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鹽麩子根又稱文蛤根、五倍根、泡木根、耳八蜈蚣,鹽麩根白皮、鹽膚木根皮,鹽麩樹白皮《本草綱目大全-果部》

鹽麩子根又稱文蛤根、五倍根、泡木根、耳八蜈蚣,鹽麩根白皮、鹽膚木根皮,鹽麩樹白皮《本草綱目大全-果部》

點分享|關注公眾號

「入葯部位」鹽膚木的樹根(鹽麩子根)、根皮(鹽麩根白皮)、去掉栓皮的樹皮(鹽麩樹白皮)。

「性味」

鹽麩子根:酸咸,涼。《嶺南採藥錄》:味酸咸,性平。《四川本草》:性涼,味酸。《南寧市藥物志》:苦澀。

鹽麩根白皮:《陝西中草藥》:"味咸澀,性涼。"

「歸經」

鹽麩子根:《閩東本草》:"入脾、腎二經。"

「功效」

鹽麩子根:去風,化濕,消腫,軟堅。

鹽麩根白皮:祛風濕,散瘀血,清熱解毒。

「主治」

鹽麩子根:治感冒發熱,咳嗽,腹瀉,水腫,風濕痹癌,跌打傷腫,乳癰,癬瘡,消酒毒。

鹽麩根白皮:治咳嗽,風濕骨痛,水腫,黃疸,跌打損傷,腫毒瘡疥,蛇咬傷。

鹽麩樹白皮:治血痢,腫毒,瘡疥。

「附方」

鹽麩子根

1、治咳嗽出血。

鹽膚水根一兩半至二兩。合豬肉燉服。

2、治腹瀉。

鹽膚木根水煎服。

3、治慢性痢疾。

五倍子根五錢,蒼耳草根五錢,臭草根、黃豆、生薑各一錢。煨水服。

4、治水腫。

鹽膚木根一至二兩。水煎服。

5、治腰骨酸痛,風濕性關節痛。

鹽膚木鮮根一兩,豬脊椎骨或腳節不拘量。酌加水、酒各半燉服。

6、治骨折。

鹽膚木根、前胡。搗爛敷傷處。

7、治瘰癧。

鹽膚木根、破涼傘、凌霄根、酒槽,共搗爛敷。

8、治瘧疾。

鹽膚木根煎汁加紅糖服。

9、治麻疹不易出或出而不進。

鹽膚木根切片,取三錢至五錢。水煎服。

10、治毒蛇咬傷。

鹽膚木鮮根二兩。水煎,加醋少許內服,餘下的藥液洗傷口。

鹽麩根白皮

1、治慢性支氣管炎。

鹽膚木根皮一兩,枇杷葉三片。水煎服,加冰糖少許。

2、治水腫。

鹽膚木根皮一至二兩。水煎服。

3、治跌打損傷。

鮮鹽膚木根皮、鮮楤木根皮各等量。搗爛敷。

4、治黃疸。

鹽膚木根皮五錢,黃梔子根五錢。水煎服。

5、治小兒疳積。

鹽麩木根皮四錢,葉下珠(連果實的全草)二錢。用豬瘦肉二兩燉服,以湯同葯煎服。

6、治毒蛇咬傷。

鹽膚木鮮根皮搗爛敷腦後。

「用法用量」

鹽麩子根

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

外用:搗敷、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鹽麩根白皮

內服:煎湯,0.5~2兩。

外用:搗敷。

鹽麩樹白皮

內服:煎湯,0.5~2兩。

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50-2300m的石灰山灌叢、疏林中。

「分布地域」

分布東北及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雲南、陝西、甘肅等地。

「相關論述」

鹽麩子根

《日華子本草》:"消酒毒。"

《分類草藥性》:"治咳嗽,消腫,貼癢子、跌打損傷,調末治癬瘡。"

《嶺南採藥錄》:"消腫散毒。煎水洗小兒爛頭瘍,能止癢;治乳癰,腳抽筋症,跌打傷腫痛,俱煎水洗之;以之浸酒,止痛,去瘀、生新。"

《陸川本草》:"收斂解毒。治盜汗,蛇咬或蜈蚣傷。"

《南寧市藥物志》:"治癍痧,熱性腹痛,腹瀉。"

《重慶草藥》:"去風解毒。治小兒縮陰症,配他葯治九子癢。"

《閩東本草》:"健脾化濕,強筋補腎。治風濕痹痛,四肢酸軟,腹脹腰痛,痰飲咳嗽,水腫,血崩。"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涼血降火,去瘀生新,治麻疹,感冒發熱,咳嗽帶血;跌打骨折。"

鹽麩根白皮

《開寶本草》:"主酒疸,搗碎,米泔水浸一宿,平旦空腹溫服一、二升。"

《綱目》:"諸骨鯁,以醋煎濃汁,時呷之。"

《野生葯植圖說》:"外用治毒蛇咬傷。"

《湖南藥物志》:"治無名腫毒,惡瘡疥癩,魚口下疳,蛇犬咬傷,搗爛敷患處。"

《陝西中草藥》:"散瘀生新,消炎解毒,止血,利尿,祛風濕。治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瘡癤,慢性支氣管炎,麻疹,感冒,黃疸,水腫,風濕腰腿痛,咳嗽帶血,便血。"

鹽麩樹白皮

《開寶本草》:"主破血、止血,血痢,殺蛔蟲,並煎服之。"

《湖南藥物志》:"治無名腫毒,惡瘡疥痛,魚口下疳,蛇犬咬傷,煎水洗。"

- End -

本文僅普及中醫常識,不做處方

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2、覺得本文不錯就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本草綱目大全 的精彩文章:

陽桃又名五斂子、羊桃、五梭子、楊桃、三菍、山斂、三斂子、酸五棱、三稜子,木踏子、風鼓,鬼桃、澤挑、楊梅桃《本草綱目大全-果部》
槲實名槲實仁、櫟橿子,樹名樸樕、槲樕、金雞樹、大葉櫟、槲櫟、大葉柞、柞櫟,槲葉、槲若,槲皮、槲木皮、槲白皮《本草綱目大全-果部》
榛、川榛、毛榛,棰子、平榛、山反栗,榛子花《本草綱目大全-果部》
櫧子又名株子、苦櫧子、苦櫧栲、血櫧、苦櫧錐、櫧栗、苦櫧,小葉青岡、面櫧、細葉青櫟,青岡、鐵櫧,櫧子皮葉《本草綱目大全-果部》

TAG:本草綱目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