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怎麼制定出適合你自己的家規

怎麼制定出適合你自己的家規

良好的家規是一個完美的體系,它通過反映全家人的價值觀來使每個家人的需求得到滿足。例如,進餐禮儀反映了你對營養、歸屬感以及得到關注的需求,但你吃什麼、怎麼吃,卻與你的文化、信仰、個人價值觀有關。每個家庭的規矩各不相同,所以,你需要為自家量身訂製一套家規。

如果你與伴侶共同撫養孩子,那你們雙方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家規的觀點達成一致。要做到這一點,你們要一起思考你們的目標以及想要用的方法。文化背景、家庭教育不同的夫妻雙方,在育兒過程中通常會出現很多分歧。這就需要開發思維,制定兩全其美的家規。

家規一定要詳細,內容主要包括:你對孩子的期望,孩子應該怎麼做,孩子遵守規矩時會得到什麼獎勵(一些愉快的事情或者回報),孩子不聽話時應該怎麼辦(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後果)。

任何規矩都要符合孩子的年齡、能力水平。這樣,孩子才能受到激勵。如果家規對孩子來說太難,那他就會不斷違反,後果可想而知——不僅沒能達到教育的目的,而且還會引來孩子的埋怨。要想建立合理的家規,必須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並將違背家規所應承擔的後果降到最低。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在生活中發現大量表揚孩子、獎勵孩子的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良好的行為就會演變為一種習慣。

表面上看,家規是為孩子制定的,而事實上卻相反,家規其實是為家長制定的。家規是死的,人是活的,你永遠沒辦法控制孩子的行為,你所能做的只能是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因此,即使你很疲憊或者很忙,而且孩子又糾纏、抱怨或乞求你改變主意時,你也一定要遵守定好的規矩。除非有明顯的錯誤,否則你需要堅持使用既定家規至少一個月,以保證其連貫性。制定規矩的內容、獎勵的方式和所要承擔的後果相當容易,但要堅持下來就很難了!

舉個簡單的規矩:每個家庭成員都必須在飯後將自己的碗筷放入洗碗池。只要小孩照做了,他們就可以去自由玩耍。但如果孩子離開了飯桌,卻沒收走他的碗筷,那麼他就必須在洗碗池內多放兩個要洗的碗。這類規定適合那些樂於配合你但比較健忘的孩子。此外,還可以讓孩子額外做點家務(比如擺好桌椅、掃地等)。看起來很簡單,但都需要家長堅持監督才能執行下去。

在定規矩之前,你需要考慮到孩子的能力。一項規矩的目標只是讓孩子在一個方面進步一些;當他們在這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時,你可以慢慢抬高標準。

邀請孩子參與制定規矩。

如果你的孩子還很小,制定家規時就可以不用孩子參與。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參與度也該相應提高——因為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讓孩子遵守規矩,更重要的是讓整個家庭更和睦、更快樂。

制定家規時,首先需要家庭管理團隊大致思考一個方案,然後再與孩子一起討論,切忌泛泛而談。總體程序是:擺明問題;詢問並記錄家中所有人的觀點,並列出自己的觀點;然後對各個觀點加以討論,評估其可行性,並加以完善;最後選擇支持率最高的一個方法。

不要輕視任何一個想法——通常看似最不可行的辦法經過修改後往往卻最有用。只要孩子有機會參與解決問題,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豐富的想像力以及堅定的決心都會讓你感到驚訝!

我們」定的規矩

過去,我經常說:「這是我的家,我定的規矩。」現在我經常說:「這是我們的家,我們定的規矩。」因此,我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是這個集體的一員。在某種程度上,過去像是專制統治,現在我們更像是團隊協作。

記錄家規的內容和完成情況

一旦對家規達成一致,就把內容以及因未遵守規則而產生的後果記在一張紙上。讓每個人都在上面簽名,然後將這份手寫協議貼在每個人都可以看到的地方。否則,你們會忘記這些規則,從而將全部努力化為烏有。對於不識字的孩子,你可以用圖片來輔助他們閱讀。

內容越詳細越好

規矩一定要清晰地反映出你們對孩子的期望,「好好聽話」或者「好好對待你弟弟」這類話就不夠詳細而且會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偏差,最終往往會以你與孩子爭論是否達標而告終。所以,規矩制定得越詳細越好,比如「整晚都待在床上」「不許打鬧」或「要自己獨立穿衣服」。

獎勵要及時

如果在完成一項稍有難度的任務之後立刻有愉快的事情發生,那麼,孩子會更願意去做。所以,在制定規矩時,你可以用日常安排作為獎勵。下面有一些不錯的主意可供參考:

制定一份清早事務表,以早餐為動力,規定孩子自己穿衣之後才能吃早餐。

如果孩子提前吃完早餐,就允許孩子玩一個遊戲或者做一些他喜歡的事情。這將鼓勵他加快完成清早事務表。

晚上可規定孩子在完成作業與其他家務後,可以玩電子遊戲。若作業沒有按時完成,則玩電子遊戲的時間要相應減少。這就避免了強行把孩子從電視、電腦前拽開這種令人頭痛的問題。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所以激勵他們的事物也各不相同。但幾乎所有孩子都會因為可以與家長一起玩耍而受到激勵,即使僅僅幾分鐘也會讓他們嚮往。在孩子眼中,最好的獎勵莫過於與父母玩一會兒遊戲,聽父母多講一個故事,或者准許自己晚睡幾分鐘,早上在父母床上與父母多待一會,或者和父母來一個枕頭大戰。你也許不清楚哪些東西可以激發孩子的積極性,那為什麼不去問問這些小傢伙呢?這就可以確保你給孩子的獎勵對他們來說是有意義的。

需要注意的是,獎勵應該儘可能與任務本身相關,同時最好不要用食物特別是糖果引誘孩子。因為孩子會將食物獎勵與得到家長的肯定聯繫在一起,這可能會讓他們在未來生活中養成一種「安慰進食」的不良習慣。而且,如果你想用物質獎勵來激發孩子,那麼你就是在培養一個蠻橫的小暴君,並教他凡事都要先嘗到甜頭才肯賣力。

如果你的孩子遵守新規矩,你就應該抓住這個絕好時機對孩子進行描述性讚揚。孩子內心充滿著成就感的需求,而且他們也希望給他人留下一個優秀、能幹的印象;你的表揚會讓孩子明白——遵守家規是取得成功與獲得別人賞識的絕佳辦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