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末代皇帝的這句話,雖能感動歷史,卻使自己被吳三桂活活勒死

明朝末代皇帝的這句話,雖能感動歷史,卻使自己被吳三桂活活勒死

「大明殘陽煤山落」,小編開篇先酸一句。因為這大概是許多人對明朝結局的認知。即,崇禎帝弔死煤山後,明朝就結束了。

但這是不嚴謹的,因為崇禎不是大明朝的末代皇帝,真正的大明末代皇帝,是永曆帝:朱由榔。

(朱由榔的影視形象)

朱由榔生於1623年,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孫子。大順的李自成雖攻陷了北京,逼死崇禎帝,但李自成也沒坐幾天皇帝,清軍就隨著吳三桂入關了。由此反清復明的口號,一度成為「歷史的主旋律」。

要反清復明,自然就要尊明朝的遺脈為正朔,朱由榔便是當時,所有反清復明隊伍的龍頭老大。因為他不但是大明正統接班人,且還有李定國和孫可望的軍隊為之效命,這倆支軍隊的戰鬥力,是非常強悍的。

但可惜公元1657年,已被封為秦王的孫可望,卻造反了,率部進逼昆明,企圖一腳踢飛朱由榔,自己過過當皇上的癮。

(孫可望的影視形象)

晉王李定國和蜀王劉文秀率三萬精兵,奉旨前來平叛。前面說了「反清復明」是那時的歷史主旋律,孫可望再牛,再橫,也是白搭,因為他的叛亂,已失去了軍心和民心,所以雖手握有十四萬軍隊,但兩軍一對陣,許多部將和士兵,便臨陣倒戈,大呼著:「迎晉王!迎晉王!」

這仗還怎麼打?孫可望撒丫子逃了命,不久後在湖南投降清廷。孫可望的投降,使得「反清復明」的歷史主旋律,立刻走了調,從此變成了「哀嘆曲」。

因為他是秦王,知道許多機密,且還握有西南諸盛的地圖。這對清廷來言是喜從天降!三路大軍齊攻向朱由榔!近半年過後明軍敗了,朱由榔所在的昆明,變得朝不保夕。

(李定國的影視形象)

現在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是選擇入川,去匯合已經更換了大王旗的「歸順明朝,反抗清廷」的李自成的殘部。第二是由昆明向西,依託南亞諸國對大明的支持。

最後選擇了第二條。當時的李定國很有眼光,提出:清兵遠道而來,且西南這地方路險山高,所以糧草的運送上,一定是非常棘手。所以應該把昆明等地的存糧都一把火燒掉,這樣清兵來後,當地沒吃的,糧草又供給不上,必會自亂。那時咱是殺個回馬槍,還是坐等清兵自退,怎麼選怎麼舒服。

(吳三桂的影視形象)

哪知,朱由榔思考片刻後,卻說出了一句足以感動歷史的話:「恐清師至此無糧,徒苦我百姓!」當即否定了李定國的這個方案。

但就是朱由榔的這句話,徹底斷送了大明翻盤的希望。因為清兵,其實也就是吳三桂的軍隊來後,看到這些糧食,真是喜出望外,依然禍害當地百姓不算,對朱由榔的殘部,也有了實施「惡狼戰術」的本錢,咬住朱由榔,一路窮追死打。

朱由榔最終敗退到緬甸,那吳三桂也率軍攻入,最後朱由榔被吳三桂生擒,帶回昆明後,用弓弦活活勒死,年僅40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者為王的江湖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中這兩句話魅力好大,不但風靡至今,還被譜成了歌曲
從坐騎看《西遊記》里的神佛,只有一位神仙對人類最善、最好
其實魯智深並沒有「死」,因為武松出家在後面
《水滸傳》里只有武松被稱為英雄,但這一刀砍下後,武松已「死」
為躲劉備邀請他遠逃越南,諸葛亮說,我不如他,那他是誰?

TAG:靜者為王的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