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遊記:游麗江觀音峽

遊記:游麗江觀音峽

【作者簡介】張國英,教師,愛好寫作,常有作品發表在各類刊物和微信平台上。

遊記:游麗江觀音峽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夏日炎炎,七月流火。聽說雲南景幽人美,便幾家人作伴家前往消夏。

麗江觀音峽離麗江市大概四十幾分鐘路程。我們早上八點從市區出發,因為前夜下過雨,路面潮濕,空氣清涼。隔著車窗看到路邊山腳下有農人種植的蔬菜、煙草。好多都是北方見不到的綠植,也叫不出名字,只是看到新奇。遠處山巒連綿,山峰高聳,雲低低地圍在半山腰,像給山們圍了漂亮的圍巾。我想,如果能爬上那山,一定可以伸手摸摸那雲,那該會有多麼美妙。如果把臉埋進那雲里去,它是會像煙霧一樣四散開,還是會像蒸汽一樣融在臉上?我不知道,我也不忍去體驗,我更享受看著它而在內心產生無盡的美好遐想,這大概就是「遠觀而不褻玩焉」吧。一路走來,心情極好。

進入觀音峽,先要經過一個古樸的石板鋪就的小巷,房屋是獨特的納西民族建築。我注意到這裡所有的標牌匾額上的漢字下面都有一行接近於古象形文字,經詢問才知那是納西族自創的文字,叫東巴文。店鋪商品也多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綉飾、木雕、手鼓、民族服還有各種地方特色小吃。我在一個木雕老藝人的店前逗留了許久,親眼看他將一截小木經過一番鑿刻打磨雕成一隻尾巴能動的松鼠,驚嘆不已。

穿過小巷,再往前走,才是到了正峽地。為了迎接遊客,這裡有太多的人工建築,但大多是依山傍水,就勢而建,並沒有破壞原山原水的韻致。

遊記:游麗江觀音峽

路面上平鋪的一層水是從一側的山上流下來的泉水。遊人踩著路面上的磚石走過去,一步一磚,一磚一步,磚是情趣,也是嚮導,把人引向一池碧水,水中央有持凈瓶的觀音石像,好像這一池水就是剛從她那凈瓶中倒出的一樣。池中成群的紅鯉魚專往人多的地方游,孩子們便爭相買了魚食去喂。遊人樂,魚亦樂!

林間不時傳來獸類吼叫聲,循聲走去,有張著大嘴的恐龍,甩著尾巴的虎豹,形神兼備,惟妙惟肖。這時大人們的無知都顯現出來了,他們只知這恐龍都是遠古時早已絕種了的生物,只知可以抱著獅頭龍腳拍照。孩子們卻看多了百科書,能叫出每種動物的名字,說出它們的食性、生活時期和生活地。奔跑遊玩間,更加意趣橫生。

既然來了,玻璃棧道和旱滑道是一定要走走的。我們先是沿著石階上山,階太陡,都不敢回頭看。就在我們喘著氣仰著臉在一拐彎處休息時,趕超上來幾個背著筐的納西族老人,筐里滿滿地盛著飲料和玉米紅薯一類的食物,很明顯是拿到山頂去賣的。她們步履輕盈,有說有笑,跟臉上五六十歲的面相很不相輔。才想起在飛機場看到過的一張廣告牌上寫的「雲南十八怪」中有一句:老太爬山比猴快。長年山區生活讓她們練就了這靈活又強健的身板,真是名不虛傳。

玻璃棧道高懸在「山脖子」上,站在透明的棧道上,腳下是深不見底的山谷。孩子們膽大,蹦噠著朝前走,慢慢超過大人到前面去了。大人們卻面色凝重,步步遲疑,太多的典故聽聞讓他們猶豫重重,太多的壞念頭讓他們患得患失,倒顯得有些滑稽了。

還是旱滑道有意思,屁股下護上專供的褲墊,往滑道里一坐,兩手扶著滑槽邊,體驗速度與激情。與孩子們一起歡笑,尖叫,很快就拋開了所有的疑慮與擔心。

下得山來,沿峽往前走,卻見水勢漸急,山階都被水濺濕,生出許多綠苔來,路滑得很。大家不得不放慢腳步,小心前行。水上形態各異的橋,引得遊人紛紛拍照留念。賣拍桿的,賣零食的,賣許願符的也多了起來。不為信仰,只為迎合此景此情,不由地停步買了符來,寫上小小的心愿,系在菩薩腳下的石橋欄上。

最美的景緻在險峰。的確,來觀音峽如果沒看到峽飛瀑,那就等於白來了。水,從高高的山頂飛瀉而下,那是怎樣的力量與激情喲!水花濺成水霧,瀰漫了方圓幾十甚至上百米。不能說話,一張嘴,水霧就鑽進嘴裡來了,何況還有震耳欲聾的聲響,使任何語言和聲響都顯得單薄無力。人,只有在水霧中接受洗禮,靜聽水聲浩瀚。

好景不斷,令人目不暇接。坐滑道車一路過去又是另一番體會。靜水清幽,流水洒脫;老竹沉鬱,翠柏溫情;石壁斑斕,石階肅靜,真是美不勝收。

觀音峽一行,讓人留戀忘返,心靈在峽景中徹底被震撼,也被凈化。這一次確實不虛此行。

遊記:游麗江觀音峽

(圖片來自於網路)

投稿郵箱:125926681@qq.com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小說:劍門關奇情(上)
故事:閨蜜的婚事
散文:那年我也十六歲
散文:失落的別離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