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張愛玲,一個從寂寞走向完美的民國女人
我們常常不懂寂寞,或者說我們不習慣寂寞。因為那畢竟太孤單、太枯燥了。我們甚至無法想像寂寞突襲的感受,但無論我們怎樣擺脫,卻總也逃不掉它如影隨形的步伐。
我似乎並不畏懼一個人獨處的寂寞,因為文化需要人耐得住寂寞。我常常獨行在一些歷史遺留下來古迹之中,用一種寂寞的視角去審視它們矗立千年的英姿,然後再用一段寂寞的時間來清理我繁雜的思緒,最後留下數行寂寞的文字,了以慰藉。中國的文化有時就是這麼的奇特,熱鬧使之興盛,而寂寞使之完美。萬物都離不開它的洗滌,似乎少了它就少了些許韻味。夜空里的月亮在人們的視野里無疑是太寂寞了,於是人們將一位美麗的女子送了上去。然而適得其反,卻讓這寂寞變得完美了。
能將寂寞伴隨一生的人,在中國的文化史上並不多見。一個「梅妻鶴子」的林君復已讓人折服,更何況近代文壇中還有個張愛玲。
作為「孤島」文學的代表人物,這位堅強而睿智的女性,讓中國30年代的上海,又多了一種顏色。我不知道該把它定位成什麼色彩,但在我心裡卻留下了一片深灰。與燈紅酒綠的十里洋場比起來,這色彩近乎暗淡。然而與這位孤獨終老的作家的命運比起來,這色彩又似乎還有閃光。是啊,當舉世都在為之熱鬧的時候,她卻選擇了寂寞;當舉世都在為之悲嘆的時候,她又將寂寞進行到底。她把離去選擇在了秋天,這個屬於哲人的季節。或許只有那知秋一葉還能懂得她的寂寞,又或許只有那些遷徙的鳥兒才能帶走她漂泊的魂靈。是她讓寂寞變成了永恆,又是她讓寂寞貫徹了靈魂。我想世上可以享受寂寞的人不多,但真正超越了寂寞的恐怕只有她了。
歷史流淌在寂寞的河床上,走了上億年,而生命附著在寂寞的靈魂里,卻至多不過百年。
與這寂寞了億年的歷史相比,人類的寂寞渺小得幾乎可以不計。然而我們還能伴隨著它走向完美,這不能不說是我們的幸運!


※姜維要在諸葛亮死後九伐中原,卻為何最終功敗垂成
※明朝縣官一個月七石白米的工資,如何養上百口人的三班衙役
※她是中國最後一位獨立謚號的皇后,傳說她死後皇帝出家當了和尚
※控制了四代皇帝的「跋扈將軍」,最終竟然落得如此下場
TAG:囧列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