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本應長子繼承王位,為什麼排行老三的殷受能成紂王
在封神演義的原著開頭,介紹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從商朝始祖契一直介紹到倒數第二代大王帝乙。帝乙有三個兒子,分別是微子啟、微子衍、殷受。帝乙在位期間,並沒有明確讓誰繼承王位,那時也沒有立太子的說法。
正所謂「皇帝不急,太監急」,帝乙似乎沒將繼承人的事情放在心上,但下屬大臣可就著急了,畢竟你不立儲君,萬一要是來個暴斃,到時宮中上下容易動亂,商朝幾百小諸侯紛紛造反,那就不好了。
我們都知道,一般的大臣肯定不敢提這樣的意見,只有級別非常高的官員,在帝乙心中很有分量的大臣才敢提。所以有三位重臣就上表意見,要求帝乙立儲君。
這三位大臣分別是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和趙啟。他們非常耿直,也都是忠君之士,經常直言進諫,似乎並不怕帝乙,反倒是帝乙有點忌憚他們。
既然他們提出來,帝乙就要將這件事提上議程。於是帝乙在接下來的時間也在思考,自己身邊的三個兒子,哪一個更適合繼承王位。按照一般的繼承習慣,微子啟是長子,而且又成熟穩重,自然是王位的合適人選。
但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帝乙改變了想法。有一天,帝乙帶上三個兒子和一些大臣在御花園閑逛,走到一房子的角落時,只見房子上面有一根房梁突然斷了,眼看就要砸到帝乙頭上。
此時老三殷受單手拖住了整根房梁,展示出了無窮的力量。帝乙轉危為安後,他忽然覺得老三更適合繼承王位,一方面,老三性格剛烈,第二方面,老三無論是武功和力量都非同一般。
第三方面,也是最關鍵的,朝中有一些非常強勢的大臣,比如剛才提到的那三位重臣,以老三的能力,定能震懾他們,商朝江山會更加穩固。所以後來帝乙駕崩後,殷受繼承王位,成為了傳說中的紂王。


※封神演義,十大法寶排行,打神鞭進不了前十,第一法寶無爭議
※封神演義,截教弟子法力排行,趙公明第四,第一名是誰
※封神演義,為什麼旗下弟子被殘殺,通天教主卻要等到最後才反擊
※封神演義,為什麼說天界定下五件事,女媧才放心讓三妖去迷惑紂王
※封神演義,為什麼說姜子牙和姬發,是老丈人和女婿的關係
TAG:歷史名人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