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陽明心學為什麼是孔門正法眼藏?

陽明心學為什麼是孔門正法眼藏?

9月28日,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日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誕生於山東曲阜。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孔子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在孔子誕生前十四年,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生,在更早一些年月,大約公元前600年,道家思想創始人老子誕生。

儒釋道三位創始人,共同開啟了人類歷史上的「軸心時代」。與此同時,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及亞歷山大師徒四人,開啟了古希臘文明的大門。

就人類智慧而言,起點即巔峰。

為往聖繼絕學

孔子,這位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到底給我們留下了怎樣寶貴的遺產?

北宋大儒張橫渠有言: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我們說「為往聖繼絕學」,什麼是「絕學」?中國文化的學問並未中斷,為什麼就成了「絕學」?古聖先聖留下的四書五經、道德經以及諸子百家的經典,歷經幾千年,保存至今、珍藏至今,並未失傳。為什麼我們還要說「為往聖繼絕學」?

其實,中斷的並非是聖賢文字,而是聖賢之心。古聖先賢的文字一直在流傳,而踐行聖賢之學的人卻寥寥無幾,致使聖學變為了「絕學」。

如陽明先生所言:

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術昌,孔孟既沒,聖學晦而邪說橫。教者不復以此為教,而學者不復以此為學。

隨著孔子和孟子的逝去,聖賢之學慢慢被功利之學所替代,孔孟之道漸漸成為絕學。聖學淪為後世學子的談資,而孔子這樣的聖人也成為人們腦海中的歷史人物和歷史傳說。

中華文化的道統如何延續下去?

幸運的是,先聖孔子早已有過預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在孔子逝去之後的2000年,又一位儒家的聖人登上了歷史舞台。

孔子的千古知音

他,就是誕生於1472年的明朝大儒王陽明先生。

陽明先生是明朝第一等人物,不僅是文學家、書法家,也是軍事家、思想家和哲學家,更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作為世家子弟,他文能定國,武能安邦,一生之中立下四次赫赫戰功,挽救大明王朝於危難之中,拯救黎民百姓於戰亂之患。

最重要的是,陽明先生有一顆「繼絕學」的聖人之心。

在給弟子聶豹聶文蔚的一封書信里,他這樣寫道:「昔者孔子之在當時,有議其為諂者,有譏其為佞者,有毀其未賢,詆其為不知禮,而侮之以為『東家丘』者,有嫉而沮之者,有惡而欲殺之者。」

寥寥數語,陽明先生描繪出了當時孔子在人世間的真實處境。

孔子自己說:「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當時人們看到孔子忠誠事君,竭盡一個臣子的本分和職責,便認為他是一個諂媚君主的人。如此種種,類似對聖人的誤解和詆毀,數不盡數,不勝枚舉。

當時之不信夫子者,豈特十之二三而已乎?

陽明先生如此慨嘆!當世之人,不相信孔子為人的人,恐怕不在少數吧!

然而夫子汲汲遑遑,若求亡子於道路,而不暇於暖席者,寧以祈人之知我、信我而已哉?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疾痛迫切。

陽明先生堪稱孔子的千古知音也,他說:孔老先生的心情惶恐而急迫,就像自己的孩子走失了,在路上到處找尋這個心愛的孩子,連坐下找塊地方休息一會兒的時間也沒有啊。孔子這樣做,難道是為了祈求別人的了解和信任嗎?不是的,是因為他有一顆聖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以天下人的病痛為自己的病痛,才如此急迫地奔走相告啊。

嗚呼!此非誠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孰能以知夫子之心乎?

如果不是真的把天下人都當作自己一般的人,又有誰能夠了解孔子的那顆心呢?

而陽明先生自己就是這樣一位視國猶家、視人猶己的聖者,在他有限的57年的生命時光里,陽明先生把自己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國家,奉獻給了人民。

早在15歲那年,明朝各地民亂頻發,少年陽明先生感慨時事,間行出居庸關,逐胡兒騎射,遍尋夷落所以備御之策,屢欲上書於朝,要為國家建功立業(後被父親阻攔)。

35歲那年,陽明先生在京中兵部任職主事,眼見權奸當道,誣陷忠良,他不顧個人安危,大膽直言,上書進諫,以至於得罪了劉瑾,遭廷杖、下詔獄,貶謫貴州龍場,身陷困境,生命懸於一線,才有了37歲的龍場悟道。

37歲龍場悟道之後,陽明先生已經煉就一顆「觸之不動」的心,在人生的最後20年,為朝廷為國家屢建奇功——先是剿滅「勢連四省,兵積累歲」的南贛巢賊;接著不顧赤族之禍,忠義勤王,召集義兵,僅用月余時間就平定了蓄謀已久的寧王之叛;在晚年身體多病的情況下,又臨危受命,不費一兵一卒、和平解決廣西思田之亂;繼而在歸途中,剿滅了八寨斷藤峽之瑤民暴亂。連續打了兩場勝仗之後,陽明先生病體不支,匆忙返鄉,在歸鄉的路上瞑目而逝。沿途士民,聽聞噩耗,遠近遮道,哭聲震地,如喪考妣。

在如此繁忙的軍務和政務生涯之中,陽明先生念念不忘的卻是講學救人,「天下首務,孰有急於講學耶?」天下的事情,還有比講明良知之學更重要的嗎?

「世之君子惟務致其良知,則自能公是非,同好惡,視人猶己,視國猶家,而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世上的人如果能夠致得良知,就自然而然地能夠明辨是非,擁有同樣的喜好和憎惡,能夠把別人視作自己,把國家視作自己的小家,把天下萬物都當作一體。

又曰「古之人所以能見善不啻若己出,見惡不啻若己入,視民之饑溺猶己之饑溺,而一夫不獲,若己推而納諸溝中者,務致其良知,求自慊而已。」古代的聖賢,看到別人做了好事,就像自己做了好事一樣高興;看到別人做了不好的事情,就像自己做了壞事一樣;看到民眾的饑渴和困苦,就像自己處於饑渴和困苦之中一樣。假如還有一個人沒有獲救、仍在深溝之中,那麼就感覺自己也好似在深溝之中一樣。

陽明先生曾如此表露心跡:

仆之不肖,何敢以夫子之道為己任?

在陽明先生看來,「孔孟之訓,昭如日月」,「非孔孟之訓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螢爝之微也。」

陽明先生誠惶誠恐,唯恐自己不能將聖人之道發揚廣大,唯恐自己不能盡善盡美地繼承孔孟之道。

他以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真實演繹了聖人之道的宏偉壯麗、廣大無垠,在孔子、孟子逝去兩千年之後,讓後人親眼見證了何為真正的孔孟之道,正如《中庸》所言「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

陽明學正接孔孟之學

陽明先生最心愛的弟子徐愛,曾這樣評價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見之若粗而探之若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無窮」。

徐愛一開始接觸陽明學問時,也不能完全理解,甚至驚愕無措——「始聞先生之教,實是駭愕不定,無入頭處」,直到他真正去踐行和體悟陽明心學之後,從心裡徹底相信了:陽明先生的學問是孔門正法眼藏——「反身實踐,然後始信先生之學為孔門嫡傳。」

陽明先生在世期間,他的學問尚未被廣泛承認。直到明朝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明神宗下詔,以王守仁從祀孔廟。此等殊榮,有明一代僅四人而已。從正德初年陽明先生創立其學,經過80年的傳播和努力,陽明學終於獲得官方認可,陽明先生本人也被認定為「真儒」——"心性淵源,與先聖相傳宗旨無有差別,歷來從祀諸賢,無有出其右者" ,《明神宗實錄》如是記載。

「致良知」三個字是陽明先生晚年時提出的。

這三個字來之不易,「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

這三個字來之有據, 其中「致知」之說出於孔子,而「良知」之說來自孟子。

孟子曰: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又說:「學問之道無它,惟求其放心而已。」 把自己丟失的心,能夠找回來就是學問之道。

陽明先生亦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聖人,每個人原本都具有這份圓滿光明的能量和智慧。

「克其私,去其弊,復其本體」,只要克除自己的私慾,去掉屏障,恢復心之本體,就能找到心中的那份聖人之道。

孔子講「仁」,孟子講「義」。

孟子說過這樣一段話: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儒家所說的五德——仁義禮智信,這些優秀的品德皆發自於「心」,此心即良知之心。有了此良知之心做根,才有仁義禮智信的品德外顯。

陽明先生認為:

良知之外,別無知矣。故『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聖人教人第一義。

中華文化是實踐之學

中華文化是聖賢文化,聖賢思想是中國文化的活水源頭。無論孔子、孟子,還是陽明先生,古聖先賢們留給我們的不是經典著作里的文字,也不是那些迴腸盪氣的歷史故事,而是他們以光輝燦爛的一生所彰顯的人格力量。

中華文化是智慧之學,聖賢經典是我們獲取為人處世大智慧的來源。無論孔孟之道,還是陽明心學,從歷史走來,照見的是現實。聖賢智慧可以解決當下棘手的現實問題,可以改變我們平庸的生命狀態,可以指引我們的人生走向幸福和光明。

故而,中華文化並非書齋之學,乃實踐之方,是改變的力量。

今天,當我們紀念孔子的時候,我們應該紀念的到底是什麼?

我們應該紀念的是聖賢精神,

我們應該學習的是聖賢之心,

我們應該踐行的是聖賢之道。

我們應當像500年前的陽明先生一樣,繼承和發揚孔門正法,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每日推薦

如果只用一個稱謂,陽明先生一定希望後人這樣銘記他

微博:@致良知四合院

聲明:公眾號原創文章版權歸「致良知四合院」所有

任何組織、機構、個人不得擅自轉載和二次修改

轉載請留言

如有問題,可聯繫郵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良知四合院 的精彩文章:

《與黃勉之書》:致良知的功夫要義
我們為什麼要活成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與陸元靜書》
胡季強致良知家書:仁義行,天下往
182.陸澄錄:學得此心純乎天理

TAG:致良知四合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