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打的西方殖民者狼狽而逃,為何卻打不過野蠻落後的滿清
文/寂寞的紅酒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強盛的王朝,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王朝。明朝末年,大明帝國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各地狼煙四起。在西北,蒙古人叛變;在西南,土司作亂;在東北,女真犯邊;在東南,倭寇和西方殖民者不斷入侵,在關內又有農民軍叛亂。面對千瘡百孔的局面,大明朝卻硬撐到了最後,不僅平定了各地叛亂,還打的西方殖民者狼狽而逃,不過最終還是被清朝取代,丟掉了錦繡河山。那麼為何明朝能打的船堅炮利的西方殖民者狼狽而逃,卻打不過野蠻落後的滿清?
第一,當時西方殖民者雖然開始了殖民擴張,但歐洲各國還沒有進行工業革命,仍然處於封建時代,各殖民帝國在東方的殖民地勢力也不大,所以對龐大的大明帝國沒有太大優勢。加上西方殖民者遠道而來,又沒有帶路黨,打不過明軍很正常。但滿清不同,滿清崛起於中國東北,佔據著富饒的滿洲,和大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靠著地利和騎兵不斷入寇中原,即使入寇失敗也能從容退回關外,傷不了根本,所以成了明朝的心腹大患。
第二,西方殖民者和明朝交戰的重點在海上。由於明朝招降了縱橫海上的大海盜鄭芝龍勢力,加上明朝的水師和火炮也不弱,所以數量占絕對劣勢的西方殖民者絲毫占不到優勢,被明朝打的落荒而逃。而滿清不僅有數萬精銳的八旗,還招募了大量的漢人和蒙古人及明朝的降兵。滿清把他們編為綠營部隊,使得清軍的數量猛增,數量高達數十萬,加上清軍擅長野戰,明朝和滿清都是陸戰,明軍打不過清軍很正常。
第三,明朝和西方殖民者交戰時,大明朝的時局雖然糜爛不堪,但大明朝還能勉強應付過去。但滿清入寇中原時,大明朝境內爆發了席捲北方的農民起義,農民起義摧毀了明朝的中央政權,清軍入關只是撿了個便宜。假如沒有農民起義,清軍未必能入得了中原。


※迦納只是個不入流的非洲小國,為何西方殖民者卻搶破了頭
※馬克沁機槍威力巨大,為何李鴻章卻不願意採購?
※美蘇英三國實力強大,為何德國一挑三仍然不服?
※二戰初期日本所向無敵,為何沒打兩年就不行了?
※摩爾曼斯克關係蘇聯的生死存亡,為何德國一直沒有拿下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