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發現了其他智慧生命,人類屆時該如何應對

如果發現了其他智慧生命,人類屆時該如何應對

科學新思維:最前沿的科學觀忿

做好第三類接觸的準備

人類的空間科學機構正在識別太陽系之外,可能存在生命的數百個行星。另外,在探測地外行星大氣層中的生命痕迹上,人類的成像技術正日漸得心應手。今日地球上的人們,似乎即將聽到在宇宙別處發現生命的消息。雖然不太可能是智能生命—-更可能是微生物形式——但是這也將造成人類生命觀的根本性轉變。因為那將說明,浩瀚宇宙中的生命進化不一而足,宇宙可能充滿了其他的生命形式。對此,科學家、倫理道德研究者、哲學家都急切地想知曉,如果發現了其他生命,人類屆時該如何應對。

人類並不是特殊的

迄今為止,研究人員只發現了三個人類獨有的基因。在人類總共20 000個基因中,可能只有20個是為我們所特有的。其他靈長類動物擁有和我們相同的腦細胞,虎鯨和海豚在他們的群落中內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族群。烏鴉使用工具,黑猩猩們展示出道德。大象表現出共鳴,即使蠑螈和蜘蛛,也都展現出自己一定程度上的個性。雖然在動物王國中,沒有我們料想中的語言、姿勢(倭黑猩猩和紅毛猩猩其實也在用),我們是萬物的靈長,可是,這一論斷或許並沒有反映我們所處的真實動物世界。

人類是天生的信徒

成為一個無神論者得費好大勁,不僅僅是因為你得尋找新的事情來填充禮拜天的早晨,更重要的是,人類的大腦進化到了對每一個現象都要進行歸因的地步。如果森林中灌木的瑟瑟聲,不是因為捕食者,那麼可能就是一個邪惡的幽靈在作祟。而當灌木叢中真的隱藏了捕食者的時候,那些本能地假設有東西在那的人,成為了倖存下來的人。這些人一也只有這些人一成為了我們的祖先。神經學實驗表明,堅信無形的實體與現實世界相互作用的信念,早已成為了人類大腦的默認狀態。

地球的大部仍有待探索

覆蓋了70%的地球表面,平均深度4 000米,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棲息地,但大部分對人類而言還是處女地。不管研究者什麼時候潛入深海,他們總能發現新物種。海洋也正催生著新的地質學,並重新定義我們習以為然的生物棲息地。事實證明,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人類的所知甚為有限。

生命之樹其實是一張網

達爾文的生命進化之樹也處在進化之中。科學家不再認為一個物種只促使了下一個分支的進化路徑。在所有生物的基部,是LUCA-最後一個所有生物的共同祖先。基因分析表明生命的進化遠比達爾文的生命之樹要複雜得多:所有種類的潛在機制都允許物種的形成從一個「樹枝」跨越到另一個「樹枝」上。所有的生物組成了一張網,而不是一棵樹,這意味著生物學的未來比任何人敢於想像的都要更加有趣。與其簡單地編入不同物種的差異,尋找自然選擇作用的方法,人類不如探索洋洋大觀的生物作用機制,然後陶醉在生命的不竭創造力之中。

通往終極理論的道路不止一條

物理學的終極目標是,如一個幽默的比喻所言,把所有宇宙的方程寫在一件T恤衫上面。這一乾脆、完備的終極理論將包含對所有物理現象的解釋——各種形式的自然力,粒子聚集形成原子的方式,行星和恆星——然後提供一種統一的簡單的解釋。多年以來,這一終極理論最有可能是弦理論,一個試圖以能量的閉合圈(弦)的振蕩來解釋宇宙萬物的理論。現在,一些其他理論的加入,已經將尋找終極理論變成了一場競賽。

這些理論都擁有著異國情調的名字,比如圈量子引力論,因果動力三角論和量子引力圖論。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提供了通過實驗來驗證或者否定自己的機會——這是任何物理學理論都必經的「適者生存」的嚴峻考驗。

小型實驗室,大物理研究

並不是所有的物理學研究都魅力十足。有些物理學家忙碌於昏暗的地下室,觀察金屬晶體長條中的電子運動,或者花上幾個小時觀察容器中液氦的旋轉模式。

這些物理學家經常會歆羨地看著他們的有些同行,工作在巨型、昂貴的粒子加速器實驗室之中。然而這一情形不會再持續很久了。事實證明晶體中的粒子、液氦中的氣泡和自然界中一些基本粒子一樣,遵循著同樣的原理。這使小型實驗成為模擬更大系統的絕佳方法,或將代替物理學的大型機器。它們甚至可以造出人工的黑洞。這一點是不是魅力無窮?

語言是思想的關鍵所在

過去人們認為所有的人類語言都來自於大腦內的預先編程,從人出生開始,就已經存在、成形和準備好運作了。但這一觀點目前受到了質疑。已經有許多例外推翻了人類語言的上述「普遍」規則,一些研究者提出沒有什麼是預先設置好的:相反,不同文化的思考方式和他們的語言是息息相關的。一種原始語言的局限性,可能正是其創造複雜思想的障礙。

DNA的摺紙藝術

首先提取數百條DNA,然後用化學方法改變其形狀,讓它們在不同的點粘結起來。現在把它們放在一起,使用一切可行的化學方法將DNA們粘貼於一起。如果你的方法正確,最後你將獲得各種微小的形狀。

目前,利用摺紙術得到的亮點是DNA「齒輪」,一個納米尺度的DNA四面體,以及一個有蓋的DNA盒子,可以用一小串基因做的鑰匙打開和鎖上。化學家們看上去好像很無聊,但是他們的這一研究將為以下設想提供最佳解決方案:運送藥物至細胞核心,設計以DNA為基礎的計算機,以及製造在微米級別像標準機械般運行的生物機器。

石墨烯革命即將到來

2004年,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先用鉛筆在一頁紙上亂塗,然後使用透明膠帶剝離出表面的石墨烯塗層。石墨烯的碳原子呈六角形陣列排列在一起,猶如微型鐵絲網。實驗表明石墨烯具有與眾不同的特性,它比鋼鐵堅硬10倍。普通銅線和半導體以熱能的形式浪費了大量電能,這造成電腦晶元浪費了75%的能量,而石墨烯在導電時只有很小的能量損失。

研究者們現已改良了石墨烯的生產工藝,正忙於將其轉化為低功率電子元件,比如晶體管。石墨烯的最佳電子錶現是在高頻範圍,手機製造商一直渴望能在手機電路里傳輸更多的信息,因此他們迫不及待地希望將石墨烯元器件安裝到手機里。

此外,石墨烯對可見光而言是透明的,這使得它成為光纖和電子設備之間傳輸信息的理想材質。正因為如此,石墨烯電視顯示器和高效太陽能電池,以及以石墨烯為基礎的電信傳輸都已經擺在了實驗室的桌面上。不起眼的石墨鉛筆芯,其前途不可限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百科探秘 的精彩文章:

太陽系最神秘的2個衛星,一個號稱「時間機器」一個地形奇葩
宇宙中也許存在著其他生命!整個宇宙應該到處都是智慧生命
如果地球上的衛星都墜毀,會對人類文明造成什麼影響
地球上的10個極端地方,想看但不敢去,某地方可能一輩子都去不了
未來讓宇航員脫離肉身,僅保存人腦去外太空航行是否可行

TAG:宇宙百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