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頭條:數十家新館國慶前開館 一批新建工程近日動工
杭州圖書館歐洲藝術館正式開館
9月27日,參觀者在歐洲藝術館拍攝一件義大利式櫥櫃。
當日,位於杭州圖書館的歐洲藝術館正式開館。
歐洲藝術館位於杭州市民中心的杭州圖書館地下一樓,展廳面積近3000平方米,分為「雕塑工作室」「古典主義或新古典主義」「人像」「從風景畫到寫實主義」「讓·巴普蒂斯特·卡波的人像雕塑」「雕塑家及其影響」等展廳,共展出百餘件歐洲十八、十九世紀的精美展品,包括雕塑、繪畫、琺琅藝術品等,全年免費開放。
沿階梯走進藝術館,你可以看到羅丹早期雕塑作品《多西亞》,還有他的老師卡波最著名的雕塑作品《漁童》;你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琺琅盒子和世界上最大的青銅花瓶;你可以近距離看到,在《對話》《爺爺和我》等現實主義油畫里,毛髮、皺紋、肌肉紋理都被勾勒得栩栩如生……
上海昊美術館開館 兩大展覽開幕
經過近五年的籌備,昊美術館(上海)近日迎來開館,開幕展「宣言:朱利安.羅斯菲德」和昊設計中心及其首展「中國設計新勢力」同日開幕。本次展覽是德國藝術家朱利安?羅斯菲德自2012年以來在中國的第一次大型美術館級別個展,呈現了羅斯菲德過去12年里的重要作品。在展出的5件電影裝置和21張攝影作品中,創作於不久前且廣為人知的作品《宣言》是展覽的核心。值得一提的是該作品是首次在亞洲展出。本次展覽也同時得到了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的特別支持。
南京德基美術館開館 名人彙集跨界新潮
9月26日,經過2年多精心籌建,20年蓄勢待發的德基美術館,於德基廣場(專題閱讀)(相關乾貨)二期八層盛大開館,一舉掀起商業×藝術的跨界新潮流。
開館之時,德基攜手「從南京出發的全國著名藝術家」管峻先生推出「執管風韻—管峻書畫精品展」,這不僅是德基美術館的開館首展,更是管峻先生的首次個展,按照國際慣例,展覽將會展出三個月。
同時作為文化藝術屆一大盛事,眾多文化藝術大家,莫言、余秋雨、于丹、姜昆等嘉賓均到場參加開館展,還有蘇富比、佳士得、嘉德等各大拍行負責人也來到現場,共饗文化盛舉。
貴州省博物館9月30日開館
位於貴陽觀山湖區林城東路中段北側的貴州省博,佔地面積106.29畝,建築面積47397平方米,其中各類型展廳共7個,使用面積近9000平方米,而老館展廳僅為3500多平方米,展廳面積擴大了近3倍。此外還設有文物庫房、教育及綜合服務用房、行政辦公及業務用房、附屬設施用房、地下車庫等。
貴州省博的鎮館之寶東漢銅車馬,出自貴州興義萬屯漢墓,全長112厘米,馬由首、尾、頸、足、軀、耳等11段裝配而成。除雙耳外,其餘9段鈞用砂模空心澆鑄,銅殼較薄,鑄技高超。車為雙曲轅車,車棚厚度僅0.1毫米,輕薄如紙。整輛車由大約300個零部件組成,是迄今為止國內出土的漢墓車馬里最精美完整的一個。過去老館展陳條件有限,故用複製品替代展出,此次新館開館,這輛光芒四射的銅車馬將現出「真身」。
山東首個市級考古館開館
近年來,濟南市考古研究所先後進行百餘項考古發掘,並建成了山東第一個市級考古館,展出50多項考古發現,共850件文物,考古館本周五正式面向社會開放。考古館內的首個展覽項目「濟南城市考古展」的展品已全部布置就緒。20年來,濟南前後進行了百餘項考古發掘,這次展覽選取了50多項重要考古發現,共850件(套)文物一次性對外展出。
「絕大部分文物都是第一次對外展出,也是展出種類最多的一次。」濟南市考古所所長李銘說,這些文物包含了銅器、瓷器、石器、陶器、玉器、金器等多個門類。從李文化時期的骨簪、陶片,到商周時期的青銅重器,到漢代的純金車馬器、彩繪陶俑、全國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鐵器,南北朝至隋代的石俑,再到宋時期的精緻金銀器、銅鏡,元明清時期異彩紛呈的瓷器、青花瓷片等,應有盡有。
佛山火車博物館開館 穿越時代異國風情
綠地麗雅香榭花城,踞守佛山西站,以一座火車「博物館」劃開時代的分水嶺,一邊追溯軌道交通的歷史足跡,一邊搭乘時代列車飛速向前。
9月23日,佛山火車「博物館」正式開館,十幾輛珍藏版火車驚艷亮相,跨越百年歷史的經典場景還原,從蒸汽機車時代、民國內燃機車時代、經典綠皮火車時代到高速列車時代,來賓們遊走在各個「時代專列」之間,探索火車發源地英國,紅色的郵筒和高帽士兵,異國風情十足。
孫起孟故居陳列館開館
9月27日下午,孫起孟故居陳列館暨民建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休寧縣商山鎮孫起孟故居前舉行。
孫起孟同志,安徽省休寧縣人,著名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民主建國會和全國工商聯的卓越領導人。在民建中央和民建安徽省委領導大力支持下,在民建中央、中華職教社、地方有關部門的鼎力相助下,民建黃山市委經過多年努力,完成了孫起孟故居陳列館布展並開館。
孫起孟故居陳列館位於安徽省休寧縣商山鎮商山村,距黃山市區約10公里。孫起孟故居建於清道光年間,佔地面積976平方米,建築面積678平方米,2004年10月被列入第五批「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青島海底隧道博物館開館 系國內首家
我國首家以海底隧道為主題的博物館——青島海底隧道博物館近日正式開館,它是集知識普及、安全教育、文化觀摩、檔案珍藏、休閑體驗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海底隧道主題博物館。
據介紹,這家博物館整體以隧道內部的岩石肌理為設計元素,著重展示和再現世界海底隧道大觀、海底隧道建造技術、膠州灣海底隧道建設歷程、膠州灣海底隧道安全運營保障、膠州灣海底隧道建設意義五大部分。目前,該博物館擁有實物及照片展品近千件,包含隧道設計建設的圖紙、海底鑽探岩芯、海底石、歷史老照片等一大批珍貴資料。
唐山陶瓷博物館開館
唐山陶瓷博物館是唐山首家以陶瓷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是唐山重點文化產業項目,是河北重點項目唐山陶瓷文化小鎮的亮點項目。
唐山陶瓷博物館位於唐山市河東路與東窯道交叉口南行約100米,佔地20畝,建築面積7169平方米,總投資1.2億元。展館中既有享譽世界的惠達、夢牌等日用瓷企業,又有藝術瓷北方畫派的代表人物劉希舜、劉冠偉等知名大師。
博物館將通過文字介紹、實物展示、場景還原等形式展現唐山陶瓷發展、技術變革、設計理念等。
唐山具有600多年的制陶歷史,更是中國近代日用瓷的發祥地,藝術瓷北方畫派的重要陣地。
世界最大珍珠博物院開館
近日,首家以展示、宣傳珍珠文化,推廣中國德清珍珠為核心,集展覽與研究,宣傳與娛樂,公共教育與文化交流為一體的世界最大珍珠博物院——歐詩漫珍珠博物院正式開館。
該博物院面積超過6000平方米,院內收藏豐富的奇珍異寶以及珍珠元素相關的文獻、資料、實物等內容,是歐詩漫人傳承珍珠歷史、弘揚珍珠文化的最好見證,也是中國珍珠文明對話世界的窗口。博物院通過多元化、高科技的展示手段,向參觀者全面介紹了珍珠所蘊含的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與此同時,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傳統養殖與利用系統保護暨申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啟動儀式正式在歐詩漫總部德清啟動。
錢小萍絲綢文化藝術館開館
近日,錢小萍絲綢文化藝術館開館,展示絲綢專家、非遺項目宋錦織造技藝唯一國家級傳承人錢小萍的傑出成果和匠心精神。
錢小萍絲綢文化藝術館位於蘇州絲綢博物館內,展陳面積230平方米。根據陳列內容,整個場館共分5個展區,分別為「經緯織就花樣年華」展區,「復古創新傳承文化」展區,「復活宋錦再現輝煌」展區,「人造血管」展區,「理論著作」展區。
國內首家商學博物館在上海財大開館
近日,國內首家商學博物館在上海財經大學開館,博物館商學館為核心,輔以保險館、稅票館、貨幣館、算具館,通過海量商學書籍、保險憑單、各國貨幣、中外算具多視角展現中國商學歷史與文化。
上海交響樂博物館十一開館
由上海地產集團、上海交響樂團及上海音樂學院聯合創建的「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將於國慶節當天對外試運營。作為國內第一家以交響音樂為主題的博物館,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目前已經擁有300餘件具有重要歷史文獻價值的珍貴展品,涵蓋了手稿、樂譜、樂器等。其中不乏中國第一架演奏用的斯坦威鋼琴,國內現存最早的交響音樂演齣節目單,蕭友梅、黃自作品手稿等精品館藏。
深圳福田南園遺館開館
9月27日下午,福田區南園非遺館在南園街道文化站正式開館。南園非遺館設計於2016年,共分非遺展示廳、非遺傳習室兩個場所。非遺展示廳主要展示南園村史、中華民族重大傳統節日民俗、優秀傳統文化等;非遺傳習室側重傳承非遺手工體驗,同時發掘非遺傳承人,讓更多居民了解非遺文化,並承載非遺文化的活態靈魂。
濟南八家民間博物館今集體亮相
「濟南民間博物館文化苑」是濟南文物保護與收藏協會實施的一項惠民名片工程。苑內規劃30家各具特色的民間博物館,先期入駐的山東劉氏鐘錶博物館已於2016年11月建成並免費對社會開放。
9月28日,又有齊魯觀賞石博物館、濟南同興義古老機械博物館、老濟南照片博物館、齊魯興傳吉金博物館、濟南歷時陶器博物館、濟南弘福明清瓷博物館、山東金石漢字博物館、山東鉉樺戲曲博物館共8家博物館將同時開館。
程十發美術館新建工程開工啟動!
以當代中國畫藝術開宗立派的大師、海派繪畫代表人物程十發命名的美術館——程十發美術館新建工程昨天開工建設。程十發美術館坐落於虹橋路伊犁南路間,佔地面積712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1500平方米,預計2019年底開館。將建設成為國家重點美術館和世界一流藝術博物館。
程十發美術館分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總投資2.2億,承建方——上海建工四建集團董事長沈軍介紹:展館充分考慮了面向未來、面向國際所應具備的硬體設施與空間環境。其大空間、大展廳的設計理念,把更多的空間讓位給觀眾,通過藝術把城市的人文溫度傳播到越來越多的市民身上。
上海博物館東館昨日動工
昨日(9月27日)中午11點28分,在緊鄰上海科技館的空地上,打樁機打下了上海博物館東館的第一根樁。到2020年,新館將正式竣工。上海博物館東館選址在浦東聯洋社區C000302單元10號地塊。西臨楊高南路、北臨世紀大道、東臨丁香路。佔地面積4.6公頃,總建築面積約10.5萬平方米,是人民廣場館舍的2倍多,建築高度近45米,擁有地上建築6層,地下2層。
東館建成後,不但能大大提升上海博物館文物收藏的展出比例,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也能與周邊的上海科技館、東方藝術中心、上海圖書館東館、世紀公園等文化設施形成集群效應,成為花木行政文化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自同濟大學的青年設計師李立教授,與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團隊,立足於城市空間整合和內部功能組織,為上海博物館東館帶來了一座開放型的博物館建築。上博東館整體呈矩形體塊,造型簡潔挺拔,覆蓋立面的大理石表皮蜿蜒包裹宛如大海波濤起伏,既暗合上海這座城市「海陸交匯」的地理位置,也象徵著上海「勇立潮頭」的排頭兵精神。
上博東館建築從功能出發,以人為本、以文物為中心,使得博物館管理運行更加科學有效。同時,為了緩解觀眾在特大型博物館中的觀展疲勞問題,建築還 改進了常見的封閉式流線設計,在流線的不同位置設置敞開式的休閑邊廳以及室外露台和花園,強調了建築空間與城市空間的交流互動。使得觀眾在博物館內參觀,既能與歷史對話,也能感受陸家嘴現代化的風貌。
未來,上海博物館東館將更加註重觀眾的參與感和參觀體驗。例如:開放式的文物修復展示使得博物館的日常後台工作得以呈現在公眾眼前;開放式庫房設計能讓觀眾一窺神秘的博物館庫房;館藏秘寶專室能讓往常受限於展出條件而長年得不到展出的國寶有機會展現在公眾眼前。
此外,東館還將更加註重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借鑒國外自然科技類探索館,專門增設了針對青少年的博物館體驗空間,使孩子們能在互動體驗中增加對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認識。除了面向青少年的體驗空間,東館還將有更多的教室、圖書閱覽、數字影院等設施對公眾開放,繼續拓展上博公眾教育的經典品牌。
相對於人民廣場略顯局促的場館,東館將有更多的空間設施用於觀眾服務,包括藝術書店、主題咖啡廳、文創產品體驗空間等。在東館,市民既能觀展也能休閑,既能社交也能休憩,既能感受古老的文明也能感受城市的活力,逛博物館將成為上海市民生活的另一種新方式。
上海圖書館東館開工啟動!
昨日(9月27日)上午,上海圖書館東館在浦東花木地區開工建設,預計於2020年竣工。在工地現場,圖書館智能機器人與上圖讀者代表、職工代表、建設者代表共同宣布上圖東館開工,那裡將會拔地而起一座令市民樂享其中的「閱讀天堂」、「公共空間」,一座世界級的複合型圖書館。
當天,上海圖書館還舉辦「閱讀上圖——館舍沿革變遷圖片展」。上圖東館建築設計模型也於圖片展開幕式首次公開亮相。讀者將在展覽現場更直接地「閱讀」到這座玉石般晶瑩剔透、閃耀光芒的未來圖書館。
該展設計者、上海圖書館信息處理中心公關推广部鄭海燕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展覽共分「回望昨天」、「品讀今天」、「續寫明天」、「我為東館獻計策」四大板塊,整體格調簡潔、利落,配以豐富的老照片與視頻資料。
GIF/86K
繆斯(Μουσαι,muses)
是古希臘神話中科學、藝術女神的總稱,
共有九個人,
我們也有九個群:
博物館有的聊(The Muses/Clio群)
博物館有的聊(The Muses/Calliope群)
博物館有的聊(The Muses/Urania群)
博物館有的聊(The Muses/Melpomene群)
博物館有的聊(The Muses/Thalia群)
博物館有的聊(The Muses/Terpsichore群)
博物館有的聊(The Muses/Polyhymnia群)
博物館有的聊(The Muses/Erato群)
博物館有的聊(The Muses/Euterpe群)
及
策展人交流群(The Curator Chat)
博物館頭條近日新聞精選


※互聯網巨頭騰訊布局藝術 生態圈 博物館文創迎來藝術科技時代
※非國有博物館發展意見出台 扶持政策利好 倒閉後不得私分財產
※隱瞞不報成文物案件突出問題 國家文物局將展開專項行動
TAG:博物館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