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實現小行星採礦需要更好的太空望遠鏡

實現小行星採礦需要更好的太空望遠鏡

藝術概念圖:深空工業公司用於小行星採礦的「收集者」級宇宙飛船

最近幾年,關於開採小行星寶貴礦藏的設想越來越流行, 空間採礦業的初創企業專註於物流,盧森堡政府則將自己定位為該行業的大戶投資者。

但是, 在我們準備去小行星開採之前, 需要搞清楚該去哪裡找礦。最近在拉脫維亞召開的一次會議,對一份新的白皮書進行了討論,會議認為,目前還沒有適當的望遠鏡可以進行小行星礦藏勘測。

該白皮書是在歐洲行星科學大會發布的,會議地點為拉脫維亞共和國首都里加。2016年舉行了小行星科學與太空採礦工程學聯合會議,工程師及小行星科學家在會上共同討論了太空採礦的最佳方案。

「小行星採礦是科學、工程學、企業經營及大膽夢想的美妙結合點,」論文的主要作者、阿托恩工程公司(Aten Engineering)共同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J·L·加拉切在一份聲明中說:「目前的問題是,小行星採礦是一個相對年輕的科學領域,我們通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隼鳥號」及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號」探測器對小行星進行了廣泛研究,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其實人類對小行星還知之甚少。」

第一顆小行星-穀神星是在1801年發現的,穀神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太陽系中漂浮著上百萬顆小型天體,其中,採礦飛船到達距離地球最近的近地小行星所需燃料及時間最少,這類小行星最適合進行採礦。到目前為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發現了將近16700顆近地天體。

但是,只有少量宇宙飛船對這些近地天體進行過探測,所以,我們需要使用天文望遠鏡對小行星資源進行勘測。小行星上的可用資源包括水及燃料,太空計劃支持者認為,我們可以通過低成本開採小行星上的資源來對其他行星進行探測。一個可行的方法就是使用光譜信息,人類可以通過光譜來檢測小行星的礦物成分。

2014年8月,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號」探測器抵達「楚留莫夫-格拉西孟」柯彗星時,對17顆小行星及彗星進行了近距離拍照。

但加拉切認為,還沒有足夠的望遠鏡來進行時機合適的小行星觀測。很多機構制定了初步方案,計劃通過望遠鏡對小行星進行觀察和分類,其中就有深空工業公司、行星資源公司以及非營利機構B612基金會,但目前的工作還不夠。

「近地天體通常是在亮度最高時被發現的,我們如果想對小行星進行深入研究,最好是在發現之後,立即進行進一步觀測,以確定其形狀及光譜特性。」加拉切說:「這就需要高性能大型專用望遠鏡,而且還要能夠在需要時立即投入觀測。目前,還很少有天文台或航天部門能夠為我們提供這樣的服務。」

即便是擁有了這樣的望遠鏡,要實現小行星採礦,還有很多必要因素需要進行考慮。加拉切的研究團隊認為,人類需要進一步研究小行星低重力條件下表層土壤的特性,需要在地球上進行模擬試驗以測試採礦設備,還需要調查太陽系中不同類型小行星的元素含量情況。人類之前開展過的太空任務發現,每一顆小行星的探測分析結果都很不一樣,所以,還需要開展更多的小行星觀測工作。

例如,美國於1996年2月發射的「舒梅克號」外太空探測器發現「厄羅斯」小行星表面有一層細細的粉塵。但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隼鳥號」探測器發現「系川」小行星表面分布著直徑數英尺的岩石。最近,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號」探測器對「楚留莫夫-格拉西孟」柯彗星進行了探測,發現該彗星的表面密度比彗星內部要大,但還不能確定小行星是否也具有較大的表面密度。

可能還需要幾十年才能夠實現小行星採礦,但已經有好幾艘宇宙飛船正在飛往小行星,進行更近距離的觀測,並採集樣本帶回地球。NASA已經發射了用於執行行星起源、光譜解釋、資源識別、安全、表皮土探測任務的「冥王號」探測器,該探測器將於2018年抵達小行星「貝努」。此外,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隼鳥2號」探測器也將於2020年抵達小行星「龍宮」。

目標星辰大海!中國計劃10年內到小行星採礦

譯者:朱川

責編:鍾狼將

·END·

打造中國領先的太空資訊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步宇宙 的精彩文章:

量子「閃爍」形成的引力,將引導形成物理學統一理論
歐航局擬建月球村 各國可參與共同殖民
英國兩大逼格最高的博物館「互懟」:你們有恐龍?我們連核導彈都有!
星視野 直播預告:想做系外行星研究?你了解各種尺寸的望遠鏡
你們的童年經典《太空堡壘》藥丸 但也許是件好事

TAG:漫步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