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們對教育的最大誤解,就是「讀書改變命運」┃周末雅趣

我們對教育的最大誤解,就是「讀書改變命運」┃周末雅趣

西班牙哲學家費爾南多?薩瓦特爾,在《教育的價值》一書中談到教育的價值時,指出:

「每個人都是用他的持續存在和能力,來證明自己,他的發源地(即生物學起源、種族起源、家族起源、文化起源、國家起源、社會階級起源等),並沒有預先註定說:他就要遵從其他人確立的等級制度。在這一意義上,教育上所付出的努力,是要反叛命運:

教育是反對聽天由命,而不是為受教育者,安排指定程序。」

▋被扭曲的教育

用教育反叛命運、反對聽天由命,或者說用教育改變命運,對中國人特別是普通中國人來說,無疑是根深蒂固的價值追求。

自從孔聖人大辦私學以來,貴族政治受到了挑戰,寒門也能出貴子的命運顛覆,在私學催化下成了可能。特別是科舉取仕制度興盛以後,不僅有「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的帝皇之嘆,更有學子們,把金榜題名時與洞房花燭夜,並列為人生兩大幸事。對普通家庭而言,更是帶來了許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命運轉變。

即使近代西學東漸、學校興辦,即使新中國全面受教育、平等入學,教育改變命運依然是金科玉律。在較長時間內,我們還沒法徹底改變這種現狀。

有點遺憾的是,我們理解的教育改變命運、反對聽天由命,一般是對外在的就業和獲得社會地位而言的,而不是內在的精神追求。

即我們理解的、看重的教育改變命運,主要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的突發性結果,而不是為改變命運,所做的基礎夯實、知識積累、方法訓練、精神培育的沉澱過程。

▋教育的無奈

這樣理解教育、操作教育的後果是嚴重的,複雜的教育過程,演變成了簡單的考試和分數,進而異化了教育目的。

范進式的瘋狂、孔乙己式的悲慘並非個案,即使今天,一旦孩子的學習成績沒有升大學的可能,不僅孩子會放棄學習,家長和教師往往也會淡化,甚至放棄對孩子的管教。

而且這樣的理解,也並非教育的本質。

教育除了滿足特定時期急切的、實用的、某些社會需求和個人需求外,更是一個精雕細刻的教導過程,是一個春風化雨的心靈培育過程。

不過現在,好像被我們玩兒壞了,唉···

編輯:Flora 格式:黃牛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註:魯曉芙看歐洲

欄目設置:周一到周四為「歐洲政治經濟評論」,周五到周日為「周末雅趣」。

合作請聯繫:Xiaofu_L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