

我熱愛教育,熱愛研究中國傳統文化,

在這裡,我會和大家分享語文學習乾貨:

(1)中小學語文學習攻略;

(2)教育理念、教學案例及經驗分享;

(3)每周精選孩子必讀新聞。

上周寫完曹操的《觀滄海》鑒賞後,我就一直在糾結接下去要鑒賞誰的詩。第一個跳進我腦海的是「詩聖」李白,這位放浪形骸,瀟洒不羈的詩人佳作連篇,從小到大童鞋們背得最多的也要數他的詩了(童鞋們內心的OS:你寫這麼多,我背得很痛苦啊)。

關於學詩,曹雪芹老先生在《紅樓夢》中借林黛玉之口說過這麼一段話:「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瑒,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也就是說,曹雪芹先生認為,學詩最好先學王維,再學杜甫,然後是李白,最後才是其他詩人。

今天我們不去討論曹雪芹先生為何推薦先學習王維的詩,因為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我們倒可以先看看王維的詩作到底有什麼妙處。

根據最新版的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下冊我們會學到王維的《竹里館》,八年級上冊則是《使至塞上》,兩首詩都是經典之經典,也是重要考點,詩中將情景交融這項技法用得爐火純青。

以下是重點!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詩歌短短20個字,沒有用奇詭的字詞,也看不出那個字是詩眼,似乎平淡得不能再平淡。但是我們讀完後卻彷彿能看到一個衣袂飄飄的歌者獨自坐在幽靜的山林中,怡然自得地彈琴放歌的景象。詩人看似孤獨,內心卻是充盈無比,因為天上那輪皎潔、永恆的明月是他的聽眾和知己。

這正是這首詩的魅力所在,它沒有奇特瑰麗的詞藻,卻用極其簡樸的字句以有聲襯無聲,動與靜恰到好處,情與景完美融合。可見,我們在習作之時,未必追求繁複的修辭,平淡的字詞也能用出新意。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讀過這首詩歌的童鞋們一眼就能看出這首詩最經典的兩句,它肯定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確,王國維說這一聯「千古壯觀」,這真是一點兒都不誇張!

關於這兩句詩的解釋流傳最廣的當屬張燕瑾先生寫的,他說:這兩句詩寫詩人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

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裡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

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當你看完上面這段文字解釋,可能你還是無法深切地感知(不過還是要背誦)。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慕醬在網上搜索了許多照片,「大漠孤煙直」這一景象實在是太難找了,因為大漠中有烽火台放煙時,相機還沒有誕生(我也很委屈啊)。所以呢,眾里尋「它」之後,我只能找一張相似的照片,大家可以自行感受。

「長河落日圓」的景象就比較普遍。

當看到這兩幅圖的場景時,我相信大部分人的內心感受一定是:「哇,太壯觀了!」或者「哇,太美了!」而王維卻用10個字形象地勾勒了出來,這正是他的厲害之處。可以說一切的景物在他的筆下都可以用文字生動地描摹出來,蘇軾就評價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其次,王維詩中的文字單個拿出來看,都是平淡無奇的,但是拼在一起卻是意蘊無窮,而這是基於詩人內心的格局

我們在習作時,不妨學一學王維,不要再為華麗的詞藻搜腸刮肚,因為只要你能給平淡的文字賦予鮮活的思想,尋找它們的奇用,這樣你的文章也會有別樣的生命力。

通過以上兩首詩歌的鑒賞,我們已經了解到王維的詩作特色,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找以下幾首王摩詰的詩來品讀,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以下是慕醬推薦的詩單,收好不謝!《鹿柴》、《終南別業》、《山居秋暝》、《歸嵩山作》、《終南山》。

覺得本文不錯的,給慕醬點個贊哦!

滿10個贊,我就有理由給自己加雞腿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醬老師 的精彩文章:

TAG:慕醬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