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沒學到東西你打我

沒學到東西你打我

陶淵明有詩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因為他「心遠地自偏」。心中有靜,則可鬧中取靜;心中有愛,才能聽到美妙的音樂。

人生哲學:「別猶豫」、「不後悔」。猶豫時,錯過了太陽;後悔時,錯過了星星。

總結過去,憧憬未來。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把今天的事做好。

自己的恥辱必須由自己來面對。因為只有勇敢地面對恥辱的人,才有可能戰勝它。而一味地逃避,終不能解決問題。

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可以用「做生意」來形容:這指的是一種自由的生活,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不需要別人臉色,也不必埋怨別人!賺了是自己的本領,賠了是自己的失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二、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2、執子之手,與之偕老。

3、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4、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5、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6、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濡以沫,相掬以濕,不若相忘於江湖。

7、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以相好也。

8、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9、月出佼兮,佼人僚兮

10、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11、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於其居。

12、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13、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4、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15、寧為秋霜,勿為犬羊。

16、桃之夭夭,爍爍其華,之子與歸,易其室家。

17、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18、終風且暴,顧我則笑。謔浪笑敖,心中是悼。

19、北風其涼,雨雪其霧。惠而好我,攜手同行。

20、鶴鳴於九皋,而聲聞於野。

2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飢載渴,我心傷悲,莫知我衷。

2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3、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24、君子作歌,唯以告哀。

古詩文中的含意往往是現實生活中的寫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三、關於《詩經》

《詩經》是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一個光輝的起點。它從多方面表現了那個時代豐富多採的現實生活,反映了各個階層人們的喜怒哀樂,以其清醒的現實性,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早期詩歌,開闢了中國詩歌的獨特道路。

《詩經》約在公元前六世紀中葉編纂成書,據說是由儒家創始人孔子編定的。它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都因音樂得名。「風」是地方樂調,收錄當時十五國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為貴族所作的樂章:「頌」是用於宗廟祭祀的樂歌。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故稱「詩三百」。

《詩經周南桃夭》賞析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黃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桃夭》篇詩譯如下:

桃樹長得多麼壯盛,花兒朵朵正鮮美。

這位女子出嫁後,定能使家庭和順。

桃樹長得多麼壯盛,果實累累結滿枝。

這位女子出嫁後,定能使家庭美滿。

桃樹長得多麼壯盛,綠葉茂盛展生機。

這位女子出嫁後,定能使家人幸福。

這首詩非常有名,即便只讀過很少幾篇《詩經》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天天,灼灼其華」。這是為什麼呢?我想,無非有這樣幾個原因:第一,詩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動。拿鮮艷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麗,實在是寫得好。誰讀過這樣的名句之後,眼前會不浮現出一個像桃花一樣鮮艷,像小桃樹一樣充滿青春氣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給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覺。寫過《詩經通論》的清代學者姚際恆說,此詩「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並非過當的稱譽;第二,短短的四字句,傳達出一種喜氣洋洋的氣氛。這很可貴,「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細細吟詠,一種喜氣洋洋、讓人快樂的氣氛,充溢字裡行間,「嫩嫩的桃枝,鮮艷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歡樂和美帶給她的婆家,」你看,多麼美好。這種情緒,這種祝願,反映了人民群眾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第三點,這首詩反映了這樣一種思想,一個姑娘,不僅要有艷如桃花的外貌,還要有「宜室」「宜家」的內在美。這首詩,祝賀人新婚,但不像一般賀人新婚的詩那樣,或者誇耀男方家世如何顯赫,或者顯示女方陪嫁如何豐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講「宜共家人」,要使家庭和美,確實高人一等。

《桃夭》篇的寫法也很講究。看似只變換了幾個字,反覆詠唱,實際上作者是很為用心的。頭一章寫「花」,二章寫「實」,三章寫「葉」,利用桃樹的三變,表達了三層不同的意思。寫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麗;寫實,寫葉,不是讓讀者想得更多更遠嗎?密密麻麻的桃子,鬱鬱蔥蔥的桃葉,真是一派興旺景象啊!

這首詩不難懂,但其中蘊藏著這樣一個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什麼叫美。《桃夭》篇所表達的先秦人美的觀念是什麼樣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很美,艷如桃花,還不美嗎?但這還不行,「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還要有使家庭和睦的品德。這才完滿。這種美的觀念,在當時社會很為流行。在當時人的思想觀念中。艷如桃花、照眼欲明,只不過是「目觀」之美,這還只是「盡美矣,未盡善也」,只有具備了「宜其室家」的品德,才能算得上美麗的少女,合格的新娘。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不論自古以來多少解經者就《桃夭》作過多少文章,但像小桃樹那樣年輕,像春日驕陽下桃花那樣鮮艷、美麗的少女,卻永遠活在讀者心裡。人們衷心祝願她:「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老師:「小新,你的毛病就是用詞不當,現在考考你,用一句成語來形容老師很開心。」 小新:「含笑九泉。」 文肓的表現。

睡了嗎?豬都是睡這麼早的!還沒睡?狗總是這麼有精神!想罵人?猴子永遠都比人缺這麼點忍耐!想扁我?熊總是這麼暴力!索性不理我?那是烏龜的作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我們可以失望但不能肓目
回過頭來看小時候恨透了的古詩
假期特輯|藏在古詩里的十大景點
孩子你在背誦古詩詞時頭痛嗎?讓我悄悄告訴你方法
如何1分鐘取個好名字?記住這19組最美生僻字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