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孩子做不做家務竟然對未來的影響這麼大!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情,總存在這很多憂慮。有的認為孩子還小,不捨得讓他「受苦」;有的認為孩子總是在幫倒忙,最後還是要自己去給他擦屁股,還不如不做。
但不捨得讓孩子做家務真的是對他好嗎?
哈弗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長達二十年追蹤調查,研究表明: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相比,成年後失業率為1:15,犯罪率為1:10,離婚率和心理患病率也有顯著的差別。
這項數據是不是震驚到你了?很明顯,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是對他人生的負責。
孩子愛勞動有哪些好處?
1、勞動能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還能調節大腦疲勞,有利於大腦的發育。
2、勞動能增強孩子做事的條理性,培養孩子的分析、判斷能力,促進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發展,有利於學習能力的提高。
3、勞動能培養孩子勤快、主動的工作態度,有利於培養責任感和義務感,讓他學會尊重別人的勞動,體會勞動的快樂。
4、勞動能培養孩子自立、自理,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養成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使孩子更容易融入社會。
5、勞動能增進親子感情,有利於轉移孩子對電子產品的注意力。
怎樣培養孩子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1、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
家長在做家務時應該抱著良好的心態,不抱怨不埋怨,以免造成孩子對做家務這件事情形成排斥的心態。
2、合理設置做家務的時間,讓孩子明白做家務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
父母應該把做家務作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比如吃飯前要收拾自己的玩具,飯後要幫忙收拾碗筷等。
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做家務是自己應該承擔起的家庭責任,而不是在幫助父母減輕家務負擔。父母也不要經常說「幫爸爸/媽媽掃一下地」這一類的話,要讓他知道這件事是他應該做的,而不是在幫助誰而做的。
3、給予適當的獎勵。
孩子積極主動做完家務,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比如多看半個小時電視,周末多睡一個小時等這樣的小獎勵。也可以做一個圖表,做完一個家務貼一個標籤,多少標籤可以獲得怎樣的獎勵等等。這裡不鼓勵父母用金錢作為孩子做家務的獎勵,這會降低了孩子參加勞動本來的價值,養成不好的金錢觀。
媽咪君這裡建議,孩子做完家務要給一個微笑、擁抱和表揚,任何年齡段的孩子都喜歡聽表揚,這會激勵他們繼續做下去。
4、讓做家務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
在帶著孩子做家務的時候,不要太過於刻板,而應該讓孩子找到做家務的樂趣。放點舒緩的音樂,和孩子做一個小比賽,把一個個「苦差事」變成有趣的小遊戲,讓孩子發現。做家務的快樂。
5、從小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
童年是培養孩子勞動習慣的額最佳時機,所以在孩子小時候,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其實孩子在兩歲的時候,就可以幫助打掃房間、澆水等簡單的事情。所以不要因為溺愛孩子反而做出傷害他的事情。
日常生活中,多讓孩子做家務,在勞動中互動,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愛勞動的人,可以增強孩子未來的幸福感哦~
-END-


※小小春高情商暖男養成記!山雞哥《爸爸去哪兒》超凶教學!
※閩南語繪本故事‖《現在你是哥哥了5——小妹妹出生了》
TAG:媽咪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